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8
睡到自然醒,两天体力就恢复了,出门来踏这过膝的无人雪,也算是没浪费这平日没机会穿的滑雪服。目之所及不见人影,内心足够安静的时候会有特别的感受,比如感觉这天上飘落的不是雪花,像是时间。而跋涉在看不见地面是有凸起的石头或是深坑的雪地上,像是人生路的重演。积雪少的地方之所以轻松而过是时间浅显,而积雪厚的地方时间就浓缩不少,想必死亡就是被困在雪地上了。
貌似是自己在踏无人雪,而足迹下方被时间掩盖的是多少前人的脚印呢,一会自己的足迹也会被从天而降的时间填平,像是不曾发生一样。这样也好,留给后来人一些探索的好奇,所谓荒野无非是被时间覆盖的古城。有时,看到别人的脚印也很安慰,这样就可以沿着前人的足迹,相对安稳地走过属于自己的一段别人走过的路···
如果说时间像是飘落的雪花,那什么是风呢···
原本是想着拍挂雪的红果,谁知这天鹅岛竟然无人看守,也就顾不上这新衣服了~~~
Continue reading »
一 21
假期就开始了,天天跑步热火朝天的,都不知道冰这么厚了~~~刷车的功夫,到冰场走走拍拍。想起小时候的爬犁,冰车,自制的冰鞋···
一 21
中野·詹姆士·修一
壹
跑步是生活中最易实现的高效有氧运动之一。(至少和我打篮球相比,另,和一群人中的孤单相比,跑步适合一个人的狂欢,“颅内高潮”。)
运动习惯是指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每周运动2次以上的中强度运动,并能坚持1年以上。(我加油!)
跑步中途觉得太累可改为步行。
新手配速是7分30秒左右
与连跑2天相比,隔几天跑1次更好。
跑步时,脚每次着地,都会承受大约3倍体重的冲击。
鞋带系得松些、穿不会压迫脚趾的五指袜、太阳镜。
对于跑步新手而言,拉伸运动比肌肉训练更有效。动态拉伸时跑步前的热身运动,静态拉伸时跑步后的放松运动。
一、转动手肘
1手肘向前举2手肘继续向上举3手肘朝侧面转4手肘向下(四个动作连贯,3秒转1圈,正反各20次。)
二、转动肩胛骨
1双手在腹部前五指相抵,身体两侧收紧,手肘打直2站立时双脚与肩同宽,五指保持相抵状态,伸至头顶,在最高处,手掌朝外,以便弯曲手肘以便打开肩胛骨,同时放下手臂。
···
没有运动习惯的人,从25岁开始,肌肉会平均每年减少0.75%
“不要太在意跑步姿势。”新手首应该改善的不是跑步姿势,而是身体状况。
不仅要预防腿抽筋,还要恰当时机补水。
越是身体僵硬的人,越要坚持运动后做拉伸,抓住这个提高肌肉柔韧性的好机会。
跑步后不仅要做静态拉伸,还要冰敷。
在坚硬的路面和相对松软的路面上跑步,对膝盖造成的负荷其实差不多。
勿穿容易打滑的鞋子
过量摄取蛋白质,反而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
貮
跑步最重要的是要形成习惯
要找到一个能让自己坚持跑下去的时间段,并慢慢形成一种习惯。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周一到周五,每天30分钟,这样才达标啊。)
空腹运动前一定要先喝一杯水。*(这一点我要注意)
人在睡眠状态时身体会流失水分,晨起运动前一定要先喝一杯水。(没有什么是一杯白开温水不能解决的吗?)
跑步前一定要补水。
跑步发汗能解酒并无科学依据。
坚持每天运动30分钟,可以有效降血压。
快走、上下台阶、慢跑、快跑等让人稍感吃力的有氧运动,是最理想的运动状态。
(随着年龄变大)变差的不是体力,而是消除疲劳的能力,也就是身体的恢复能力在变差。
40岁的人一定要比20岁时更认真做拉伸运动,还要更重视身体的保养。
运动时尽量不要戴口罩。
叁
先慢跑10分钟,温暖身体。
每个人跑步时都会感到吃力,开跑后须忍耐10分钟,跑2-3公里后就会变轻松。
等到我们呼入的氧气能够满足运动强度的需求,并与运送氧气的血液之间建立起平衡时,这种吃力的感觉就会慢慢消失,用不了多久跑步就会变得轻松很多。
长距离慢跑,更容易消耗脂肪。
身体前倾并不是弓背,而是要保持身体轴心直立,并整体微微前倾。
脚后跟着地时,一定要保持脚掌正中抓地的状态,以这样的方式跑步会更轻松。
中级跑者在3公里左右。
第一个月每周跑2次,每次4公里,用时3分钟;坚持一个月,等能轻松跑完全程,然后尝试一次8公里,用时1小时。等到能轻松跑完新的路程后,一次性跑完10公里也就指日可待了。(今年争取跑进十公里。)
最终实现每次跑10公里,每周2次,或者每次跑20公里,每周1次···
成绩前20%的马拉松参赛选手的配速5分钟41秒,与普通慢跑差不多。
训练如何让自己不至于跑完42公里前就筋疲力尽的耐力训练才是最重要的。
能够边跑边正常交谈的状态,连续慢跑2-3小时。
Sub-Four-Hours,四小时以内跑完全程马拉松。
上坡路,要讲视线放在前方几米开外,注意下巴不要抬得太高。
尽量少吃油腻、生冷以及高纤维素的食物。
开跑后一定要保持耐心。
“全程马拉松省不下时间。”
身体不适时,要有适时放弃的勇气。
不要对跑步失去兴趣。
30km难关
好不容易才找到跑步这种极好的锻炼方式,如果半途而废的话实在有些可惜。
一 20
石原结实(这位应该是中医粉吧)
前言
人类至今为止所经历的300万年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一段“空腹的历史”。我们的身体非常习惯应对空腹的情况,且具备大量在空腹时保持健康、维持生命活动的机能。
Man lives on 1/4 of what he eats, The other 3/4 lives on his doctor.(养活了医生)
“八分饱不得病,十二分饱大夫不够用。”
1、空腹力创造健康
血液不净的主要原因是过量进食、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人体几乎不具备应对饱食的生理机制。
第一要务就是改变自己“过食”的坏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养成定期运动的好习惯。
通过少吃一餐等方式降低摄入总热量,对治疗代谢综合征十分有效。
只要每天制造一次空腹状态,就能帮助我们远离疾病,治愈疾病。
成年人32颗牙齿,啃咬瓜果蔬菜的8颗,撕咬肉类的尖牙4颗,其余20颗牙齿都用来嚼碎谷物的磨牙。
一年之中,我大约又200多天都不吃午餐,只喝两杯生姜红茶了事。
半日断食,通常为不吃早餐,也可不吃午餐。
有时不吃饭才更有力量。
即使几天不吃东西,人体也会将体内的葡萄糖优先输送给大脑。
人类的身体本就存在一套生存机制,我们本能地知道身体现在需要什么。(以前常可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戒掉了呢)
晚餐吃得晚的人可以省去早餐。
年过六十也要锻炼肌肉
人类的肌肉的发育可以一直持续到九十岁。
只要过了35就应该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身体,养成定期运动的好习惯。(那35岁以下呢?)
2、血液不净是万病之源
炎症其实是体内的代谢废物正在燃烧的状态
对于胆固醇值较高的人,我更推荐他们多吃鱼,少吃肉。
应时时保持乐观进取的状态,不要抱怨,怀有感恩之心,只要一心认定诸事遂顺,就能心想事成。
60%谷物,30%蔬菜和10%的动物性食物,并且进食时细嚼慢咽,实践这种饮食方法的人不适合减盐。
3、利用断食疗法治疗疾病
少食可以预防癌症,而过食和饱食则会诱发癌症,或导致癌症恶化。
不吃早餐层帮助我恢复健康
自体溶解
4、轻松易行的半日断食法
省去早餐,锻炼空腹力,更有益健康。(这似乎和传统认知不一样呢,平日饮食不规律导致的少食或许是因祸得福呢。)
5、温暖身体,治愈疾病
白细胞在体温37-40时活力最强。
在做深蹲时,双脚开立,与肩同宽,缓缓吸气,同时腰部下沉,直至倒退与地面平行。接着缓缓吐气,慢慢站直。这套动作反复5-10次为1组,完成1组后可以休息几秒,再做下1组,每次做5-10组效果最佳。
6、远离疾病的饮食方法
7、空腹力改变人生
8、健康活到100岁的长寿秘诀
长寿老人,经常劳作、组建合唱团、多走路、去朋友家喝酒玩闹。
我们的体温降低1摄氏度,免疫力就会下降30%以上。
人天生具备强大的耐饥饿的能力。
饥饿素可以加快大脑海马体的血液循环,让大脑更活跃。
饥饿感能催进白细胞发挥作用,积极吞噬病原体。
空腹时,大脑会分泌快感激素,还会产生有助于情绪稳定的脑波。
断食期间人体组织都在进行修复工作。
断食后体内囤积的代谢废物会不断排出。
高质量长寿的根本就是空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