13

2021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Ralph W.Tyler 罗康等译
(细看每一句都没问题,但整体读起来却很绕,如不是翻译的问题,那一定是自己读的状态不好且知识的基础太弱了)
本书阐述了一种思路,即将教学计划视为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1、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
本书的观点是,任何单一的信息来源,都不足以提供能让学校为教育目标作出全面且理智的决定的基础。
在规划任何综合性课程计划时,必须考虑到各种来源。
教育是一种改变人们行为模式的过程。这里的“行为”是指广义上的行为,包括人的思维、情感以及外显的行动。如果这样看待教育的话,那么教育目标明显代表了教育机构力图使学生产生的种种行为的变化。
只有将有关学习者的信息与一些理想标准、公认常模的概念相比较,对学习者的研究才能推演出教育目标,如此,我们才能够明确学习者目前状况与公认常模之间的差异。
“需要”的第一种用法,代表某种理想常模的概念,即某种哲学价值标准,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
一种标榜为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观点认为,学习者自身的兴趣是教育目标的首要基础,该观点已获得了公众广泛的关注。
大概从没有一个有头脑的进步主义者宣称过只用教给学生那些他们一时感兴趣的事情就行。
很多教育者并未将对学生当前兴趣的关注视为一项恰当的教育计划,因为他们认为教育的功能之一便是拓展和加深学生的兴趣,以使他们在正规学校教育结束很久之后还能继续接受教育。但即使是这些教育者,也认识到将学生当前的兴趣作为教育之起点的价值。
(QFW Q ForWord)
(引导一个人,而不是去改变一个人为教育的出发点。教育的方式具有多样性,但有效的教育一定是在受教育者自身和环境的基础上的持续发展、调整和变化。)
“澄清思想”这最后一个功能,曾被乔治·赫伯特·帕尔默的表述充分阐释过:当他头脑混乱时,他常靠写作来使头脑清醒。
有些委员会强调文学在个人探索方面的价值。在这种意义上,文学可以为个人提供一种机会,使其能探究他凭个人实力不能即刻参与的各种生活及生存方式,还向他提供探索各种情境的机会并使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对于他来说,这些情境太危险,有太多不堪设想的后果,以至于他不能在现实中进行充分的探索。
很多委员会的报告论及文学的一个普遍功用,即(文学)大大增加年轻人的经验,使其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不受时间的限制,也不受他们能置身于其中的社会阶层、职业种类和社会团体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文学成为通过增加读者身临其境的经验而广泛拓展其视野的手段。文学的另一个功能,就是培养既能使读者获得满足感又对他有意义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科学对普通公民而言具有三个主要功能。对促进个人及公众的健康皆有贡献;科学能帮助人们了解可供利用的物质和能量资源...;科学的第三个功能是向人们提供一种令人满意的精彩描述,让人们像科学家一样更清楚地认识世界、人与世界的关系及世界在茫茫宇宙中的位置。
艺术作品和艺术批评都很有可能拓展人的感知力;艺术是通过提供除言语媒介之外的另一种交流媒介;艺术的第三个功能就是个人的整合。这是指通过象征性的表达,艺术有时可以起到减轻压力的作用。艺术的第四个功能就是培养兴趣和价值观。艺术的第五个功能,就是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
要花时间才能改变人的行为模式。若尝试得多而完成得少,这样的教育计划是没有效果的。(重复的意义,坚持的价值,都是素质教育不敌应试教育的原因。)
学校应该培养年轻人去适应现实存在的社会,还是应该担负起改革的使命培养致力于改革社会的年轻人?
如果该学校相信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教育人们适应社会,则会着力强调对现时权威的服从,对现存社会形式和传统的忠诚,及坚持运用当代生活方法的能力;相反,如果该学校强调学校的改革功能,则会更注重批判性分析,应对新问题的能力、独立性和自我指导、自由及自律等。
学习心理学这门学问,能使我们分辨出人类的那些变化是可以期望通过学习过程产生的,而哪些是不可以的。
旨在使16岁少年的人格结构发生深刻改变的教育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将无法实现。16岁时,人格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对基本人格结构进行再教育就变成非常困难的任务,而且通过正规的学校计划已不可能完成。
有研究表明,想要改变儿童所持的基本态度,就必须保持不断地强调,并会耗时多年。
学习就是由特定刺激与特定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构成的。
学习就是形成解决问题的类化模式,形成对类化情境做出类化反应的模式。

既然真正的教育目标并不是要教师从事某些活动,而是让学习的行为模式发生显著的改变,那么,意识到任何对学校目标的陈述应该都是对学生反应发生的改变的陈述,就显得很重要了。

(没有网络或网络不发达的年代,通常的目标是建设和完善网络;而当网络真的发达了时候,除了有让网络更发达的目标,如何遏止网络造成的某些意料外的影响就成了个并行的目标,在离不开网络的时代,这竟成了第一目标。)
从我们所了解的迁移训练来看,由于这些目标太过笼统,试图达到目标的努力不大可能富有成效。我们有必要更详细地说明该行动运用于哪些内容中,或者这种行为将会运用于哪些生活领域。
仅仅将教育目标陈述为培养广泛的兴趣而不详细说明要在哪些方面唤起、激起这些兴趣,这样的陈述还不够清楚。

这门生物科学课程旨在形成七类行为。1培养“理解重要的事实和原理”的能力;2培养“熟悉可靠的信息来源”的能力;3培养“解释资料的能力”;4培养学生应用所教授的原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生物学方面具体问题的能力;5培养“研究和报告研究结果”的能力;6培养与生物科学有关的广泛而成熟的兴趣;7培养对该领域的社会态度而非自私的态度。
(qiusir.com靠黄了几个公司,其中还有个国有企业...)
光让学生去理解、分析、解释、应用是不够的,还期待学生可以在学习这门课程的内容时获得满足感,因此,就的培养他们的兴趣,这些兴趣要比他们刚接触这门课时所怀有的兴趣更广泛,也更成熟。(所谓找到真爱,真正的成熟的爱好。)
一项令人满意的对教育目标的阐述,会同时指出行为和内容两方面,并对教育任务是什么做出清晰、详细的表述。
(俊博课代表说,班级那部分学生,初中分流后就不学习了,疫情导致更跟不上了...)
(就我现在的情绪,一般的悲惨应该很难打动我,铁石的心肠就如铁石的肠胃,是我经历过更悲惨的事也自行消化排解掉了吧。但,一提到要放弃理想,不管是身边的还是电影情节,我会潸然泪下。当然,更多的人是没有找到理想或压根不去寻找的...)

2、如何选择有助于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
从本质上说,学习是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经历而发生的,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对身处环境所产生的反应而发生的。因此,教育的方式就是学习者拥有的教育经验。
“学习经验”这个术语是指学习者与使他起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他学到什么取决于他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
教育的关键手段是其提供的经验,而不是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东西。
教师可以通过营造环境、构建情境来提供教育经验,以激发所期望的那种反应...这一学习理论并不因为它承认学生所学到的取决于学习者自己的反应就减轻了教师的责任。但是,它确实意味着,教师控制学习经验的方法,是通过构建有刺激性的情境---能激起所期望行为的情境---来控制环境。
哪怕外部条件看来都是一样的,但有可能同班的每一个学生获得的是不同的经验。这就赋予了教师相当大的责任,既要构建多方面的情境以使它们能在所有学生身上唤起期望的经验;又或者教师要使经验多样化,这样才能提供一些很可能对全班每一个学生都重要的经验。
(我是不会参加这样戴大红花的表彰会,他们不了解我对状元的教育贡献。况且,真正在意状元的是学校,学校这块招牌需要时不时的涂抹一点黄漆吧...)
(杨老师怕走廊的那盆花被冻坏了,特意拿到办公室里,而谷组长过于繁忙反而让化干枯了,我帮拿到原来的位置,期待保洁的阿姨能妙手回春...)(我妹妹说的好,花是被稀罕死的。)
(好老师就如好医生不仅医治病患,还介入到患者的健康流程中,好医生应该介入到良好学习喜欢的养成中...)
一组精心设计的学习经验,是由可同时有助于达到数种目标的经验组成的。从消极的方面来看,这意味着教师必须一直小心,以防可能从未某种目的而设计的学习经验中产生期望之外的不良结果。比如某教师选择算术题,本意是想提供给学生进行数学计算的练习机会,却可能不经意选择了某些内容,使学生产生了对于该题所涉及的生活某一方面的错误观点。
若只是由教师来解决问题,而学生只是旁观,他就无法学会思考。
对有些学生必须一步步地教他们分析问题的步骤,而另一些学生却经常能做出心智上的大跳跃,这样就不必教给他们详尽的分析模式。

我们认为:只有将信息视为功能性的,即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或者有助于引导学生的实践等,这样的目标才重要。我们并不认为信息本身就具有终极性的价值。

已有研究显示,学生在学习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能获取信息。因此,较之仅仅提供只记忆信息的特殊学习经验,更经济的做法是提供一种学习情境,其中获取信息已成为整个问题解决程序中的一部分。
(原本相信人性本善,现在觉得很可笑。就如看到小奶狗,成熟点都知道长大的它会因为一口食物六亲不认是自私的基因决定的。)
显而易见,没有什么方式能强迫人们持有不同的态度。学生态度的转变源于其观点的改变,而观点的改变,或者源自对情境的新洞见、新知识;或者源自从前所持有的特定观点中获得的满足感或不满;又或者源自这两种过程的结合。因此,提供学习经验,就要为学生提供这种让他们获得见识和满足感的机会。
在教育上,兴趣既可视为宗旨,也可视为手段。(2005年写过“教育往往把结果当成条件”[?])
3、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
任何单一的学习经验都不能对学习者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到了一定年龄,才更意识到自身有各种不足的小年轻人身上无限的可能)
如果把五年级地理课与五年级历史课的学习经验恰当地联系起来,则二者会互相强化,提供更有意义和更具有同一性的观点,从而形成更有效果的教育计划。反之,如果这些经验彼此冲突,则他们会互相抵消。(想到波的叠加的动态过程,前提是频率的一致性以及相差的恒定,才能形成稳定的加强点,而不仅仅是某一时刻的位移变大...)
社会学科课程共同要素...
个人的潜在动机对本人和他人都有强烈的影响。
人生的挫折会导致严重后果。恐惧、补偿、防御、机能不全、强迫行为和偏见,都会限制个人和社会的效能。
尽管有些个人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先天因素造成的,但是很多最重要的品质却是习得的,很大部分的“自我”和个性都是由经验和训练塑造的。
人类几乎拥有无限的可教育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性”每天都在被改变。
理想在人类进步中是动态的,特别是当它们在变化的情境中不断被澄清,被重新解释,被反复运用时。
“进步”不是连续的直线式发展。在前进途中还会有倒退和停滞。
一些长远的、急速的破坏导致的是革命,而不是进化。
一个有效的社会群体必须既能使个体的需要获得满足,又能提供整体的、有建设性的群体活动。(有点电池人的逻辑)
(其实觉得每天早饭后散步的那条小路,可以命名为求师得路,要是能花点钱赞助也好呢。应该没谁比我走的遍数更多吧,甚至包括后勤的师傅...)
连续性涉及在学习者的经验中反复强调的要素;顺序性是指提高学习者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整合性是指提高学习者的行为和涉及的相关要素的统一性。
4、如何评估学习经验的有效性
既然教育目标从本质上讲是对人类进行改变,也就是说,目标旨在让学生的行为模式产生期望中的改变,那么,评估就是这样一种过程,即判断这些行为实际上产生了多大程度的变化。
@qiusir:有新高三的学生来找老师,邀请录一段励志的视频,借口说还不熟悉给支走了。之所以这次有点残忍,也不仅是刚才上课最后排那女同学明目张胆地睡觉,也不仅是教室里第一排的那个位置一直空着……是因为我说没啥用。下午的誓师大会也借故缺席,刚被打过疫苗,不想被打鸡血。当年很努力读书,之后很用心工作,可不是想当纱布,这么多年也是看够了跳伞吧...
对教育目标下定义,是评估的一项重要步骤。
只是通过使用一些评估工具,知道张三得了97分,李四得了64分,并不是一种对改进课程极有帮助的恰当总结。更加有用的,是做出表明了优点和缺点的总结,至少按照每一种目标做出的总结,在很多情况下,最好是可以为每种目标打出几个分数、做出几个总结,以更准确地描述这类特定目标的实现情况。
5、学校和学院教师如何进行编制课程的工作

·年末温习
文学大大增加年轻人的经验

06

2021

Religion for Atheists Alain de Botton 《写给无神论者》梅俊杰译
“一名非信仰者关于宗教用途的指南”
我们应该追求复合型目标:自由--和合、民主--良治、科学--人道、富强--正义,如此两相兼顾方能做到平衡协调、基石宏大从而行之久远。

希图、谅必、拒斥、抛别、诱使、疗救、生发、厕身、积久为是

1、智慧无关教义
为节省时间,也冒着开卷便流失读者这一痛苦风险,容我直言相告:按照上苍钦赐这样的定义,当然没有一个宗教是真的。
在这片天地中,一定可以在完全拒斥宗教信仰与选择性地崇敬宗教仪式和理念之间保持某种平衡。
世人发明宗教实处于两个核心需求,这两个需求绵延不绝,世俗社会至今也无法特别有效地加以应对。其一,尽管人类怀有根深蒂固的私心杂念和暴力冲动,但我们终究需要在社会群体中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其二,我们需要应对各种人生苦痛,不管是职场上受挫失意,人际关系麻烦连连,还是痛失挚爱亲朋,或者垂垂老矣行将就木,人类太容易遭受苦难了。上帝或许已死,然而,曾经促使我们树立起上帝的那些迫切问题依然挥之不去,仍在要求我们拿出求解方案。
...即使在宗教的核心教义遭到摒弃之后,宗教的诸多具体内容仍不失其有益的意识,我们领英毫无愧色地从中汲取营养,用以丰富教门之外的世俗生活。
我的双亲是不信教的犹太人...(费曼也是不信教的犹太人。)
早期的基督教自己就十分擅长挪用他人的出色思想,它还狼吞虎咽地吸纳了无数异教徒的行为方式,而现代的无神论者居然回避这些东西,误以为它们天生属于基督教。
无神论者所面临的挑战便是如何逆转这一宗教殖民化过程,即如何把观念和仪式与宗教体制剥离开来。
这里的基本命题不是要说世俗化“化”错了,而是强调,太多的时候,我们的世俗化未能遵循良好的途径。这主要是指革除不切实际的理念这一过程中,我们矫枉过正地放弃了诸多宗教信仰中最为有用、最具吸引力的某些内容。(我的努力或许并不是为了世俗的成功,我可能更好奇理性的思维过程中哪些环节出现了错误。
诚然,本书展示的这一行动方案将会开罪论辩双方各自忠实的追随者。有宗教信仰的人会反感他人看似粗疏地、选择性地、不成系统地来讨论其教义,他们会抗议说,宗教可不是从中随意挑选可口饭菜的自助餐。然而,不少宗教之所以走向没落,就是因为它们不合情理地坚持,信众必须把盘子中所有的东西都吃掉。
对于一个缺乏宗教信仰的人而言,从多家宗教中如此零星采撷,不过就像一个文学爱好者从作品大全中挑出几个自己最喜爱的作家一样,并没有什么罪过。
本书希望能从再也不像是“真”的宗教那里,抢救出一点美好的、动人的、智慧的东西!(好有自信啊)
2、群体
我们生活在茫茫无边的城市,却不过被囚禁在按照教育、阶级和职业划定的封闭圈子内,并且惯于把其他人等视为站在对立面的敌手,而不是一个与之投缘、渴望加入的集体。
世俗社会如果不依赖那个曾经捆绑在一起的神学上层建筑,到底有没有可能重拾这种群体归属感?
社交的深入程度似乎与人口的密度呈反比关系。
我们与他人欣然交谈,其隐含的前提是,我们也可以选择彻底回避这一交谈对象。
在现代城市寂寞的峡谷中,没有那种感情比“爱”更受到敬重。然而,这不是宗教所言说的爱,不是那种天下一家的人类大爱,而是一种包藏嫉妒的、对象限定的、最终也更小气的爱...而且幻想这个特定的人将让我们不再需要去面对普天下其他人。
只有当我们口腹之欲得到满足时,我们才往往最愿意让自己的头脑去关注他人的需要。
几乎到处都缺少那些可以帮助我们把陌生人变成朋友的场所。
(理科部那位前课代表的妈妈年龄不小了,不好意思拒绝,就又当了班主任。军训路上和我提起,说孩子在聚会时谈吐很有样,还说起qiusir有教育远见,说我教他们的东西到了大学很有用。)
很多宗教都意识到,进食的时刻特别适合进行道德教化,或许是马上有东西可吃的前景会诱使人们收起平时都额抗拒心理,面对桌上的美味佳肴,我们会禁不住相对他人也慷慨一番。(看来求师得的午餐会不能停啊)
赎罪日...大家聚集在犹太会堂,必须反复念叨:“我们犯罪、我们背信弃义;我们劫掠,我们诽谤中伤;我们变态,我们行为邪恶;我们放肆,我们编织谎言。”
这一天让人感到,我们不是在为自己赎罪,我们是在照章办事。
宗教固然告诫我们要礼貌待人,要互相敬重,要彼此诚信,要冷静自制,但它们也知道,假如不让我们时不时出点小轨,我们的身心也一定会被毁掉。宗教坦然相信,仁爱、忠信、甜美之所以存在,恰恰有赖于其对立面,如此洞察正是宗教最为圆熟的智慧所在。
中世纪的基督教必定深谙此等二元对立相辅相成的道理。
“愚人盛宴”是基督教年历中必要的安排,“目的是要让愚蠢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第二天性至少得到每年一次的自由发泄。如果不时时开盖放放气,酒桶也会爆炸。大家都是些拼接的不算好的酒桶,所以我们会允许在某些日子释放一下傻气。”
一个良好的群体也会接受我们心中不愿意归属群体的那些方面,它也会通达地认识到,人们可能无法忍受一个永远都有条不紊秩序井然的群体。
3、和善
穆勒在其1859年的《论自由》中解释道:“在一个文明社会中,对任何成员在违背其个人意愿的情况下行使权力,只能有一个正当的目的,那就是防止其对他人产生危害。他本人的利益,不管是身体的还是精神的,都不构成足够的理由。”(这本书在书架上一直没有看)
我们刚刚才一片志诚投身其中的契约便开始出现裂痕。令人陶醉的浪漫期盼不过是易碎的材料,不足以打造婚姻关系,于是,我们彼此间不再估计对方,甚至虚情假意起来。各自的粗俗无理使得双方都会大吃一惊,直变得满口谎言、满腹怨恨。

我们知道自己如此承受痛苦,是因为没有人在那里好言相劝让我们调整言行并且真下点功夫。宗教理解到这一点,它们知道若要延续良好的品行,拥有一批观众将会有所帮助。
关于同情恻隐和忍耐克己的训令脱胎于一种意识,即同情和忍耐这样的特质可以让社会免于四分五裂和自我毁灭。这些规矩对于人类的持续生存太过重要了,以致数千年中我们都不敢承认是人类自己制定了这些规矩,唯恐这样的承认会使得这些规矩被人们吹毛求疵甚至粗暴处置。我们不得不假装道德来自于茫茫上苍,目的就是要把道德与我们凡人的推诿和过失隔离开来。

启蒙思想家们相信,当他们宣布人之初性本善时,他们帮了我们一个忙。然而,翻来覆去地重申我们天生纯洁,却会造成我们身心崩溃,因为我们会对自己无法达到高不可攀的完善水平而发出去穷的自责和悔恨。结果是,坦承普天下人都有罪反而是个更好的起点,可从此迈出走向美德的碎小步子。

放弃宗教信仰绝不等于不再继续需要勇气、友谊、忠贞、信任、怀疑扥高品格的“守护神”。
纵然是最伟大的无神论者也可从行为楷模中获得教益。

4、教育
恰当的文化教育应当在我们身上唤起“对邻居之关爱,对扫除人类混乱以及减轻人类苦难的热望”。“高远的志向,要令世界在我们离开时比我们到来时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乔治·戈登在1922年牛津大学首场讲座中强调了天将降临之大任:“英国病了,...英国文学必须出面拯救...英国文学现在肩负三重使命:我觉得仍然还有娱乐功能,还有教诲功能,但另外尤为重要的是,应当疗救我们的心灵,并且治愈这个国家。”
我们绝不缺乏可用来取代宗教圣典的文化材料,知识我们在用错误的方法对待这份材料。
人文领域的学者们就只好在闪烁其词和默不作答中求得庇护,心中则已细细地算计过,料想这个领域还保留有一定的声望,本人对自身存在的理由云里雾里一番应该可以蒙混过关。
基督教教学体系的核心人物就是培养、安慰、呵护、引导我们的灵魂。
世俗教育作讲课,而基督教作布道。而就其意图而言,我们可以说一方涉及传递信息,另一方则涉及改变我们的生活。(作为教师,尝试改变学生学生的生活,而不单是传递陈腐的信息。)
“传授智慧而非知识。”
自制缺失,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即明明知道应该做什么,实际上却又迟迟不愿行动,不管是因为意志薄弱还是因为心不在焉。
“年长是一种疾病,年轻是一个伏兵。”
新闻的声望立足于一个未曾明言的假定,即由于现代史上两大推动力(政治和技术)的作用,我们的生活永远处于重大转变的边缘。
宗教深谙严格的头脑训练所具有的价值,而一般我们只习惯于努力训练自己的身体。
宗教有一种二元见解,即认为我们应当像训练身体一样训练我们的头脑,而头脑的训练一定程度上应当借助身体来进行。
每一分有仇都很快会被另一分忧愁所取代,一个欲念的了断又会引发另一个欲念,从而生发出一个无穷尽的循环,佛家谓之“执取”。
“山路费寻攀,居然眼见紫罗兰,最惹人喜爱。”
假如有人提出,新入学的一班物理专业的学生应当自己独立摸索电磁辐射理论,教育的辩护人一定会对此想法嗤之以鼻。可是,值得注意的是,同样这些教育辩护人却同时会慷慨陈词,强调智慧绝不是可以相互传授的东西。
里尔克推断,世上所有伟大文艺家至高无上的希望就是告诫其受众:“你必须改变自己的生活。”(很多节奏上的不变的积累也是为了改变。当然,变化是必然,主要是主动选择或被动接受?其实想来,难说有主动一说...)

由于站不住脚的偏见,世人无意利用文化来纾缓人间的悲伤,故而很少对这一宝库进行有效的清理并令其信手拈来地为我所有。
希腊人和罗马人早已有意让知识为内心需求服务,是他们首先为了传播智慧而创办学校,而把书籍比作良药,并且看到了辞令和重复的价值。

5、温情
一个有理智的成年人怎么可能去信任一个生活在数千年以前的妇女呢...
纵然我们拥有成年人的推理能力,也纵然我们肩负着责任并且占有着社会地位,但孩子般的需求依然顽固地留存在我们的心智中。
与宗教相比,无神论似乎惯于对我们的心理需求持有一种冷漠的不耐烦的态度。
“我们受到触动并得到慰藉,因为这既是我们又不是我们。”
成人生活必然意味着某些时刻,因理性虚弱无力我们只能往回倒退。
6、悲悯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不失时机地向读者证明,人类本性绝对异常、无比可怜、毫不足取。
幸福是一种幻觉,苦难是一种常态。
我们能做的最好事情不过是直面自身处境中的绝望事实:“人之伟大在于知晓自身之悲惨。”
如果说帕斯卡的悲观主义能给人有安慰的话,那可能是因为我们跌入郁闷沮丧的境地往往不是缘于消极负面,反倒是缘于积极的希望。正是希望,即对个人事业发展、爱情生活、孩子成长,乃至政治领袖、地球环境林林总总的期望,才是令我们恼怒、令我们苦痛的罪魁祸首。一方面是志存高远、盼望热切,另一方面却是处境卑微、现实困顿,如此的云泥之别和格格不入定会生发强烈的失望情绪,折磨着我们的日日夜夜,也会在我们的脸上刻满愤世嫉俗的皱纹。
(忽然想起罗大佑的那句歌词,大概是:砍掉这双灵巧的双手,换一幅高飞的翅膀,这样的决断你是不是愿意。)
最严重的问题没有解决方案,但如果我们能抛弃幻觉,不再以为自己被单独挑出来加以惩罚,那也总会有所帮助。
7、视角
我们这些人无法知道为什么事情按照既有的方式繁盛;我们也不应该总是把痛苦解读为惩罚;我们应该提醒自己,我等生活在一个充满神秘的宇宙中,个人的荣辱沉浮可谓无足轻重,特别是如果拉远视角看问题,更可意识到,一切际遇简直不足挂齿。
由于自己的无知,人类有何权利使用“不应得”和“不配当”这样的字眼呢?银河系中有万万千千的东西人类无法恰当地解释,岂能将自己漏洞百出的逻辑强加给宇宙?
(听大利说,少年班那位冯x同学师从三一学院卢卡斯教授...)
不愿敬重自己抓不到受汇总的一切东西,直到最终在锋利的现实面前撞个头破血流。
我们的世俗社会缺少那些礼仪规制,它们本可以和善地把我们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如今,世俗社会却别有用心地诱使大家将当下视为历史的巅峰,将人类的成就当做衡量一切的尺度。正是此等轻狂让我们陷入了焦虑和嫉妒的无底漩涡之中。
特别应该看到,宗教是一种象征,象征着那些超越我们的东西,宗教也是一种教育,教育着人们,能看到自己的微不足道是大有裨益的。
科学机构专门负责为大家解释星相,不无近视的是,它们似乎很少意识到其研究对象所包含的治疗性价值。
不管这些星辰对科学有什么价值,它们作为矫治人类妄自尊大、自哀自怜、莫名焦虑等病症的药石,对我们的价值最终也不会小。
它们浑然不觉我们身上的形形色色,只是壮丽地存在着;它们全然不察我们内心的所忧所虑,却仍能抚慰我们的灵魂。
8、艺术

2021

Fiona Banner: The Bastard Word
黑格尔将艺术定义为“理念的感性显现”。他表示,就观念的传达而言,艺术恰如普通的语言,唯一区别在于,艺术既诉诸理性,更诉诸感性,它特别擅长这种兼容并蓄的方式。
人类需要艺术是因为我们太过健忘了。
好的艺术是某些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些理念对于我们心灵的正常运作至为重要,它们决定着我等是否有能力知足感恩并践行美德,可惜这些理念及其容易被人们忘却。
基督教认识到,一流的艺术都有表现痛苦的情怀和能量,也因此能够缓解我等偏执妄想、封闭孤僻等糟糕透顶的感觉。
即使我们不会被钉在十字架上流血而亡,仅仅因为生而为人,我们每个人便会领受一份苦难的煎熬、尊严的丧尽,每个人都会面临骇人听闻、无法驾驭的现实,而这会在我们心中升起一种同为天涯沦落人的感触。基督教曲折表达的看法是,假如我等肉身都毫无痛感、刀枪不入、金身不败,那我们便会变成人性丧尽的怪兽。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羔羊,需要好的牧羊人,也需要仁慈厚道的同伴羊群。
人类先天想象力的不可靠性放大了人们对艺术的需要。
正是自身的理所当然和无所不在反而削弱了它们的力量。
艺术家的任务是要找到新的方法,撑开他人的眼皮,使其能够欣然接受这些了无新意却又非同小可的理念。
博物馆不仅陈列美丽的藏品,它们应当成为利用美丽藏品让我们变得更和善、更智慧的场所。只有到那时,博物馆才能够声称,自己已经实现了那个高尚又遥远的抱负,即成为我们新的教堂。
9、建筑
当今的景观实在让我们别无选择只得盯着自己的脚尖,而就对如此景观的宽容而言,现代世界绝对称得上惊世骇俗、放任自流,恰如基督教的“新教”派别。
丑陋远不是单纯的难看,经过重新归类,可视之为属于邪恶的一种。
在这个世界,有多少种需求,最终总该有多少种各异的庙堂。

十、体制
虽然这些质疑者刻薄而又搞笑地批判了宗教,但他们未能充分认识到自己与敌手之间的差距,没有看到对方基本上不靠出版书籍来施加影响。换言之,宗教一方动用的是体制,即通过艺术、建筑、学校、制服、标徽、仪式、纪念碑、月历牌,集结了人山人海,让大家步调一致地作用于世界。
在塑造并延续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方面,体制的确能够产生广泛的影响力。
但书本这一媒介的影响范围终究十分有限甚至令人气馁。
体制能够帮助人们正当地汇聚资金、才智、地位,由此而获得的实力和好处确为其他手段所望尘莫及。
浪漫主义赞美单枪匹马的英雄所取得的成就,宗教却清楚,个人如果赤手空拳单打独斗终将一事无成。
一份工作单凭“有趣”绝不足以吸引大量有活力、有抱负的员工。
尼采觉得自己活得“像一头被群起猎杀、无窝藏身的野兽”。
宗教在身份标识方面早已行动在先,公司不过是亦步亦趋地采纳了宗教的做法而已。
一个品牌最关键的一点是要促进一惯性。
麦当劳公司与天主教会有着较多的共性。
各路宗教之所以如此独树一帜,是因为它们敢于在形形色色的广泛领域中张扬其一致的品牌身份,从严格的思想和神学天地跨越到审美、服饰、烹饪等领域。
因为人类本乃血肉之躯,既是理性的生命也是感性的动物,所以,思想观念只有通过各种渠道作用于我身时,我们才可能受到其持久影响。正如宗教所独到领悟的那样,思想观念除了通过书本、讲课、报纸得到传输外,还要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结合起来,需要在我们的歌曲唱词、房屋装饰乃至洗澡池中回味强化,如此方可充分地植入心田。
如何调动那些至今仍在思想王国中沉睡不醒的大量有益想法,将它们与那些从宗教脱胎而来的组织工具结合起来。两相联手,将最可能让卓越的思想对世界产生应有的冲击力。
孔德尤其立志纠正在他看来现代无神论者所面临的危险。他相信,资本主义已经加剧了人们的竞争攀比心理和个人主义冲动,同时让人们疏远群体,脱离传统,不再与大自然心心相印。他批评了方兴未艾的大众传媒,称其让人们的情感变得粗糙荒芜,令其失去自我反思、独处隐居、原创思索的机会。与此同时,他谴责了对浪漫主义的膜拜,称其给传统的家庭带来了过大的压力,还宣扬了一种对“爱”的伪自我主义理解。他哀叹那种非此即彼的武断做法,似乎一旦人们觉得不再相信耶稣的神灵地位,就必须放弃基督教所传播的全部智慧。
“了解自身以完善自身。”
(那曾经催人奋进的旋律,现在听来,手机里全是悲伤的歌...)
孔德认为好的思想如果只留存在书本中便不可能开花结果。为能够生机勃勃,思想必须得到宗教般体制的扶持,事实上,至今也只有宗教才知道如何来打造这种体制。
思想若要尽量得到人们的追捧,似乎一定要标明自己是普遍共识的产物或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才行,而不能看起来像是一个人只手打造的成果。软件行业中很可能被当做大胆创新的东西,到了社会领域,却极其容易被讥讽为个人迷信。
积久为是、安于现状。
这里所主张的核心是,现代心灵的许多问题可以由宗教所提出的解决办法来成功应对,条件使让这些解决办法从孕育它们的那个超自然框架中剥离出来。宗教信仰中的智慧属于全体人类,其中包括我们当中最富理性的人,这一智慧值得无神论者---超自然体系中最大的敌人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重新加以汲取。各路宗教时断时续地让人看到,它们是在是那么有用、有效并充满才智,断不可只留给信教者独自享用。

2021

·年末温习
年长是一种疾病...
“你必须改变自己的生活。”

30

2021

Childhood's Secrets intimacy, privacy and the self reconsidered
Max van Manen and Bas Levering
教育现象学思想源于德国和荷兰,在德国被称为“人文科学教育学”,而在荷兰则被称为“教育的现象学”...
能够拥有并保守秘密是儿童走向成熟和独立的一个标志,能够与自己最亲近的人分享自己的秘密更是儿童成长和成熟的表现。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秘密的体验可以帮助他们感知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体会到自我角色的不可确定性和可塑性,让他们透视自己的内在性情,反观他们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并对自己多一份联想和审思:我们为什么会以这样的形象出现在此时此刻的世界上呢?
秘密是一份礼物...

1、有关秘密的问题
成长和受教育是孩子们发展自我和个性的过程。
有些秘密是孩子们梦寐以求的宝藏,就像森林里的花朵一样,这些秘密生长在童年的时空里。另一些秘密是强加于孩子们的,有时这些秘密会变成恶性肿瘤和怪物,在个性的“面膜”上留下复杂的疤痕。
“通过积极的或消极的方式”保守秘密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秘密极大地丰富了生活。因为秘密的体验提供了一个复杂得多的人类生活经历的现实:“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世界同时存在的第二个世界的可能性,前者受到后者决定性的影响。”
当孩子得知思想和想法可以放在脑子里,别人不会知道时,孩子就认识到在他或他玩的世界中某种“内”和“外”的分界线。在关于心理疗法的文献中,这常常被称作“自我领地的形成”。
2、秘密的模式
若能保守秘密,你就是秘密的主人;否则,你就成为它的奴隶。 阿拉伯谚语
没有哪两个人能彼此完全敞开心扉。从人类关系的本质来看,他人完全是神秘的,是一种永远也无法完全敞开或被人了解的生存秘密。
(一直有社杀自我的冲动,其实是一直社杀自我,只是社会性生命比猫的命还多而已。)
当潘多拉急急忙忙地想把盖子盖上时,只有希望落在后面,因而待在匣底。
3、我们是如何体验秘密的?
拉丁语中,秘密意味着“分开、分离、区别”。
Rilke
爱,是造物主的恩赐,围绕在孩子的身边。总是秘密地将他出卖,并承诺给他一个不属于他的未来。
“我们通过我们的母亲回顾过去。”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孩子家里的生活模式就好像黄色门上的光线和影子的不断运动一样:连贯、自然、不可避免,但又充满了偶然和变化,赋予人无穷的想象和惊喜。
4、小说中描写的秘密
一本书愈是为人们所熟悉,它就能愈给读者留下无尽的秘密,也愈能激起读者心中的秘密。
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我是这条船上的一个陌生人,如果我把一切真想都说出去,那我就成了自己的陌生人。
“寂静在一千多里的山林里绵延,自然界的生和死在无情第交替,一千年就像一会儿。”
5、秘密和隐私来自何处?
康德认为品行良好和缄默少言之间有很密切的联系:“如果所有的人都品行良好,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保持缄默,正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品行良好,所以我们才有必要关上百叶窗,而且每个家庭都会把垃圾箱放在一个特定的地方。”
康德认为,人们更为偏爱的伦理之道是尽量保守自己的秘密,而不是努力去假扮那些不属于我们自己的角色。而且他还指出,保持缄默就是避免过于表露自己的思想。
“如果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好人,他们就能做到坦诚以待,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康德曾经这样说道。因此,他把保守个人秘密看成是人类不道德行为。
隐私则表现为某些人际关系的缺失或部分缺失。
事实上,给一千个陌生人讲述自己的秘密比给一个在自己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的人讲述秘密会更容易。
一个过于警觉第保护自己隐私的人实际上就是把别人拒于他的圈子之外,故意滴冷淡别人。
6、秘密和隐私的区别
每个人都不同于他人,而且与他人分离。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属于自己的,是隐秘的。
秘密是“亲密的硬币,亲密关系发展中的流通货币”。
(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隐私所具有的的教育学意义在于隐私能够培养他们的自立、自力和自主。秘密也具有同样的潜能。
秘密和隐私都有助于形成人们内在能力。
7、秘密的相面术
太小的孩子是不会有讥讽和嘲弄的思想的,他们的内心还容不下轻蔑和讥讽等词汇。
拉丁语中人person的最初意义就是面具。
@qiusir:“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更多针对的是入门的学习。而“严师出高徒”是指规范、严谨和持久的深入学习。关于学习,大多数人并没低估兴趣的作用,往往无视自我而高估了老师的作用,主要还是因为把学习一直当成学习的入门了。
8、秘密以及自我认同的源起
秘密的行为总是由对事情的隐藏过渡到对自我的隐藏。
埃里克森认为蹒跚学步的孩子在迈出第一步的同时,也在“朝着个性的发展迈出了第一步”

如果我们把自我认同等同于精神和自我的结合,那么自我就是由“主我”和“宾我”构成的。“主我”就是具有自发性的那部分;“宾我”就是社会在自我中的反映。“主我”是一个具有内省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部分,在“宾我”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一种回应和反馈的作用。米德认为,真正的自我就是一个内在的讲坛,在这个讲坛上,主我和自我正在进行对话,宾我代表和反映的是他人的观点。

当孩子被他人以“你”进行称呼时,“我”才会成为可能。
从概念上,我们是可以区分精神与身体的,我们也经常把身体看成搞一个容器,而精神就是装在这个容器里的。
随着阅历的增加,我觉得自己的灵魂越来越有深度,但它并没有变老。我现在的灵魂和我出生时的灵魂并没有两样...我能够识别出来,我也认识我自己,那就是我。
你只好开着这样一台由血肉组成的机器,它慢慢睇磨损老化,你甚至还听到了机器吱嘎吱嘎的呻吟声,你驾驶时就只好更加小心翼翼了。(我似乎还有十年达退休的年纪,正常也就是三届高三...)
(这些年对我来说,能明显感受到进步的,大概就是求师得小组的读书让我也强化了读书的习惯,更快速更持续更广泛...老师的主要作用基本上应该是帮助学生认识到读书重要以及坚持读书到习惯到主动...)
虽然内心的自我是不能直接看到的,但是人们却总是把它构建成为一个主动的、积极地、具有个性化意义的、能够引起关注的概念。
我们想通过内省来发现和找到自我,这样我们又陷入了一个常见的悖论之中,因为这无异于用我们看东西的眼睛去看自己的眼睛。trying to see the eye with which we are looking.
“我比你更知道我自己在想什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人称权威”。
我们并没有什么接近自己内心的优先权,第一人称权威是不存在的。
9、内心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孩子们发现自己有了秘密,就意味着他们内心世界的诞生。
内心世界这的很像一间房子,我们可以把它关起来,和外部的世界隔绝开来。
如果我们将内心世界理解为保留自己的秘密不让他人知道的意识和能力的话,那么这个内心世界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
个性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大家都认为文艺复兴时代的早期对现代人的形成和崛起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欲望越是被剥夺,意识越是被压抑,成人和孩子的人格构成和行为之间的差异也肯定会越大。”
规则和礼节的产生的真正原因是对他人利益的关注。
规则和礼节的作用是为有些人解出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痛苦。
有礼貌的意思主要是指,即使你觉得自己正确,你也愿意宽恕他人的错误,即使你的朋友表现得不得体,你也不会瞧不起他。
10、秘密和后现代文化
心智健全的成人 well-balanced adults
现代人已经失去了内心的那种强烈的自我意识的引导,失去了隐藏在自我深处的东西,也就是说,失去了属于自己的个人秘密。
既然内心的世界已经不复存在,自我认同的有效性也受到质疑,那么秘密自然就没有存在的空间了。这种破碎的自我只是生活在表层,因而缺乏稳定性,后现代的自我也就失去了内心的世界,失去了保留自己的秘密的能力。
后现代的自我认同(一个散落在别处的自我)预示着内心世界迷失,因而使我们的未来充满悲观的色彩。有些评论家宣称教育学的末日已经来临,现在似乎也不难理解了。如果教育工作者失去了自己的责任感和方向感,学生失去了他们的自我认同,那么需要教育的自我也就不存在了。人们也许会完全迷失自己的个性。但是,我们觉得这个日子并没有来临。人们力求了解自我,探索秘密在自我认同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些都足以证明,我们虽然处在后现代,但至少还保留了一点现代意识。
11、谎言与秘密
被告知一个秘密就像被赠与了一份礼物。康德(其实,不少的秘密,如果知道了会多一份负担。)
当我们议论名望很高、受人尊重的人不光彩的品质或有争议的行为时,我们可能感到他们更像普通人。
12、充满秘密的儿童时代
没有人能像孩子那样好地保守秘密。雨果
儿童时代作为社会类别和与教育相关的概念是现代西方社会的发明创造。虽然儿童时代作为人类生理方面的事实,对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的所有儿童来说都是适用而真实的,但是儿童时代作为社会文化的现象只有大约四百年的历史。(基本上和科学的历史差不多)
首先,把孩子看做脆弱者表明孩子需要保护,特别的关爱和照顾,以及一种有利于向成年人过渡的安全感。其次,把孩子看做尚未成熟的人表明孩子必须受教育才能形成他们自身的独立个性。第三,把孩子看做有依赖性的人促使成年人以一种负责的态度去对待孩子的需要。秘密这个概念的产生正是与儿童的脆弱性、不成熟性和依赖性的观点相联系的。
没有秘密就不成其为儿童时代。某种程度上,儿童时代的特征是根据阅读印刷品的能力方面内在的成熟度来定义的。
13、愧疚、羞耻和尴尬
当你想说出来却又不得不隐瞒时,你的处境这的很令人同情。
14、秘密的教育意义
幸运地降生在从社会和经济角度看都较为安全环境中的孩子们,相对其父母来说,似乎更早地变得成熟、独立、老练、有社交能力。
孩子们在日托中心受到的关注太多又太少。他们得到太多的主意是因为整个日托世界开设在监督孩子的招牌之下。
缺乏个人空间的孩子们可能不得不转入“地下”,构建双重的生活。
西方个性起源于其(尊重)隐私的风格---隐私暗含着对独立自主的热爱或需要,而独立性,基于维护个性的完整,则需要隐私。
当代的卧室是典型的西方现象。(小时候可是大通铺的,即便是高中也是如此。算是没有脱离愚昧和野蛮的一代。)
黑板的发明使教室里的学习过程不那么个人化,相反,变得更加公开化。
在孩子们看来,课程真的就像跑道一样,所有的孩子都必须跑。跑得最快和最有效的就是比赛的胜利者。但是,孩子们进入比赛时的装备并不是同样的,也不是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很多人体验到了失败和挫折。有时候,对孩子们来说特别痛苦的事,在课程学习过程当中,人的价值是由他或她这门课的成绩来衡量的,而比赛则主要是在观众的注视下进行的。
创造出黑板的那种力量,与捍卫孩子们的尊严、认可孩子们的隐私和秘密的意义产生了矛盾。
良好的教育关系既不是产生于漠不关心和疏远,也不是产生于刺探和没有耐心。

人生意义的问题不是一个通过找到解决办法就能得到回答的问题。一旦性欲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作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不但神秘感消失了,性欲本身也变得无法触及。说孩子们一定得学习生活的秘密并不是愚蠢地要求我们必须知道人生的意义。相反,孩子们必须学习的事人生秘密的意义,那时永远也无法完全理解的。只有当你能够让秘密仍被体验成秘密时,才能有效地理解人生的意义。

“每一种友谊、每一个婚姻、每一次爱情能够存在要感谢人与他人之间秘密的恩惠。”生活可能也是一样。总的来说,秘密是生活中有意义的关系的条件。为了有意义的生活而必须拥有秘密,这其中存在着教育性。这里的教育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为我们的孩子们提供和创造体验秘密的机会,从而使他们的生活和人际关系更有意义?
生活的秘密可以体验为令人鼓舞且充满诱惑的。

放假前就快读完的一本书,不短假期却一直没空读,开学一天基本就读完了,还完成了读书笔记。

·年末温习
能够拥有并保守秘密是儿童走向成熟和独立的一个标志,能够与自己最亲近的人分享自己的秘密更是儿童成长和成熟的表现。
拉丁语中,秘密意味着“分开、分离、区别”。
拉丁语中人person的最初意义就是面具。
当孩子被他人以“你”进行称呼时,“我”才会成为可能。
我们并没有什么接近自己内心的优先权,第一人称权威是不存在的。
如果教育工作者失去了自己的责任感和方向感,学生失去了他们的自我认同,那么需要教育的自我也就不存在了。
儿童时代作为社会类别和与教育相关的概念是现代西方社会的发明创造。虽然儿童时代作为人类生理方面的事实,对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的所有儿童来说都是适用而真实的,但是儿童时代作为社会文化的现象只有大约四百年的历史。(基本上和科学的历史差不多)
在孩子们看来,课程真的就像跑道一样,所有的孩子都必须跑。跑得最快和最有效的就是比赛的胜利者。但是,孩子们进入比赛时的装备并不是同样的,也不是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肯·罗宾逊大概说过,很多人是摆脱了教育才获得了教育上的成功。)
秘密是生活中有意义的关系的条件。

26

2012

2021年依然还记得2012年的那天,那时候用的手机还是HTC,上班前在内河新建的公园里拍的这张“花仙子”,傍晚像是丢了钱包似的再去找就不见了...
[2012.7]
如果这是牛郎那就是织女哈,仙女的服饰很有奥斯卡的范呢~生活在一个污染程度全球闻名的城市里,一样会碰上好的天气,就有漂亮的图片,也总有特别的角度,就会有奇妙的发现。
2012

晨拍的这竖版的更像花仙子,朱天瑶童鞋告诉我是鸭跖草,查了下也叫蓝姑草、水竹子等,还是中药,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
再遇蓝姑,早上好~ ​​​​
[2015.8]
鸭舌草,又名水锦葵。别名水玉簪、肥菜、合菜。
2015

有一个蓝精灵,活泼又聪明...
自从习惯了随手拍拍,也就不那么讨厌雨天了~
2015

[2017.9]
#东北育才# 上次园艺师傅剪了一片蓟花,这次留下几株鸭跖草...
2017

一周里只有周一没有第一节课,校园里拍拍鸭跖草...
2017

风景的拾荒如国王的视察...
2017

[2018.8]
一出单元门看到久违的鸭拓草,是时候我的汽车相机国产手机发挥点特长了...
2018

国际部这边还有几株鸭拓草。一天没课,拍拍翠蝴蝶回去看书~~~
花仙子一样的鸭拓草还有一个我更喜欢的别名→_→翠蝴蝶!
2018

[2019.8]
这雨也不知道下到什么时候,打伞也没有什么用...
2019

[2021.8]
在一片步登高里看到久违的翠蝴蝶…… ​​​​
2021

露珠没散,拎了两塑料袋蘑菇的大叔已经往回走了;又遇到上班前来赏花、拍花的大姐,好称赞我拍的清晰;路过的花田守卫的电话里传出女声,“退休了就好好活着……”这几天和几位混个脸熟了,还为我拍的蓝蝴蝶竖大拇指...
2021

2021

似乎忘了自己还会走道,即便是俯身拍照也有飞一样的赶脚哈...
2021

今年更有条件拍蓝蝴蝶,一度是优先级排在晚霞之前。“人过中年”[?]里也选了几幅。
“砍去我那万能的双手给我一对翅膀,这样的事情到底我想不想?”不经意看到罗大佑的这句歌词,想起之前那句“我有一双翅膀,也只用来眺望你告别的模样”。
2021

22

2021

人过中年,偶尔会惊讶于曾经平常的过往竟是此生的高光。就如这立秋后的天气,总比预想的要凉一些...
2021

2021

2021

下着雨的傍晚,滨堤路上只有垂钓有瘾的大叔和略显游手好闲的我了。花田里沐浴的百日菊,没了热衷摆拍的大妈们的喧闹,更多了几分雍容;草叶下避雨的那白蝴蝶真是机智,少了平日的警觉和机敏,更像是嘲笑这扛着大伞的;收起翅膀的蓝蝴蝶分明是待书写的墨汁,我学它记录一下生活的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