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2022

《书的全景》通往幸福、成功、财富的地图 池宇峰著
(能指望从一本书中收获多少呢?很多时候,能从一本书发现另一本书就很好了,从这本书我发现了好几本要读的书。)
(最近几年读的杂书,除了王小波的杂文和《成长如歌》外,基本都是译作,即便是常对翻译者也抱有怀疑,还是不敢冒险读内地作者的东西。和这本书的缘分应该感谢慷慨和热心的May,奇妙的是作者竟然和《钢的琴》有关,当然还有一点原因是莫言的书法。)
(这本书很像是《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全景版,人类文明大厦模型的创意很赞,排版设计很专业。阅读过程更像是看一幅油画,要保持适当距离,也不能奢望有工笔画或相片的分辨率,不现实也没必要。)
(不少图片相关资料来自维基百科,而对于人名建议添加英文)
2022

自序
突然有一天,世界仿佛静止了,我停下来了。我发现大部分著名的经典书籍和流行书籍我都看过了。(对于看过的概念个人理解不同。*的书我算也是看过。)
在我看来,经典书籍浓缩着人类思想精华,影响着人类前进的方向,而普通书几乎都是对经典的演绎或解释,或对局部思想的再次阐述和应用。
看了这本书的内容,你就基本掌握了世界框架,看到了人类边界,在孕育无限可能的个人发展道路上看清方向...(社会分工细化到,读书的人基本是在自己专业范围内的埋头,很少想到人类认知边界或全景的问题。)(就要上大学的佩同学看我在整理它的读书笔记,说自己也要搞一本。)
(加*的书是已经读过或就要摆上书架待读的。)
一、文明大厦的地基
1、生理(人类文明大厦的地下二层)
《黄帝内经》倡导“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希波拉底誓词》
《物种起源》引发了一次思想革命,人类从一种“宇宙中特别的存在”,变成了“现有万有物种中的普通一员”。
《超级合作者》继突变和自然选择之后的第三个进化原则是合作。生物有五种“合作”机制,包括直接互惠、间接互惠、空间博弈、群体选择和亲缘选择,只有人类能适用全部这五大机制。
*《生命是什么》(基因)在薛定谔看来,生命不在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是在于这些物质是否有序,能量是否可以做功。这就是热力学中“熵”的概念。
2、心理(人类文明大厦的地下一层)
*《乌合之众》(群体非理性)庞勒描绘了群体非理性现象。
传播学有一个理论叫“沉默的螺旋”,描绘了群体中一部分人趋向沉默的现象。个体出于安全或其他考虑选择沉默,削弱了群体思维的多样化,只有符合当时大环境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只剩下一种或一类声音。(作者的这段“走进现实”了)
《梦的解析》(潜意识)意识的我和潜意识的我
*《动机与人格》(需要层次)马斯洛宣称自己的生命是从20岁开始的。(罗素的生命开始于5岁)(我的学习是从工作开始的)(马斯洛和费曼都是犹太家庭的纽约人)
马斯洛总结了自我实现者具有的一系列鲜明特征:享受独处、关心他人、有强烈的同情心、不信奉权威、有独特的创造力等等。
“高峰体验”,是个人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到的一种趋于顶峰、超越时空的忘我状态,体现为以问题为中心、高度集中精力、献身行为、强烈的感官体验等。
《爱的艺术》弗洛姆认为,人要克服孤独感,与他人联系,只有通过爱才有可能实现;而爱是一门艺术,需要学习而非天生,这要求人们拥有关于爱的知识,并为之付出努力。
二、文明大厦的裙楼
3、宗教(人类文明大厦的外层裙楼)
《吠陀经》吠陀意为知识;《奥义书》愿意是“坐在某人身旁”,即用试图对坐秘传的方式,解释吠陀奥义。
《圣经》希伯来语意为“书”。
*《道德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望山跑死马)
《金刚经》乔达摩·悉达多 “金刚”指无坚不摧,“般若”指洞见一切事物的根本智慧,“菠萝蜜”指到彼岸。
《塔木德》也体现了犹太人的教育观。如《给教师的忠告》记载了如下箴言:善学者年龄越大,智慧日益丰富;无知者活得越久,愚蠢与日俱增。教师是学生生活中地位最高的人,配得上被父母更高的荣誉。
优秀的教育观念是犹太人在多种领域成功的基础。据说每个犹太儿童刚识字就要被背诵《妥拉》、阅读《塔木德》...
《古兰经》从古到今一字未变。
《宗教的本质》上帝能力的边界等同于人类想象力的边界。
4、哲学
罗素认为,哲学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依靠人类理性研究那些宗教所关注,而科学又不能回答的问题。
《易经》
我很喜欢一个故事,说是房屋主人请大师看风水。他们进门前,主人和大师说,最好先弄出些声响,使后院那些偷果子的小孩知道有人要回来,从容翻墙离开;如果悄悄进去,孩子突然看到咱们,可能因为惊吓从树上摔下来。大师当即说,风水不用看了,你一定会有好的发展,因为你善良。
*《论语》“刚毅木讷,近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庄子》
这棵树因为“无用”,也不会有人去砍伐它。
*《理想国》
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都相差40岁左右。
因为苏格拉底死于雅典的民主制度下,所以柏拉图对民主一直持批评态度。
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现代民主也有可能沦为“多数人暴政”...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认为天理为善,人欲为恶,因此要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重新解释“格物致知”,主张通过研究万事万物来获取知识,而不能仅仅依靠书本。
*《传习录》“良知”,即人天性的道德心火本性。王守仁认为,贤人应该致力于向内探求自身的善良本性,继而推广践行,多做善事;贤人自身的行为和思考,应专注于发现道德心,不因具体的成败得失而纠结。
“致良知”促使我们回归本心。
《第一哲学沉思集》(我思故我在)所谓第一哲学,原本被亚里士多德用来指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的科学,即形而上学。
某一孤立事件下的错误,放在宇宙整体中,就不再是错误。
《伦理学》(神即自然)爱因斯坦1929年说,我信仰斯宾诺莎的上帝...而不信仰那个同人类命运和行为有牵扯的上帝。
《人性论》(怀疑主义)休谟
《纯粹理性批判》(人为自然立法)康德大学毕业后,一边做家庭教师谋生,一边研究笛卡尔、牛顿和莱布尼茨提出的哲学与科学命题。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上帝死了)“某一天终于窒息于自己太过伟大的同情了。”尼采这是说上帝太过多愁善感,死于对人类的同情。
萨特一生仅当过中学老师,从未在大学任教。1964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萨特表示拒绝领奖,因为他总是否弃官方的荣誉,并反对将作家和文学“安排在一种等级制度中”。
福柯认为,权力是回个社会各个群体共同参与构造的系统,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话语就是这个系统发挥会作用的手段。一切知识,包括所谓真理、文明和科学在内,全部由话语写成,无不适权力的体现。福柯号召人们反抗权利的控制,争取人的解放。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三、文明大厦的框架
5、科学
《墨子》(光学八条)(有定量的分析?)如果说孔子是古代中国人文精神的代表,那么墨子就是中国科学精神的代表。
中国一直是农业社会,耕种的安全性远高于海洋贸易,因此中国对科学的需求不高。
欧洲地理开放,各国征战不断...战争导致了竞争,促成了对工程技术的追求、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和对经济发展的依赖,客观上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和科学革命。
《物理学》(两个铁球不同时落地)亚里士多德把运动清晰化了...亚里士多德还认为,任何运动都必有推动者。运动是一个推一个的运动链,必定存在一个“第一推动者”,它自身不运动,却是一切运动的来源。
《几何原本》“在几何里,没有专门为国王铺设的达到。”1607年,中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作,将《几何原本》的前六卷翻译成了中文。
《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两个铁球同时落地)1632年伽利略完成《对话》(1642年去世),直到二百多年有1853年解禁(1832年教会才把伽利略的著作从天主教徒禁读书目中撤销),1983年,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宣布,撤销350年前宗教法庭对伽利略异端邪说的判决。(1992年10月31日,当时的教皇保罗二世称,教会对伽利略学说的批判是“悲剧性的错误”。)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长期进行炼金术和神学研究,导致其头发中的水银含量超过正常值50多倍。(居里夫人的笔记现在都还在发射射线。)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工作之余,爱因斯坦和几位朋友组建了一个读书俱乐部,取名“奥林匹亚科学院”,广泛涉猎物理与哲学领域。其中,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的《力学史评》深刻影响了爱因斯坦。马赫认为一切都是相对的,惯性源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与牛顿的决定时空观不同。
约翰·惠勒“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
一方面,GPS远离地球,引力强度越小时间越快,每天会比地面快45微妙,另一方面,卫星的运动很快,速度越快时间越慢,每天会比地面慢7微妙。两个因素相加,导致每天比地面快38微妙。
6、技术
《达·芬奇笔记》
《天工开物》这样一本广传东洋、欧美的伟大技术著作,却因作者“反清复明”的立场,遭清廷禁毁,没能在中国本土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难题)鲁桂珍

一是古代中国的哲学和神学传统使中国人形成了一种有机的宇宙观,即万物和谐共存,服从自身本性;西方人则持有“一个至高存在”为自然界立法的机械宇宙观,他们为破解这个至高存在所制定的法,不断进行观测、实验和推理。二是中国古人过于讲究实用,很多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科学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

四、文明大厦的变迁
7、历史与文明
《荷马史诗》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修昔底德陷阱)
一个新兴强国必然要挑战传统大国,两个大国冲突的结果通常是爆发战争,就像当年的雅典和斯巴达。
《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法,成一家之言”,即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同时阐明自己的思想。
《大宪章》
《常识》没有潘恩之笔,华盛顿之剑就没有用武之地。
*《菊与刀》“恩情”是可以压倒受恩者个人意愿的正当力量。日本人“不给别人添麻烦”的观念和行为准则,就是为了避免在不知不觉中欠下无法偿还的恩债。
*《乡土中国》《江村经济》
中国乡土社会遵循的是差序格局,而非团体格局。差序格局指的是,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像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产生的涟漪,每个人都是其所在圈子的独立中心,每个人与每个人之间的关系,随着涟漪的层次而有远近、薄厚的差异。这种差序格局使公私边界处于模糊状态,影响到道德和法律的实施。
*《枪炮、病菌与钢铁》民族环境的差异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而造成不同社会间的差距。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
8、社会变迁
距今1.2万年,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宇宙的150亿年,地球45亿年,宇宙的历史在人类出现在舞台之前,已经过去了99.998%)
大约公元前4000年,金属工具取代了石制工具。
公元500年,古希腊进入黄金时代。
《马可·波罗游记》
《黎明破晓的世界》在支持路德的过程中,德国国家雏形初现。
曼彻斯特说:“人们信以为实的错误认识曾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而麦哲伦正是克服了所有这些错误,实现了环球航行,最终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神曲》“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是个基督教世纪才成就一个但丁。”
但丁还赞扬了人与人之间的至真情感,而非人对神单方面的情感。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从一个人需要别人的帮助之时起,从他感到一个人拥有两个人的食物事大有好处之时,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就不存在了,私有财产的观念就开始形成,劳动变成了必要的事情。
*《爱弥儿》
《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罗伯特·艾伦
四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智能化时代
《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立法科学能够使人类“依靠理性和法律之手建造福乐大厦”,这使法律走出了原始“报复---惩罚”的简单框架,具有了“像数学那般严格的考究”。从边沁开始,“法学从莫名其妙之物变成科学”。
功利主义认为,一种行为如果有助于提升幸福,那就是正确的;如果会降低幸福,则是错误的。功利主义把实际效用和道德标准进行了结合。
*《论自由》约翰·穆勒,七岁通读柏拉图。“自由”这两个汉字出自东汉,即“自己支配自己”。
公民自由,就是要探讨社会能合法施加给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这其中,既要防范政府侵占个人自由,也要防范“主流民意”对“异见者”的暴政。
穆勒认为,人最大的幸福,来自于按照个性发展和培养自己;如果每个人都实现了个性化发展,个体价值就能最大化,社会从而变得更美好。
《社会静力学》(社会达尔文主义)
同为进化论的传播者,斯宾塞为达尔文打破自己不去教堂的惯例,出席了在教堂举行的达尔文葬礼,以示敬意。
斯宾塞终生未娶,有朋友问他是否为此后悔,斯宾塞回答,人应该对自己的决定感到满意,“我常常这样安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有个女人因为没有做我的妻子而获得了幸福。
生存竞争是构成社会进化的基本动因,以自由为前提,竞争才可能更充分。
维持和完善社会的平衡状态,依赖于人的适应性。人在适应性不足时,暴力和野蛮不可避免,个人要发展,就必须去掉自身不适应社会的部分。

曾有学生向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提问:人类文明的最初标志是什么?学生期待的答案有陶罐、捕猎工具、宗教雕塑等。米德的回答是:一块一万五千年前“打断后又愈合的人类骨头”。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新教思想催生了个人主义---为自己负责,努力工作使自己和家庭获得财富和幸福。
*《葛底斯堡演讲》美国政府在葛底斯堡修建了国家公墓,缅怀双方阵亡者。1863年的揭幕仪式上,演说家用了120分钟介绍战役经过,林肯紧随其后,只讲了2分多钟。
《第二性》“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很多人也是可以这样说的。)

五、文明大厦的治理
9、政治

2022-10

*《乌托邦》Utopia是莫尔发明的,U是希腊语的否定前缀,topia表示地方、区域,合起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地方。
阿尼德罗河,乌托邦的母亲河,希腊语的意思是“无水之河”。
《利维坦》一种强大无比的海兽。(《无穷小》[?]一书中多次提到霍布斯这位培根的秘书。)
《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1748年孟德斯鸠
(关于亚洲之光的日本,提到的书很少,《菊与刀》还是一个没有去过日本的美国人写的。)
《明夷待访录》(民本思想)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
10、战争
《战争论》把战争视为政治的一部分,从单纯军事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拿破仑翻越阿尔匹斯山
2022-10

11、地球村委会
六、文明大厦的动力
12、教育
《学记》(教学相长)乐正克是孟子的学生。
《大教学论》
*《教育漫话》
《民主主义与教育》(个性化教育)
13、经济
《国富论》(看不见的手)
亚当斯密本人终身未婚,与母亲相伴一生。在大学学习和任教期间,与休谟等思想家交流密切...
*《苏格兰:现代世界文明的起点》
《人口论》马尔萨斯陷阱
《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认为,如果没有创新,经济知识年复一年的循环流动,沿着大体相同的路径进行。熊彼特区分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两个概念。如果经济增长仅仅由于人口和财富增长引起,那就不能叫作经济发展,因为本质上没有产生新的经济现象。(人的成长应该借鉴经济发展的逻辑。)
熊彼特认为,应当采用动态的发展理论,而不是静态的循环流动理论。
创新不仅是新发明,更是一种新应用,一项发明只有被用于生产过程中,才能成为创新。
“失败和发明是不可分割的双胞胎。”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看得见的手)凯恩斯找到了一个不用降低名义工资就能促进就业的方式---政府增加投资和刺激消费,而且放宽的货币政策和低利率似乎对大家都有好处,从而减少行动阻力,快速应对萧条和失业。
“经济学家以及哲学家之思想,其力量之大,往往出乎人意料。事实上统治世界者,就只是这些思想而已。许多实行家自以为不受任何学理之影响,却往往当了某个已故经济学家之奴隶。”
《通往奴役之路》(新自由主义)哈耶克认为,私有制不仅让富人受益,也对穷人有利,因为只有在市场经济下,穷人才能单凭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靠掌权者的恩惠致富,才没有任何人阻挠个人致富的努力。在计划经济下,会产生更多的不平等。
*《世界是平的》弗里德曼从Infosys CEO口中听到了一句令他终身难忘的话:“当今世界的竞技场已经被夷为平地。”500年前的航海家为了寻找印度,在环球航行中证实了地球是圆的;500年后的一位印度工程师却说世界变平了,这无异于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本书的教育部分对我的影响也很大。)(社会制度是最好的武器,但我们也应该知道罗马毁灭了古希腊,尽管真正影响世界的是希腊。)
14、企业
(什么是远距离输电的变压器?)
德鲁克认为,任何一个需要协调资源来实现业绩的人,都是管理者。
《创新者的窘境》(破坏性创新)“良好的管理正是导致领先企业马失前蹄的主因”,就是因为什么都没有做错才会失败。
七、文明大厦的塔尖
15、观念
多元世界不可避免,文明的冲突将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亨廷顿认为,在一国之内倡导多元文化主义是不明智的,这会令一国失去了主流价值观,迷失自我;在世界范围内提倡普世主义同样是不明智的,因为多元文化的世界是不可避免的。“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
《人的全景》(自称观念黑洞,阅读建议是精读。作者还是很自信的。让我想起Wofram...)
16、幸福
*《幸福之路》在罗素看来,世间并不缺乏让个人幸福的因素,不幸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对世界的错误看法、错误的伦理观,以及错误的生活习惯所引起,人们真正缺少的是发现幸福、感知幸福的能力。
热爱自己工作的人一方面可以实现自身价值,另一方面也因心态正确而能避免在竞争中产生嫉妒。
To be without some of the things you wan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happiness.须知参次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当投入地爱一个人,去做一件事,幸福就自然而来。”
八、文明大厦的生活
人生中非常重要的10项基本技能
理财、爱情、祛魅、超级记忆法、理性、自省及稳定情绪、创新、观念更新、换位思考、演讲
抓住演讲前7秒,是引起听众最大兴趣的关键。中场期间,演讲者需要调动全身心的能量,耐心引导听众了解演讲流程,并示意预期时间。同时,需反复强调演讲要点

·年末温习20221212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部优秀的悲剧作品应当能够同时激发人们心中的恐惧与悲悯,今天看的这部《智齿》做到了。被虐心后给出口碑炸裂的评价,画面、演技和剧情的有机组合冲击,引发视觉重组和心灵休克后的复苏,很有韩片风,对港片这话应该反过来说。也乐见林家栋是比古天乐有进步啊。 ​​​)
继突变和自然选择之后的第三个进化原则是合作。生物有五种“合作”机制,包括直接互惠、间接互惠、空间博弈、群体选择和亲缘选择,只有人类能适用全部这五大机制。
马斯洛宣称自己的生命是从20岁开始的。
沉默的螺旋
人类文明的最初标志是什么?一块一万五千年前“打断后又愈合的人类骨头。

28

Russell
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 Russell 《幸福之路》
译者序 黄菡(译者有很大的自信啊。从读的体验过程中,翻译水平应该可以。)
“人类未来的第二大议题,可能就是找出幸福快乐的关键。”
“据我所知只有六个人通读了本书(《数学原理》)的后面部分。”(钱德拉塞卡提到过,他认识的人包括他自己似乎只有三个人通读过牛顿的《原理》)
“我可以转而与动物为伍,它们平和而自足...”(读到惠特曼这句,最先想到的是牛。)
一、不幸福的原因
1、什么使人不幸福?
布莱克“我遇到的每一张脸上的痕迹,都表露出虚弱,表露出哀伤。”(想到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冷酷恐怖的教育是恶的,但是如果教育者自身便是这种激情的努力,他又能给出别的什么?
儿时最爱的圣歌是“尘世可厌,满载我的罪孽”。5岁时曾想,如果我的寿命是七十岁,那现在才仅仅熬过了全程的十四分之一,前途漫漫,无聊烦闷,难以将息。青春期时,憎恶人生的我常常徘徊在自杀的边缘,挽救了我的是对数学知识的渴望。(戴森少时也是贪婪地学习数学。)
渐渐地,我学会了对自己和自己的缺陷不再那么介意,而是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到外部事物上:世界句式,各种学科知识,我喜欢的人。
特别是富裕的上层社会女性,完全丧失了感受爱的能力,取而代之的事是所有男人都应该爱她的强烈饥渴。这种女人一旦确认男人是爱她的,那男人于她便毫无意义了。
一个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人是不足称道的,也不会为人称道。
虚荣心往往缺乏自信,治疗的办法是培养自尊。
不幸的人就像失眠的人,常常会以不幸为骄傲。这种骄傲就像丢了尾巴的狐狸的骄傲,这种情况下,治疗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明白怎样才能长出一条新尾巴。
2、拜伦式的不幸
生命之火烤暖了我的双手;火熄了,我也准备走了。
(喜欢听Someone like you,但只是自己听的时候很享受。)
“感谢上帝,他最平常的造物,也以灵魂的两面性为荣,一面对着世界,一面对着他所爱的人!”
爱情是导向合作的最原始、最普遍的感情行事。
“乞丐死去时不会有彗星滑过,星空只为王子的离去闪耀。”
3、竞争
大家所说的“生存斗争”实际上是“成功竞争”。人们在进行这种竞争时,担心的不是不知道明天的早餐在哪里,而是不能比邻居吃得更好。
商人的信仰和荣誉要去他多赚钱,因此他也和(自愿殉夫)印度寡妇一样甘受蹂躏。
只有胜利者才能得到尊敬的这种观念,使得人们以牺牲感觉和智识为代价去过度培养意志。
把竞争当做生活主旨是很可怕、很偏执的事,这会让人的意志和肌肉持续过度紧张,这样的生活顶多也就能过一两代。
在平静生活的理念下,接受清醒而恬静的娱乐。
4、无聊与兴奋
人类的罪恶有一半源自害怕无聊。
充满兴奋的生活是使人过度消耗的生活,它需要不断借助强烈刺激来使人激动,让人以为这种激动对于快乐是不可或缺的。
生活幸福的基础是要拥有一定的忍受无聊的能力。
不能忍受无聊的一代将是无所作为的一代,是过分脱离了自然的缓慢进程的一代,是勃勃生机渐渐枯萎的一代,犹如瓶中被剪下的花。(无根的灿烂)
幸福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必定是一种宁静的生活,唯有宁静的气氛才能蕴含真正的幸福。
5、疲劳
越是不在乎讲得好坏,就越是不会讲的太糟,神经紧张的情况也渐渐减轻近乎消失。(当老师的可不缺这种感受)
被认为由过劳导致的危害很少由过劳本身引起,它其实是由某种担心或焦虑引起的。
应对各种恐惧的正确方式是全神贯注,理性、镇静地思考它,直到你彻底了解它。
5、嫉妒
嫉妒是民主制的基础。赫拉克利特声称,以弗所的市民全都该被绞死,因为他们说“我们中间不应该有第一”。
在莱布尼兹和惠更斯的通信中,有不少都是在对牛顿发疯的谣传表示叹息。他们写道:“无与伦比的天才牛顿先生竟然失去理智变得糊涂,这岂不可悲?”这两位名家在一封接一封的信中颇有兴趣地流着鳄鱼的眼泪。
幸好人性中还有一种叫做仰慕的情感可作补偿,凡想提升生活的幸福感,一定都希望增加仰慕,减少嫉妒。
嫉妒是一种恶习,部分关乎道德,部分关乎智力,它观察事物的着眼点从来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彼此间的关系。
谦虚被认为是美德,但我很怀疑,过分谦虚是否称得上美德。谦虚的人往往缺乏勇气,不敢尝试他们完全能够胜任的工作。
如果每只孔雀都认为自己比别人更美,这些相互压制就没有必要了。
现代世界中的社会地位不稳定、民主化和社会主义的平等说,都大大延展了嫉妒的范围。
由嫉妒催生的公正可能是一种最坏的公正,也就是说,它减少了幸运者的幸福,却没有增加不幸者的幸福。能够破坏私人生活的情感也能破坏公共生活。不要指望像嫉妒这样有害的情感会结出有益的果实。
尽管嫉妒是邪恶的,它的作用是可怕的,但它并不完全是个魔鬼。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英雄式的痛苦的表现,是那些跋涉在茫茫黑夜中的人的痛苦,他们或许是在走向更好的栖息之地,或许只是走向死亡或毁灭。
他必须徐汇超越自我,并以此获得终极的自由。
7、罪恶感
我不主张留出专门时间进行自我反省,因为这会让人更加自我沉溺,这本身就是需要治疗的症状,而和谐的人格是指向外部的。
比起一直受制于内心冲突的人,理性的人能够更自由地观察世界,并凭借自己的力量来实现外部目标。人生最无聊的莫过于作茧自缚,而最愉快的则莫过于把关注和努力都投向外部。
(想起很多年前曾和keso讨论过幸福的理解,想来可笑,为什么不去看书呢...)
真正让人满足的幸福必然伴随着对我们的机能的充分运用、对我们生活的世界的充分认识。
8、受害妄想
(学生说那谁讲话把自己给说急眼了,而且不是一次。)(很遗憾,整理这本书的读书笔记的时候,自己的心情并不怎么好。)
听他们讲的故事,他们会永远都是忘恩负义、薄情寡义、背信弃义的牺牲品。这种人往往巧言令色,交往不深的人会给予他们热切的同情。
有受害妄想的人一旦发现人们相信某个倒霉故事,就会把它渲染到自己都信以为真;而反过来,如果他发现人们不再相信这个故事,他就又多了一个世人对他铁石心肠的例证。
防止受害妄想,①你的动机并不总像你想象的那么无私②不要高估自己的价值③不要指望他人像你关注自己那样关注你④不要以为大多数人都怀有特别的意图设法迫害你。
他的主观确定性并不能证明他的客观正确性。何况很多时候他的信念只是一种保护色,掩盖的是他沉思自己的改革时感到的快感。
即便是高尚者,其绝大多数行为也有利己的动机,但这没什么遗憾之处,倘不如此,人类变无法生存。
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口福吃饭,要比仅仅为了公众利益进食好得多。
没有利己的动机,兴致很难产生。
相信自己已经达到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的无私,这样一来,追求圣洁的努力就容易与一种导致受害妄想的自我欺骗联系起来。
你进行创作时因为有急切的冲动表达一些观念和感受呢,还是被渴望赞美所驱动。对于真正的艺术家来说,尽管也强烈地渴望赞美,但这还是第二位的...
承认自己并不如自己期待的那般重要,这可能带来一时的痛苦,但这种有限的痛苦结束之后,幸福的生活就成为可能。
10、舆论恐惧
相对于不以为意的人,舆论对那些显然畏惧它的人要暴虐得多。够对怕它的人比对蔑视它的人叫得更凶、下嘴更快,人性也有同样的特点。

天生我材必有用,许多人便是基于这种说法认为青年才俊多历磨难亦无大碍。岂有此理。这种理论好比是说作恶必被捉,显然,捉到的都是凶手,但是有谁知道没有被捉到的凶手有多少?同样,为人所知的天才都是逆境里的突围者,但是有谁知道在青年时便被环境扼杀了的天才有多少。

贵族阶层的优点之一便是这个,因为出身决定了地位,所以乖张行为被允许存在。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正在失去这种社会自由的源泉,所以更应该清楚认识到整齐划一的危险性。

二、幸福的原因
10、还能有幸福感吗?
感情的复杂性就像河中泡沫,是因障碍物组断了平缓的水流而产生的。
犬儒主义是安逸与无能感相结合的产物。
任何人都能通过发挥特殊才能而获得工作的乐趣。
11、兴致
有些人是这样的,他们食欲健康,喜爱失误,吃饱即止...兴致之于生活便入饥饿之于食物。
(火腿肠生产机)放下工作,开始研究自己的内部结构。在失去了自己的自然养分之后,它的内部也停止了运作,而它研究得越多,越是感到自己的空虚和愚蠢。
(亮老师读研究生时曾经认识北方的绝大多数的植物,当了十年的老师,也只是一个中学老师了。)
兴致是幸福和健康的密匙,对男人如此,对女人也一样。
12、情爱
人类的天性本是让不缺爱的人更容易得到爱。用好意善行去追求情爱的人,往往因体会到人类的薄情而感到幻灭,最后多情反被无情恼。
走在下临峡谷的窄板上,害怕比镇定更有可能使你失足。
过于强大的自我是一座监狱,想充分享受世界就得逃出这监狱。拥有真正的情爱是一个人逃出了自我监狱的标志之一。
13、家庭
以往默认一切的奴隶停止了默认,以往对自己的权利深信不疑的主人开始犹豫和动摇。冲突发生造成了双方的不幸。
那些听任自己的生育冲动止息的人已从生命之流中抽身,这给他们带来了生命枯萎的巨大风险...身后的世界与他们不复相关,因此他们所做的一切在他们自身看来也就无足轻重了。
以温情涤荡一切专制倾向,从而带来更美好、更温暖、更能够把日常生活点铁成金的幸福的爱,胜过为在这个变动不居的世界继续保持优越感而拼搏和战投的人的任何感情。
14、工作
无趣的工作固然烦人,但比起终日无所事事的烦闷就不足挂齿了。
只要工作呢我那个建立声望,无论是名满天下还是小有名气,它再乏味我们也能忍受。目标的持续性是幸福的本质要素之一,大多数人主要通过工作来保证这一点。
“只要有人在呼吸,眼睛在看,这些诗便一直存在。”
培养令人满意的孩子是一桩不同一点额建设性工作,能带来深层次的满足感。(当老师能弥补没有子女的缺憾,当然一定也带来有子女一样的麻烦。)(建楼是建设性的,拆除是破坏性的)
15、闲情逸致
做重大决定之前觉得要先睡一觉的人真是太聪明了。(睡了午觉,做了一道静力学分析题目竟然卡了)
如果你的头脑里一直装着人类的历史,记得它从野蛮状态进化到现在是何其缓慢,它的全部存在与天文纪元相比是何等短暂...你眼下参与的斗争并不具有那样的重要性,值得让人类冒险重返刚刚缓慢摆脱的黑暗。
灵魂伟大的人心胸开阔,任由宇宙之风自由激荡。他将极尽人类的可能看清自己、生活和世界,认识到人生的渺小短暂,他也将认识到人的头脑中集结着宇宙已知的最可贵的东西。他将认识到,某种意义上,一个人能看到多大的世界,他的自我就有多大。摆脱了被环境奴役的恐惧,他将感受到深刻的幸福,无论生活如何沧桑变化,他在内心深处永远是一个幸福的人。
有些人所做的是要从不幸中萃取最后一滴悲哀,而这不过是一种多愁善感。
我们的生活不可范围狭窄,以至听凭偶然事件来决定它的全部意义和目的。
16、努力与放弃
中庸之道是个乏味的道理,但在绝大多数事情上它是真理。
在大多数人那里,幸福是争取来的,不是上帝的恩赐,在努力争取的过程中,向内的努力可能包括必要的放弃,因此,我们先来谈谈向外的努力。
单纯的个人希望有无数种破灭的可能性,但如果个人目标成为人类大目标的一部分,个人的失败就不会是灭顶之灾。
有些人甚至对生活中的细微小事都缺乏耐受力,如果听任自己这样,这些小麻烦就会变成生活的大部分。
这些经历如果用在正道上,足以建立或颠覆一个帝国。
而他处理这些事时不带情绪。担心、烦躁和暴怒实在无济于事。
专注于宏大的、飞个人的希望能让一个男人承受个人的挫败或婚姻的不幸,同样也能让他在误了火车或雨伞掉进了泥水时不失耐心。
17、幸福的人
只要一个人的激情和兴趣是向外而不是向内的,他就有可能获得幸福感。
一个只爱自己的人不会因为情感生活混乱被指责,但最后却会为挚爱的对象一成不变而乏味到难以忍受。被罪恶感折磨的人其实是被一种特殊的自我爱恋折磨,他以为这个无垠宇宙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他的美德。
不知从何时起,战争中的勇气就已被视为一种重要美德,针对男孩子和年轻男性的大量训练旨在培养战斗中的无畏品格。但对道德勇气和智识勇气的关注却少得多,而它们同样有其培养技法。
很大程度上,幸福的生活就是善的生活。职业道德家们过于强调自我克制,这是搞错了重点。

·年末温习20221209
我遇到的每一张脸上的痕迹,都表露出虚弱,表露出哀伤。(奴役和屈从,千人一面?)
生命之火烤暖了我的双手;火熄了,我也准备走了。(想起那句,“远方有一堆篝火,在为久候之人燃烧。”)
许多女性,特别是富裕的上层社会女性,完全丧失了感受爱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所有男人都应该爱她的强烈饥渴。这种女人一旦确认某个男人是爱她的,那男人于她便毫无意义了。这样的情形在男人那里也存在,只不过相对少了一些。
不能忍受无聊的一代将是无所作为的一代...
凡想提升生活的幸福感,一定都希望增加仰慕,减少嫉妒。
我不主张留出专门时间进行自我反省,因为这会让人更加自我沉溺,这本身就是需要治疗的症状,而和谐的人格是指向外部的。
为人所知的天才都是逆境里的突围者,但是有谁知道在青年时便被环境扼杀了的天才有多少。
过于强大的自我是一座监狱,想充分享受世界就得逃出这监狱。
如果个人目标成为人类大目标的一部分,个人的失败就不会是灭顶之灾。(就如在罗素自选文集中提到,“生活在宁愿创造、不欲占有的情怀之下---生命就会拥有一种本质意义的幸福。这种幸福即便在逆境中也不会被剥夺一空。这就是圣经福音所推崇的生活,并且得到了世界上所有伟大圣贤们的举荐。”)

21

2022-10

保持平静时一项极其重要的生活技能,但往往被忽视。
焦虑不安并不能传递出特别的信息。
一旦我们失去了平静心态,就应该自行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自身。
(塞涅卡:人們不是因為事情困難,才讓我們不敢做;而是因為我們根本不敢去做,所以事情才變得困難。其實你完全不用擔心,你們中的很多人的一輩子都不會遇見你夢裏想要的真愛。但你们只會因為害怕孤獨地死去而選擇隨便找個人,相互飼養。真理並不会使你富有,但真理卻会让你自由。)
1、情感关系
我们或许会以一种极不公正的方式看待现实问题。
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期望,总是会引领我们走向痛苦的“广袤天地”。
“期待”才是爱的敌人,正是它摧毁了我们想要的一切。
另一半并非自己。
在婴儿看来,母亲只是自己的附属品,仿佛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一个肢体,然而他又无法完全掌控这个肢体。
爱是在某些特定的领域里发现和谐,但如果对此持续怀抱期待,那“爱的希望”就注定会走向死亡。
“分歧”是只有当爱情成功的时候才会产生的,你会从某个人的全部生活来近距离地认识并观察他。
无人拥有称心如意的童年。(所有人都有需要一生去治愈的童年。)
我们怪罪所有的一切,除了我们的“希望”。
我们唯一觉得满意的人,是那些我们还不太了解的人。
(我们有广大的人口,但大多不读书,不踢球...其实吃的文化吧,也不是多么发达...至少不是先进。)
家庭烦恼与艺术作品十分相似,两者强调的都是将复杂的意义浓缩在具有象征意义的细节之中。
(这本书可能是这套书中先对淡的一本)
瑕瑜相生的理论提醒我们:另一半身上那些让人恼怒、令人失望的性格特点恰恰是我们真正喜欢上对方的那些优点的对立面。
2、他人
不幸的是,我们极其不擅长判断他人的动机。
理想情况下,我们能预先向他人提醒自己的脆弱之处,如此一来,与我们相处时,我们便会将此考虑在内。
成年人与孩子相处时,是如此沉着冷静;而成年人与成年人相处时,却焦虑不安。
“永远不要说人是邪恶的。”“症结”会导致人们做出骇人听闻或刻薄的事情。也许,原因在于人们身体上的疾病,或是对同事的嫉妒,抑或是缺乏对他人的尊重。
我们之所以不教他们我们坚信其一定会知道的事情,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并不注重教学。
教学是生活中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甚至颇为高尚的一部分。
好的老师知道时机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一时冲动发起正面进攻,结果只能是屡战屡败。
我们放弃教导时,也就放弃了那些需要被教导的人,所以我们就和那些令我们绝望的人绕起了圈子。
我们可以将教学作为一项可以学会的技能。如此一来,“做更好的自己”也就成了一种合情合理的理想。
卢梭将礼貌视为一种腐化堕落的行为。
礼貌准则并不否认我们的内心感受,而是提供了更好的机会,以弄清楚我们真实的情感。
从总体上看,繁文缛节是构建良好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工作
“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单凭这一点我们就理应获得同情。
置身事外,将责任划归历史,并不能让困难凭空消失。但是,这种更为准确的新观点也会带给我们解脱。
(如果当初没有报考师范呢?如果当初去了北航?如果去了税务局?如果去了大学?如果...)
人们的想象总是会超越其潜能,这种想法令人悲痛,但也会让人感到特别宽慰。人人皆是壮志未酬,这只是我们大脑进化方式奇怪的结果。
我们会在很大程度上,固执地用自身经历来塑造自己对他人的看法,以及猜测他人心中所思所想。我们发现,要清晰、冷静地把他人设想为与我们截然不同的人是很有难度的。
要想心态更为平静,那么首先就要理解合作是件棘手的事,但与他人精诚合作的任务是高尚而有趣的。它值得我们为此花费时间和精力,并且不断反思,以便能以平和的心态相互协作。
4、平静之源
有两条通往平静之路,哲学和艺术。
艺术家了解,人类是注重身体感官享受的生灵,因此有时动之以情比晓之以理更为明智。
2022-10

Claude Lorrain专门描绘柔和的天空,静静的流水,高大秀丽的树木。
“当代生活导致人们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安,因此,我希望大家在欣赏作品时,能够将思绪带往另一方向。”
人的情绪会受到视觉环境的影响,这一看法是对我们理性自尊的打击,也是对我们作为理性的健全个体的一种打击。
音乐的效果首先从身体层面开始显现,之后,它会影响人们的思想特征。
人们处于低谷时最缺的事同情心和信心,音乐则弥补了这些不足。
人们的注意力已完全被云朵和山脉之间光芒四射的间隙锁吸引,短暂地与宇宙融为一体。
世上无紧急之事,因为事情进展的尺度是以百年来计算的。今日与明日本质上是一样的。而人们生活于世上只是一件短暂的小事,最终我们都会离开这个世界,仿佛从未来过一般。这听起来好像尊严顿失,但我们应保持这种豁达的观点,否则将会夸大自身的重要性并深受其害。
历史的一大重要用途便是,人们可以将其作为治愈焦虑和恐慌的解药。
罗马帝国是在苏维托尼乌斯的著作出版之后才进入最辉煌的时代的。
匪夷所思的是,人们发现此书并非行将分崩离析的社会记事录,它记载了一些骇人听闻的事件,但这些事件却与整体朝着和平与繁荣进发的社会并行不悖。

一直以来,人类及人类文明都面临着生存的威胁。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堕落火混乱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独有。这完全是无稽之谈,甚至可以说是畸形的自恋的表现。
将此种观点延展开来,它解释了为何比起父母,祖父母通常会以更为从容的方式抚养孩子。祖父母更能准确地把握许多问题的本质,了解这些都是普通问题,因此没必要大惊小怪。
尽管当时许多事件看起来非常重大,“但它们当中大多数在史书上留下的却只有寥寥数笔”。一切终将被遗忘,我们及自身的烦恼也不例外。当下,人们安排事情的方式看似十分重要,但它们最终会变得极其怪诞且过时。历史起着矫正的作用。它之所以力量无穷,是因为它能平衡人们的关注点,让人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当人们认为当下便是一切的时候,历史给予了全新的认识。
爱一个人,不仅仅是欣赏赞扬其优点,还应该学会在其脆弱的时刻,照顾和保护他。向他人寻求拥抱,需要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接触,它有着更深的含义,即人们愿意承认自己无法解决问题,并请求他人的保护和支持。我们的文化崇尚高度竞争、个人奋斗,但拥抱象征着我们的文化所缺失的东西,即积极承认人是具有依赖性和脆弱性的。

结语:平静的生活
我们打心眼里就经常焦虑,这是人类的本质。我们每天都会关注这种活那种可能导致焦虑的事物,但是真正难以接受的是,焦虑是生命的一种永久特征,某种不可改变的、根深蒂固的特征---人生苦短,但是如此短暂的人生却又相当一部分时间要为此烦恼。
我们受到一种背景的误导,即喜爱某种东西的人一定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但是喜爱某种东西的人往往会强烈地感觉到自己对此的缺乏。

·年末温习20221212
(温习过程中,最难过的不是很好的句子忘记了,而是读起来很合理的一些逻辑,平日里自己的思维还是没有用起来。)
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期望,总是会引领我们走向痛苦的“广袤天地”。(望山跑死马)(最应该先被质疑的是希望或目的。)
我们唯一觉得满意的人,是那些我们还不太了解的人。(这句话应该更适合中年女性吧)
“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单凭这一点我们就理应获得同情。(言外之意,我们应该获得羡慕啊。)

16

2022-10

Small Pleasures THE SCHOOL OF LIFE
《微小的幸福》每个微小但闪亮的瞬间里,都藏着我们向往的生活。
本书选了52件小事,算是为一年中的每一周准备了一份幸福。(为什么不是365?我最喜欢的创意还是第五十二件里面又包含五十二件,提前也想到了。)
1、海鲜店
(前天和朋友刚在盖县小海鲜美餐了一顿。)
海鲜店里的物种看起来如此陌生。但是,在宇宙这片近乎由气体与石块构成的虚无中,我们同根共祖,短暂地共同生活在地球表面。
海鲜店似乎暗示着我们或多或少追求着理想的生活:麻烦都被清除,称心如意之物被整整齐齐地包在精致的釉面白纸上,送进你的生活。
2、小岛
(前日和伙伴们登山,一起怀念广州的小岛之旅,都感激左老师的慷慨,以及在想他要是来,该如何招待他呢。)
小岛满足了我们在孩提时期对仿若无所不能的大人的幻想。
爱源自提供照料的能力,这点总被我们遗忘。
小岛并非仅仅是地图上的一个点,它是心灵的归宿,是能够返璞归真、就简生活的乐土。
3、繁星
(繁星于我只有努力回忆小时候的天空,震撼谈不上,分辨金星,北极星...)
我们重新感悟广袤,心怀谦卑但并不羞愧。不仅仅是我们自身,就连困顿、窘迫,也在星空的衬托下变得渺小了。
我们总被教育说对星星的兴趣出于对自然科学的痴迷,但其实更该带上人文色彩。
(有目的的读书,有规律地读书,而不单是一种情调。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我训练吧。书提供了各种虚拟的、透镜的社会场所。)
繁星之所以在生活中大有可观,在于它使我们与恢弘夜空的不期而遇令人宽慰,还在于它鼓励我们正视自己短暂而渺小的存在。
时常感悟期间的微小幸福,对提升生活品质有着难以捉摸但举足轻重的意义。
它总是悄然而至,并在我们被其他事物分散心神时迅速消失。
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教会我们如何更好地享受生活。
(站在自己心灵之巅,向着头顶过往的亲朋---繁星---大喊,我做到了,我可以更好。)
4、外婆
(为什么不是奶奶,或外公或爷爷,道金斯从生理学上给出过解释。)
(在我的前辈中,姥姥是给我印象最深的。)
过渡性客体
在爱这一话题上,我们投入了大把精力,但往往溃不成军。我们从祖孙的感情中学到渴望要适当,这点极为重要,因为我们见识到了无关期盼和回报的爱如何让人获益匪浅。
蕴含在外婆这一理想形象下的渴望能让我们更好地更早地吸取经验,在人生未晚之时领悟爱的智慧。
5、善于聆听的朋友
(我朋友很少,但善于聆听的朋友并不缺位)

当我们走进社交圈时,我们宁愿贪心地倾诉也不愿聆听。我们积极结识他人,却不愿为其侧耳,友谊因此沦为一种展现自我主义的社交手段。(On Nice Being里也提到“友谊因此沦为了一种展现自我的社交手段”。)如同大多数事情一样,聆听与教育有关。在我们的文明里有许多探讨说话艺术的巨作,如古时西塞罗的《演说家》及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但不幸的是,几乎没有人写过《聆听者》这样的书。

说起模糊的概念是轻而易举的...善于聆听的朋友则会对我们脱口而出的评论提出善意而有效的质疑,表露出掩藏在背后的、更深层次的态度。
聆听称得上是建设美好社会的一个关键因素。
(忽然想起田同事说我看问题的方式和阿兰太像了,这也让我想起大学同学说我的笔锋有点类似启功,当然,老班长总是鼓励和抬举我...)
6、飞机起飞
(好多年没有坐过飞机了,但那些年经常出差时的感受还很清晰,特别是在飞机上看书的记忆。)
飞机起飞为我们带来心灵上的幸福,因为飞机的迅疾升空是实现人生转变的绝佳象征。
道路逶迤避开山峰,江河蜿蜒流入湖泊...
7、酒店独眠
(这种记忆似乎已经淡忘了,自己好像每天都可以体会类此的感受,当然了,关键还是酒店...)
8、日光浴
(更能打动我的可能是“冬日暖阳”)
阳光是表现道德的媒介,它使我们慷慨、勇敢、自信...当世界物产富饶,我们对积蓄物资的渴望便淡了;当生活变得轻松安逸,竞争也就失去了意义;当天气变得如此炎热,试图阅读甚至思考也显得不必要了。
你来到罗德岛的海滩享受日光浴不是因为你轻浮懒散,恰恰是因为你已习惯地变得严谨、勤奋、理智谨慎...正是对智慧和劳逸平衡的一场深度而高尚的探索,这也是艺术与文明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9、沙漠
(对沙漠的印象停留在西宁西藏行的路上,司机的错误路线上的一次偶遇。)
你身处一片荒地之中,然而这种处境却出奇地大有裨益。
我们理直气壮地变得狂躁。然而,在内心深处,我们看重与藏在深处的安静自我的偶尔相会。
从长远来看,在亘古不变的岩石、无边无际的景色以及一望无际的天空对比下,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毫无意义。
宇宙比我们强大,我们的存在脆弱而短暂,因而别无他法,只能接受自身意志的局限,我们必须屈从于必需之物,这些生活让我们刻意知悉的道理充分展现在沙漠的岩石和红沙之上。沙漠中的哲学如此深刻,当我们离开时不会被伤得粉身碎骨,而是被身后这一片沙漠所鼓舞,心甘情愿臣服于这片广袤之中。
10、出国游历
(台湾不能算是出国,那唯一的出国经历也就是1997年的新加坡之行了,连坐公交车都担心太贵,除了接待的家长一起出行,基本是在华侨中学的宿舍里,可惜啊。)
(对人的善意和同情需要和对宠物的分开。)
(有些情感要多年后通过书籍唤醒,奇怪的是如此纤微的小事竟然也如此清晰,或许这就是艺术的力量吧。)
11、熬夜
(大学的熬夜可能多,能想起来的,应该和最近和朋友出去游玩一起打牌了)
在白日里,我们要对他人负责。夜晚则是对当今社会需求的弥补。
12、牛之趣
(小时候家里的那头牛,龙门角)
花五分钟看牛,它的宁静灵魂便会扎根在你心中。
牛从不反抗。不记苦闷。善于等待。
牛不会对你品头论足:对它而言,你就是你。
牛只关注当下
注视牛群可以迫使你眉开眼笑。
13、清晨起床
(特别是忙碌一周后,清晰的周日的早晨的阳光)
14、凝视窗外
(在大城市的宾馆里...)
说来矛盾,凝视窗外的意义不在于探究窗外的世界,而在于看清自己的内心。
柏拉图曾经打过比喻:我们的思绪就像鸟儿,在大脑这个牢笼中飞来飞去。柏拉图明白,为了让鸟儿安定下来,我们需要无欲无求的平静时光。
你是窗外发愣是我们对当下压迫累累但实则无关紧要的要求的巧妙反抗,是我们为了寻找深埋在心底的智慧而进行的全面的、严肃的探索。
15、泡热水澡
(家里的浴缸还不错,主要不是心疼水,冬天泡热水澡的感觉还好,就是耗费体力。)
16、纵情悲伤
(悲观主义似乎是知识分子的一个标签了)
在悲观主义臭名昭著背后,实则暗含着仁慈、慷慨的哲理。
悲观主义起源于古罗马,由剧作家兼政治家塞涅卡以及罗马帝王马克奥勒留创立。悲观主义是在危险乱世中捍卫幸福的精心策略。他们对失望沮丧给人带来的侵蚀能力感到惊讶。
生活不过是用一种焦虑替换另一种焦虑的过程。(没有这件事发生也会有另一件发生,未必这件比另一件更不幸。用塞涅卡的话说,何必为部分生活哭泣,君不见全部的人生都让人潸然泪下。)(塞涅卡:轻哀多言,大哀静默;不相信任何人和相信任何人,同样都是错误的;所有的残忍都是由胆怯而产生的。)
在我们眼里,只有还不够了解的人才会被人做正常人。
想要变得平和,最佳的方式就是不要对任何人抱有期望。
世上的成功是为那些不快的灵魂颁发的安慰奖。

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不但不会如我们想的那般心怀愧疚,还会因为我们提醒了他们自己有多卑鄙而憎恶我们。

那些在乎他人看法的人啊,请记住,爱你的人寥寥无几,恨你的人也只有一些,大多数人根本就不在意你。
悲观主义带来的幸福并非来自卑鄙或刻薄。事实上,它出于同情。悲观主义是现代社会痴迷于乐观的济世良方,它让我们能够和他人一起城市面对清醒的现实。
17、自我怜惜
(一个人的大哭)
我们对自己的小灾小难伤春悲秋,却对世界性的巨大悲剧冷眼旁观,我们因剪坏的刘海和烧坏的牛排烦心,却不关心中国的工作条件和巴西的基尼系数。(这一段话...)
18、一见钟情
(偶有的春心荡起涟漪)
我们从这些陌生人中选了几位,他们不仅有趣,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是我们生活中的良药。一见钟情这种现象触及现代社会对爱的理解的实质。一见钟情就像一场小骚动,本质有趣,但时而荒谬。它看似爱情这个星系中的一颗小星球,但实则是个秘密中心天体,我们所有关于浪漫的概念都像星球围绕着太阳一般围绕着它旋转。(或许是暗物质中心体)
19、穿衣蔽体
(遮盖什么或是为了暴露什么)
性感源于禁止和准许之间形成的反差,是被允许随意触碰后获得的一种宽慰与感激。
20、亲吻
(人到了一定年龄,初恋的事都淡忘了)
21、儿童画
儿童画具有领集中惹人喜爱的品质...它无意表现世界的本来面目。
儿童在作画时既不会煞费苦心也不会力求忠诚于实景,他们只是自得其乐,并不在乎世界的真实面目。
22、报纸上的案件
(我的不幸是其他人的安慰,大概也是如此)
我们所接触到的人大多是经过修饰的,但是我们接触到的自己却是毫无掩饰的。这种不公平的对比意味着我们会无可避免地觉察到自己比实际上更怪异的一面。
23、午夜疾驶
(游车河和这个不同吧)
很意外,绝对的沉静无法诱使自己静下心来,为思考创造最佳环境。
24、周日早上
(感谢上帝)
安息日本意为7,希伯来语意为休息。
25、爱人的手腕
26、最爱的一件旧衣服
虽然我们没有对自己道明,但我们其实希望被别人当作这件旧衣服一样对待,希望他人不仅不介意我们经历风霜而改变的身形和性格,反倒因此对我们喜爱有加。我们渴望在这件旧衣服上看到的温情能够在我们自己身上延续。
27、与小朋友手拉手
(很努力的BD住院了,希望好起来。)
28、老石墙
(随便一块岩石的年代都老过任何一栋建筑,而我们本身也是星辰所铸造)
老石墙成了历久弥新的体现;它不仅没有因为老化而变糟,反倒奇怪地今非昔比了,它抚平了我们对于年老就代表疲惫、不讨喜、没用处、被忽视的担忧。
我们相信,幸福取决于哪些重要的意义如何自行浮现。在每种幸福背后,都藏着抚慰人心或大有裨益的生存见地,而正是在略微有些感悟还未完全参透时,我们迎来一阵幸福的喜悦。
29、不约而同地厌恶同一个受欢迎的人
共同的厌恶为双方建立起牢固的纽带。
无须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解释辩白是种美好的体验,无须出于礼貌点头逢迎以求和睦让人如释重负。
(最近发现,喜欢的歌曲,除了一开始的选了和自己想当然的虚无的含义外,多是看了歌词,而仅仅是因为一两句就很喜欢了。对于人的好恶大概也是这样,从粗的线条会自动勾勒出完美。)
30、在海中自在游泳
(有过几次在海里游泳的机会,出于对海的恐惧,根本想不起来自在)
31、“糟糕”的杂志
而且这种幸福感的关键在于我们并不会沉溺其中,看一会,我们就可以合上书页。这种幸福是微小的,不会占据我们的生活,不会剥夺我们将其搁置一边的自由。
32、百听不厌的歌
(无限循环后长久搁置再偶遇在无限循环)
(如果说除了亲情爱情友情等,我没有失去过什么,那就只剩下我自己了。这是悲哀同事也是万幸的。)
33、一本懂你的书
(但愿我能读懂的书和懂我的书之间的距离不是云泥之间,这也是我喜欢阅读的原因,现实世界的社交在我这都统一成阅读的形式了。)
34、为书中人物的去世悲泣
(能想起来的最近一次大概是茨威格对南极探险的描述...)
“阿尔戈斯(奥德赛,尤利西斯的狗)穿过死亡的黑暗,实现了自己的信仰使命,又见了主人一面。”
留下眼泪是一种幸福...是因为在极度混乱且时而艰难的生活里,我们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自己十分不堪,而我们突然之间意识到原来自己也有产生纯粹善良的能力,这是一种非同凡响、真情实意的能力,而它常常被隐藏起来。
35、忙碌一天后舒心的疲惫
(小时候吃饭,把肉留在最后一口)
36、父母的老照片
(来自旧社会,手头没有父母的照片,要是脑海里也没有,那连呆在树上的资格都没有了。)
37、深夜低语
深度的隐私是一种真正的解放。
38、柏树
(除了父母坟前的那棵小叶杨,我很喜欢河边的那棵大柳树。)
一棵树无法躲避或选择自己的生存环境,它不会移动,只会待在自己被种下的地方,或是种子巧合落到的那个裂口中。
39、科技新发现
(小时候二姨总说要是你妈活在现在,那病早就治好了。)
40、感到某人大错特错
(我只是静静地听他们发表错误的观点,当然,可能他们觉得我听不懂。)
他们的错误观点愉快地勾起了我们的知识储备,显得我们有些才华。
还有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不可避免地会时不时为他人带来这种幸福感,我们珍视的信念或偶尔错误的断言会将他们的想法衬托得完美无缺,对他们而言,我们才是那个理想的、十足的傻瓜。
41、老友的取笑
我们拒绝难懂但重要的知识,仅仅因为它是以错误的方式包装着的。
42、大吵一架
(激烈争吵后的确有平静的幸福,像是不经过反复的事情是不稳定的一样的道理。)
43、规划理想生活
(有理想也是很危险的事)
44、多疑同事的信任
(很遗憾的事没能让当面否定的人见证他们的错误,但实际上呢,他们可能说的是对的吧。)
45、自由欣赏一幅伟大的画
就像学习游泳或骑车一样,你不仅仅掌握了这一辆车的骑法,也不仅仅是掌握了如何在这个泳池上漂浮,而是获得了信心,你可以学会骑所有的车,在任何一个游泳池畅游,你相信自己会做出正确的反应。
46、黑色幽默
出于理性,我们公开展示的自我是对内在自我进行重新编辑后的形象。
黑色幽默带来的幸福感与它内在的和善有关,黑色幽默鼓励我们对自己以及他人抱有恻隐之心,它教给我们一个慷慨、温柔的道理:我们心灵中时常的部分是受控制的,而且,这失常的部分在事实上是最接近一种崇高理想:去爱他人真实的模样
47、午夜漫步
夜晚的事物常常会变得更美好,因为惹人不快的细枝末节都被黑暗隐去了。
48、打情骂俏
理想中的打情骂俏是由两个人共同创造的一种社交艺术,是文明的产物。
49、久病初愈
(感冒三周后好了...)
50、雏菊
我们不重视雏菊的原因不幸地在于它遍地都是。
51、无花果
微小的幸福需要仪式感。
52、其他微小的幸福
打扫橱柜、向朋友借一条围巾、名言警句、背诵诗句、说脏话、削铅笔、在奇怪的地方野餐、青瓷蓝、学着原谅、下飞机时的热浪、厚袜子、吃到儿时喜欢吃的饼干、建筑工地、锻炼之后、明智的双眼、躺在地上仰望天空、爆发而出的愤怒、重新发现朋友/恋人美好的一面、成年的欢笑、更了解自己一点、云、口渴时的一杯水、面善的陌生人、窗台花盆里的花、转变观念、玩偶屋、别国的国歌、绳子、在下降的飞机上从二万五千英尺的夜空俯瞰新加坡海峡、在干洗机旁、大雨滂沱、外文书店展示窗上的畅销书、影子、轻柔的动作、在游戏中故意输给小朋友、儿童构想的改变世界的计划、装备齐全的手提箱、新鲜的法式面包配黄油、带点难度的拼图游戏、蝉鸣、边看电视边吃晚餐、感觉这会是一部好电影、哄小孩入睡、从五层俯视街上漫步的人、你不信仰的宗教里的美好画面、寻找恰当的词、有人分担的痛苦、新朋友、黄昏的图书馆、坐在空旷车厢里的长途旅行、不可译的文字、52、成为能感知微笑幸福的人。

后记
其实微小的幸福才是真正强烈的幸福,而旅行带来的通常意义上的幸福,其实并没有那么打动我们。
微小的幸福是被当今我们所说的集体意识忽视了的一种享受,是一种在司空见惯的现状和没完没了的同辈压力的衬托下,本能自发地精心构建出的对生活的愿景。
我们在试图教会自己一条核心的生活艺术:去探索如何充分把握机会,利用我们身边的满足感,并通过这些机会为自己和他人打造一种繁荣更甚额人痛苦孤单更少的生活。

·年末温习20221212
(不知为何,半夜里忽然想起塞涅卡的那句“何必为部分生活哭泣,君不见全部的人生都让人潸然泪下”,但想的不全。)
(微小的幸福是不是应该添加一项,去做个噩梦,醒来后你的庆幸也是幸福了)
(等死之前,先体会等着阳。)
夜晚的事物常常会变得更美好,因为惹人不快的细枝末节都被黑暗隐去了。

14


唯独没有引入那本书呢
如果有本书是种猪的交配应该就可以引进了
Relationships THE SCHOOL OF LIFE
《爱情的真相》学校里不曾教授过的人生重要课题,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在追赶世界前,你需要先认识自己。(和世界相伴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吧)
我们并非天生懂得如何去爱,成熟的爱要用一生学习。爱情从来不是童话般美好,理智的爱情中蕴藏着持续一生的力量。

少有事物能比爱情更给人以幸福的盼望---也少有事物能比爱情更切实地带来痛苦与挫折。
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技能,而非仅为有待感知的情绪。
1、后浪漫主义
约自1750年以来,我们对待爱情的看法进入了一段极为特别的时期,即浪漫主义时期。最初是十八世纪中叶欧洲诗人、艺术家和哲学家脑中兴起的意识形态,如今它已征服世界,强有力却始终默默地影响着横滨某个店老板的儿子如何安排初次约会...

浪漫主义一直都是爱的祸端。它是一场文化和精神运动,会对普通人过上和睦情感生活的能力造成毁灭性冲击。爱的救赎在于战胜浪漫主义的一系列误区。最强大的文化声音使我们付出巨大代价,树立起错误的期望。

爱情的诸多困难并非源于我们自身的愚笨、无能或对伴侣的错误选择。我们的文化为我们设立了艰巨难题,却又蛮不讲理地将其描绘得轻而易举。
我们绝无可能在一个人身上找到一切,我们于对方也是同样如此。
2、如何选择爱人
“直觉”比“算计”好不了多少。
我们也许以为自己是在爱里探寻幸福,但我们真正寻求的事熟悉感。
直觉---好感与反感的强烈倾向---源自儿时的复杂经历,年幼的我们无法理解,它却滞留在我们心灵的前厅。
3、移情?
双方鲜少寻求理解,更少付出宽容与同情。这是因为我们很少认清这些过激反应的真正根源,即伴侣复杂过往的混乱泛化。
4、亲密关系的难题
人生在世,我们几乎别无选择,只能一辈子“戒备森严”,远离自己柔弱的地方,隔绝某些情感,在许多情况下小心翼翼不去感受。
善于爱,意味着有能力表达伤痛、渴望和温柔,懂得如何依赖,甘愿为了另一个人放弃自主。这需要掌握平衡:一天大部分时间刚强,剩下的时间善用温柔。也难怪从独立到柔弱的转换总是令人忧心,而对亲密的渴望也总是伴随着恐惧以及看起来似乎存在但其实并没有的肮脏。
在我们内心深处,接受绝非理所当然,互相给予也从来得不到保证。爱的完整性永远受到心的威胁,有真实的,也有假想的。
害怕亲密,不是因为我们木讷,而是因为亲密隐含着真实的危险。
令人心酸的是,一个人可能看似可恶火伤痕累累,实际上却是个很好的人。
我们要更善于发现那些埋藏在我们和伴侣某些最冷漠、最僵持、最残酷时刻的爱与渴望。
5、一体两面
我们看到的并非纯粹的不足,而是伴侣真实优势的阴暗面。我们应该懂得缺点源于优点。
每一种美德都有相连的缺点。
缺点是优点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没什么缺点也就没什么优点,也就无视了。)
6、孩子气额伴侣
我们不会把负面的动机或险恶的用心加在孩子身上。我们寻求对他们无理行为的最宽容的解释。
(更年期或许在生理上并不存在,而是情侣相处时间到了一定年限,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而之所以归结到生理问题,当时某种润滑或是对残酷和尴尬的两性关系很好的回避吧。)
持续关爱孩子的能力是基于一定的事实建立起来的。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无法解释真正烦扰自己的是什么。
“孩子气的伴侣”理论的主要前提是承认伴侣保留着幼稚的一面,这并非心里失常,亦非独特缺陷。这是所有成年人不可避免的正常特征。
成年根本不是一个完整的状态,所谓的童年延续一生的。
善待伴侣内心的小孩,并不表示把他们当作孩子。
与其因为伴侣气人的话而斥责他,不如把他看成一个激动的孩子,他之所以向最爱的人进攻,是混为想不出别的办法。
告诉他他仍然很好,而不是以牙还牙。
突然批评孩子,试图让他们对自己每一刻的举止完全负责,将会是一场灾难。
内心深处,我仍是个幼儿,此刻我需要你做我的家长。我需要你推测我真正的苦恼,如同小时候,当我渐渐形成爱的概念时别人所做的那样。
当我们被人评论不如实际年龄成熟时,总会觉得丢人。我们对此太过敏感,以至于忘了有时看清成年的自我也是种莫大荣幸,这样才能走进并宽恕心中那个失望、暴怒、不擅辞令的受伤小孩。
7、爱与被爱
我们最早只了解“被爱”。我们在幼儿时期被人照料时,爱便是如此。童年时代,爱是可以不劳而获的。
我们带着这种片面的观点走向成年。我们迈入青少年时期后(完全无意识)的第一步是希望重建孩提时代被照料、被娇惯的感觉。在脑海的神秘角落里,我们想象出一个爱人,TA能预见出我们的需求,读懂我们的心,行为无私,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好、更完整。这听起来“浪漫”,但若我们固执己见,这幅蓝图将化为麻烦与灾难。
我们对此愤怒,埋怨对方无力感知我们的需求,不够爱我们。但直到我们真正成熟的那一天,我们才意识到要放弃渴求这种无私、单向的爱,唯一的出路就是不再专为自己要求这种爱,而是---有时候,若我们有精力与想法---学着对别人付出,学着像理想的父母以前为我们所做的那样,给予爱人同样的对待。
情侣双方都像小孩的情况也并不罕见,他们仿佛被留在幼儿园里,哭诉自己遭到了忽视...我们应当了解,爱情时常合理地要求我们把自身需求暂时搁到一边,以便关怀另一个人的困苦。如此我们才能最终完成困难的任务,学会如何爱人,而不只是被爱。
8、家务琐事
面临挑战时,我们并不恐慌,因为了解自己想要做的事有难度。因此我们在面对重大问题时反而镇定得多。而那些感觉上很琐碎、很愚蠢,却在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问题反倒会将我们推向高度应激状态。
9、教与学
恐怕没有什么想法比及教育爱人成为更好的人更不浪漫的了。
古希腊人认为爱不是一种隐晦的感情。爱一个人不是难以言喻的奇妙化学反应。它只代表崇敬另一个人各种真正正派的、有造诣的地方。
缘木求鱼
假如某个人很了解我们,他怎么可能永远不想改变我们分毫?难道我们自身不希求改变与进步吗?我们内心对自己有期许,又为何责难他人对我们抱持同样的希望?
我们不应该因为想要改变伴侣而抱愧,也绝不该因伴侣想改变我们而怨恨...纠正爱人的欲望完全忠实于爱的根本任务---帮助另一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可惜,在浪漫主义的支配下,我们大多成了糟糕的教师,也成了顽劣的学生。
在爱的课堂中,我们教得比往常都要糟。
爱应是两人互相扶持,充分发挥各自潜能,而不仅仅是一个让一切现有缺陷从中寻求认同的熔炉。
10、悲观主义
在我们的预期里,合适的伴侣应该经由直觉轻易了解我所关心的事。
我们对情侣说的话常常很骇人。我们在遗嘱中把一切留给了他,同意余生和他共享收入,但面对这个人时,我们却讲出了所能想到的最可怕的言语,绝不会想要对任何人说的言语。
没有人会像我们的另一半那样令我们失望与不安---因为我们不会对其他人抱持更大的希望。我们乐观过头,才会骂他混账、白痴、懦夫。强烈的失望与沮丧来自先前投入的大量希望。这是爱的一种奇特的馈赠。
与我们相处的是另外一个人。
我们常犯的错,是把缺陷看成伴侣所独有的。(不懂爱,不会爱。)
11、爱与责备
(有时,我内心多么需要一个温柔到骨头里的拥抱,但,别人眼里的我需要的是要更理性、更坚强和更稳重,可能这是一贯强硬的我带来的结果吧。我可能更需要的反而是送上更温柔的拥抱,而不是单向的祈求。)
我们对爱人说的怨言无疑很刺耳,但至少要记得,我们不会对世上的其他人说这些。
我们夸大伴侣的力量,其实是在仿效儿童对父母的敬畏---这种仿效回荡在我们数十年的成人生活中。我们责备伴侣时,想起的是往昔深爱父母时的感受,他们毫不费力地把我们高高举起...我们爱上的伴侣承接了这些美丽、浪漫、危险而不公的新人,那是我们同年时曾寄予父母的信任。在某种层面上,爱人懂得如何抚慰我们心里那个焦虑的小孩---这是我们爱他的原因。
不理性的责备本质上只是对另一个人感情投入的征象。我们攻击爱人,是因为将最深的梦想与焦虑和他紧密缠绕在一起;是因为我们和他亲密无间,是他让我们进入排斥了其他人的私密的紊乱与痛苦。这是爱的馈赠,不寻常,令人不快,但平心而论,它不啻为一种荣幸。
12、礼貌与秘密
保守秘密看起来像是对爱情的背叛。同时,彻底的真实又似乎终会将恋情置于死地。
我们将诚实铭刻于心,却忘了礼貌的美德。
“礼貌”这个词的定义并非损人利己地隐藏重要信息,而是竭力不让对方与你本性中真实却伤人的一面产生摩擦。
归根结底,时刻展现完全的自我,并不是什么体贴的表现。压抑---某种程度上的克制,尽力修饰表态的言辞---与直言不讳一样,同样属于爱。
我们应当学习外交的艺术,不必阐明心中所想,不去做希望做的事,以达到更高、更深谋远虑的目标。
我们的种种情感被赋予了过重的分量,任由它们成为指引我们生活的北极星。我们是混乱的化学命题,急需在短暂的理性中找寻赖以遵循的基本原则。我们应当感激外部环境市场有别于内心感想。
13、解释疯狂
想要伴侣容忍我们,不需完全的理智,只需要和和气气、不怀敌意第递上标明自己失常位置的精确地图。
一定程度上的自嘲是自我化解烦恼的核心机制,它与爱情真正的敌人---自以为是---截然相反。
14、刻意的交谈
(被朋友的长期低估,其实是提醒要认真考虑一下所谓的朋友关系了。)
(我希望你能离开我,这样,你就知道我是你不能离开的人。而这样的感受,之前我已经体验过了。)
我们无力让对方知晓、原谅并接受真正的自己,才使得爱情搁浅。
15、一见钟情
(在某方面,你一定不是最好的那个,及时你是最好的那个,也未必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好并没有标准。但总体上,对的亲朋,你是基本不可替代的那个。)
一见钟情,是现代人对爱的理解的核心。它可能看似一段本质滑稽的小插曲,偶尔还很荒诞。它看似爱之星座中的小行星,实际却是隐秘的中心太阳,我们的浪漫概念围绕它而旋转。
有限的了解、阻止进一步发现的外在障碍以及无穷的希望之间爆发性的相互作用。
从几处微小但令人浮想联翩的细节推知完整个性,这种对一个人内在性格的阐释,正如我们在看丽娜不速写时的自然反应。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填补了缺失的部分。
成熟并不意味着放弃一见钟情,只代表我们最终放弃了固有的浪漫主义观念。
选择委身于任何人仅仅是确定自己最甘愿蒙受哪一种苦难,而不是希望找到机会奇迹般逃离痛苦。
16、性不解放
(凯泽斯劳滕奇迹)(斯普特尼克冲击)
性高潮过后,许多正派的人可能因需要急剧转变价值体系而感到紧张。
17、忠贞与风流
(不抽烟的王志文和挺富有的江珊并没有过把瘾。)
通常情况下,通奸是引来愤怒的避雷针---走上歧途的那个人总是受到责备。
他们把诚实的标准设得如此之高,而这并非出于什么高尚的信条,仅出于伪装成道德标准的嫉妒与不安全感。
要求忠诚确实也意味着失去和一群妙趣无穷,且本能带来活力与价值的人相遇的机会。
忧郁的立场,因为它直面可悲的事实:在人类生活的某些关键领域,根本没有良好的解决方法。
18、独身生活与种种结局
1900年,英国学术界还几乎是未婚人士的天下,他们住在学院里,享用公共膳食,由大学提供洗衣服务---他们与工作私定终身。

懂得如何去爱、如何与人一起生活是种成熟的标志,但认识到一个人可能在心理上无法做到这件事,也许是更为成熟的标志---毕竟我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这的无法做到。

19、古典与浪漫
20、更好的爱情故事
浪漫爱情故事的叙事艺术在不经意间构造出一种有害的模板。
古典主义承认,没有人能完全理解另一个人,一定有秘密,一定有寂寞,一定有妥协。我们必须学习如何维系良好的爱情,爱不只是上天偶然的恩赐,爱是技能,而非感觉。
①放弃完美
可以有充分的机会在不同背景下亲自发现真相,体会到每个人在细看之下都不那么好。
②不再期待被人理解
③承认自己是疯狂的
④乐于受教,平静教导
我们应当向伴侣学习,容忍对方指出我们的错误。在关键时刻把对方看作老师,把自己当成学生。同时,我们也应当愿意承担教导伴侣的任务,如同优秀的教师那样,不要喊叫、发脾气,也不要指望对方本来就什么都懂。我们理应认可,爱情包含互相教育的过程。
⑤承认我们并不融洽
真正适合我们的,不是意气相投的人,而是能够智慧而明智地调节品味分歧的人,是善于化解不和的人。
融洽是爱的成就,绝非爱的前提。(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结果不是教育的条件。)

·年末温习20221210
爱的救赎在于战胜浪漫主义的一系列误区。在浪漫主义的支配下,我们大多成了糟糕的教师,也成了顽劣的学生。
亲密隐含着真实的危险。
缺点是优点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
成年根本不是一个完整的状态,所谓的童年延续一生的。
只需要和和气气、不怀敌意第递上标明自己失常位置的精确地图。
浪漫爱情故事的叙事艺术在不经意间构造出一种有害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