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求师得课堂志》节选。相片中间的是本文作者窦源夏,旁边女班长,窗边男生总陪我跑步,旁边男生常踢球···

临近期末,指数爆炸式增长的作业和高強度的复习任务让我每天都忙到飞起。我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都被海绵吸走了。只好抽出一个午休的时间在qiusir的“观察日记”上留下积攒了一学期的“现察结果”。

第一次和qiusir见面仿佛就在昨天,所有细节我都还记得清清楚,对您的第一印象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是奇怪,无论是您独特的称呼,别具一格的授课方式,还是这本比英语词典还厚的“现察日记”,都坐实了我的看法。后来由于一个小意外当上了物理课什表,很快我便有幸得到在这本日记上留下笔迹的机会,但当时并不理解它的用处,不知道写什么,所以就随便水了一篇特别官方的废话(用qiusir的话说就果“马屁文”)后来拜读了其他同学的记录,再对比自己的真是相形见绌,也就从此留下了一个小小遗憾吧。我一直想能再度写下点什么,比较真心的那种,没想到在2025年初就遂了愿,有幸成为2025年2404在这个神奇的本本上留下感想的第一人。(嘻嘻)于是在这片刻宁静的午休时光里,我开始回忆这一整个学期关于物理和qiusir。

刚开学时我对于物理课是很抵触的,一方面因为我对物理提不起兴趣,另一方面也是因內您1V1"batle的教学模式,对于一个思维偏文极其感性且反应不够敏捷的学生(对,这个菜鸡就是我)来说实在过于考验,以至于那段时间一上物理课就心惊胆战(尤其是误打誤撞当课什表之后,被cue到的次数更多了)转机出现在一个我们第N次忘收物理作业之后,qiusir给了我一个徽章(就是那个高级抢手的求师得徽章!)说这是“权力”的象征,让我督促另外两个课什表及时收作业。我有点受宠若惊---班里很多物理大神还没得呢,我倒是先得了一个。这种被信任的感觉让我不想辜负qiusir的期望。于是从那天开始,我开始逼自己上课再听不懂也要努跟上,咋业再不会也要认真完成。作为物课代表,我更应该身先士卒,改变总是悄无声息的发生···在我的不懈努力和qiusir的帮助下,我的物理成绩终于从第一次周练的班级后10多一路逆袭到班级前10。每次彻底弄懂一道题之后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让我意识到---学物理原来真的会上瘾。

一次在补课班,一个其他班的同学向我打听qiusir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认真地思考,但是找不到一个恰当的形容词,只能说他很奇径,或者很神奇,最突出的一点是qiusir有一颗与实际年龄极不相符的童心。无论是网上热点、班里热梗,qiusir都能信口拈来,和同学们开玩笑打听八卦的时候更是比我们还开心!让我常常觉得比起一位年长的老师,您更像一位同龄的朋友。第二点想到的是您的博学.从您上课时随口说出的名言我能感受到这只是您智慧的冰山一角,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巨大的阅读量使您对人生有着深度的思考。这也造就了你的人格魅力。

最触动我的是您的教有理念,记得您曾说过一句名言:“教育不是(把大头脑看做需要)充滿的一个容器,而是点燃一个火把。"(原话记不清了 大意是这样)这句话当时真的给了我巨大的震憾!qiusir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小遇到的所有老师都在教我们实用性的如识,而qiusir不同于传统中式教育下的老师,经常给我们讲很多看似“没用”的大道理,您不光教给我们知识,更是教会我们如何面时人生。

从误打误撞当上课代表开始,我便感觉到我与qiusir缘份不浅,深秋时有教室里隔窗呼喊qiusir的奇遇(详见前文篮球小小儿的记录),被记录在了求师得网站上[?],您拍下的帅片照片也被您摆在了办公桌上(我还在朋友圈炫耀过这是我的人生照片,真的很像电影海报!)元旦前因为我以一己之力批完了全班的小考卷,qiusir问我想要什么元旦礼物,我半开玩我地说想要您的签名照,没想到您竟然真的给了我,还是正反面的!(虽然现在只有帅照没有签名)打算把qiusir的照片贴在书桌前的墙上,像鲁迅先生贴藤野先生的照片一样,督促我努力学习。

总之,能在最重要的高中的代遇到qiusir是我一生的幸运,想像qiusir一样,清醒、充实,持立独行的活着。
2024结宋了,2404刚刚开始
2025年希望2404在giusir的带领下早日脱离最后一名的魔咒,也祝giusir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顺遂。
PS:
今天上课窗外有一束光照在您身上,好像在发光!闪耀着智慧的光辉。
qiusir的金问已经被我记录了下来,每取以后出书[狗头],就叫《四说邱语》(灵感来源《世说新路》由聪明美丽的王尉提供)
求求期末考试可以giusir附体!
一2404物理课代表窦源夏

·教师生涯少年篇[?]好想qiusir
·教师生涯青年篇[?]记QiuSir的一节课程
·教师生涯壮年篇[?]

19

严复传 冯宝善著 千年大变局的启蒙先驱
他用笔戳破了混沌的天,他既是首先引入西学的“先进中国人”,又是坚持“旧法不可偏废”的守旧者。

引言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和血。
晚年的严复,甚至认为“平等、自由、民主诸主义···至于今日,其弊日见。”
一、少年人物江山秀
(在伽利略被翻译成贾利来的年代之前,牛顿被翻译成纽登)
纽登常言:“吾人学问,如拭螺蚌海滨,各就所见拭取之,满抱盈筐,尽吾力之所取携,人海中之螺蚌终无有尽时也。”
八股取士。
惟中国学生工程最少,而精力已衰竭极矣。
严复提出,“中国切要之义有三:一曰除忌讳,二曰便人情,三曰专趣向。”
二、男儿怀抱谁人知
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

在举世重科举功名不重学术的时代,严复要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也不得不思考重操旧业,温习八股制艺,希望博得一第,为社会所重。

交恶李鸿章
三、一卷生花《天演论》
不能知运会之所趋,而逆睹其流极。
中国的统治者怕人民智慧打开,只求江山稳如磐石,为了达到这种目的,实行愚民政策,以读经书、行科举牢笼知识分子,消磨其壮志,结果便是“民智因之以日窳,民力因之以日衰。”
“彼行之二常通,吾行之而常病。”人家是实实在在付诸实际,我们却仅局限于口头上。
“唯天生民,各具赋界,得自由者乃为全受。”
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分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
物竞者,物争自存也;天择者,存其宜种也。
民生之大要有三: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行仁义之强。(钱三强的名字大概?)
民力已荼,民智已卑,民德已薄。
要鼓励民力,当务之急,要割除二事:一是鸦片,二是禁缠足。
严复认为,“莫亟于废八股。夫八股非能害国也,害在使天下无人才。”
严复总结八股取士的危害有三,一是锢慧;二是坏心术;三是滋游手。
始于作伪,终于无耻。
民智未开(这句话就如教育的改革是永久的变革一样。)
天下有万事不变之道,而无百年不变之法。
自哥白尼出,乃知地本行星,系日而运。
物竞天择是自然规律,一物能存而不灭,在于它能够顺应天时地理,又与它周围的环境相适应。
在《天演论》的结尾,严复引用丁尼生的诗,“挂帆沧海,风波茫茫。或沦无底,或达仙乡。二者何择?将然未然。时乎时乎!吾奋吾力...”
四、窃哀兮浮萍,泛淫兮无根
平生风义兼师友,天下英雄惟使君。
严复对孙中山说,“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于丁。当今之计,惟急从教育著手,庶几逐渐更新乎!
我现在真如小叫天,随便乱嚷数声,人都喝彩,真好笑也。
五、欲持建鼓挝顽聋
严复深知在当时国内保守封闭的形势下传播西学的艰难···他往往从传统典籍中为西方思想家寻找“同调”,为他们的思想寻找“依据”。
六、人生难是受恩知
严复站出来为袁世凯讲话,说他是不世之材,一时无两···
当下人们整天挂在口头讲爱国,但爱国一词,本意源于Pater,意译为祖父。
思想上严复过于相信自然进化论,于是他反对革命,排斥革命党;主张渐变,反对在他所谓的条件不成熟时实行共和。(现在再看他的观点呢?)
“安于朴陋,束于习惯,而贫常嗜琐,无独辟过人之思想故也。”
生齿日繁
七、一庵吾欲送华巅
夜来更是风和雨,更着游人撼落花。
知其过,而不知其所以过。

16


How to Think Like Shakespeare:Lessons from a Renaissance Education Scott Newstok 创造力教育的历史之镜(好书)

(他)难道没有脑子吗?···他难道一点都不会思考吗?他的脑子一定睡着了---就算长了它们也不会去用的!威廉·莎士比亚

往昔可作序
(以往的一切都只是开场的引子。The Past Is Prologue)
如今的时代充斥着对教育的焦虑感。
我坚信教育的本质是教人思考,而不是使人学会一套特定技能的培训。教育不是简单的数据积累,机器人比人记住更多数据,同时犯更少错误。
“不,不,···你根本没有在思考,你只是在跟着逻辑走。”波尔
No, no, you are not thinking; you are just being logical. Niels Bohr
面对着威胁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移民问题,伺机而生的集权主义,以及幽幽逼近的人工智能,一个亟需广泛传播思考种子的荒凉世界已经暴露无疑。
搭建通往十六世纪的桥梁来医治今日教育的弊端,这似乎有南辕北辙之嫌。
莎剧中的老师都是专断迂腐之人,脑子里塞满了书本中读来的理论。(看来老师问题由来已久)
思考的能力是所有人共同的财富。
我们的教育体系在本该因势利导之处刻板严厉,而在本应严肃规范之处却松松垮垮,马马虎虎。
旧书之中,新知无数。(四时有花真富贵,一日无事小神仙。)
我在此处建造平台,而后栖居台上,而后高张远瞩,深谋远虑。
凡是值得思考的都早已被思考过的。
我们已经堕落到如此地步,以至于首要任务就是重申那显而易见的事。
不同时期的想法像织壁毯一样交织成画。
一、思考
我不会停止思想的斗争。布莱克
有些人以思考为至苦。马丁·路德·金
有些人宁愿死也不想动脑子---事实上他们也是这么做了。Russell
它头脑里没有多少想法···却长时间地在那儿站着,一根手指点着额头,而众人则陷入沉默地等待。(它头脑里要是想法很多,可能是更大的悲剧。)
亚里士多德主张当孩子七岁的时候就应该离开家庭,进入学校学习。
Loyola名言,“给我一个孩子最初的七年,我会给你一个男人。
他们的存在不是为了做思考的示范,而是帮助机器榨取孩子的“信息总量”(data exhaust)(数据排放),监督其“学能”(Learnification)(学习化)(用有道词典查阅的这两个词比翻译者用的更贴切吧?)
你越是富有,就越有可能抵制孩子的学校、保姆···

高厉害考试(high-stakes exams)不仅局限教学的内容,也限制教学的方法。开放目标的阅读所带来的快乐在忽略语境的生硬解读中被消耗殆尽;数学的乐趣本源自使人愉悦的模式构建过程中产生的猜想,却引大量的强制性练习而枯竭。我们忘记了马克吐温的良训,“智力的工作是误称,它本应是一种快乐,一种消遣,人应将它当做奖赏,乐在其中。”

“一位数学家,就如画家或是诗人,是模式的构建者。”
蒲柏说,“人以己之判断为准,各行其道,莫衷一是。”
(他几乎)说服了我,我恨不得自己成为一匹马。我不是希望你成为一匹马,我甚至不希望你成为第二个莎士比亚。(Be yourself; everyone else is already taken. Oscar Wilde)
你我都不具有与另一个人完全相同的天赋或是际遇组合。正如伊拉斯谟所坚持的:就算是西塞罗活在今天,他也不会像西塞罗那样写作。
“有些人是你的亲戚,有些人则是你的祖先,你可以选择你心向往者成为你的祖先---用他们的价值观重新铸造自我。”

疯狂的时尚

二、目的
教育的目的是使每个人都能继续受教育。
“目的”也能唤起隐晦的暴力倾向。
教育技术的拥护者动不动就用末日启示的语气说话,对传统课堂教学充满鄙夷的态度。
目的以及实现目的的手段同样重要。弗里德里希·尼采
成年人仿佛都成了威廉·退尔(瑞士民间传说,被迫用箭射下儿子头顶的苹果),把箭头指向自己的孩子。我们通过测试的教育方法已经取代了人的发展的教育目的。
我因为肩部紧张而几乎不能跑过终点线,那样子简直是活生生的芝诺悖论。
如果你创造一个实现目标的动机,那么你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通过考试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专注于考试。你反而需要寻找与其他有技巧的同人一起沉浸在练习本身之中的方法。
我们最需要的不是教科书,而是教育者。
“瞄准天的人比瞄准树的人射得更高远。”
当测量的方法成了目标,这方法就不再是好的。
数月的教学课时都用笔碾压灵魂好不到哪儿去的备考。
你把之前的箭射向何方,就往同一个地方再射一箭。重复同一个错误,“用更正确的方式做错误的事情。”
在某些层面上,数量是根本无法衡量质量的---而且在大部分重要的层面都是如此!比如生活,爱,和治学。
尼采所嘲笑的“一大堆不能下咽的知识碎石
葛擂梗,“满载着信息的大炮,时刻准备把他们一炮炸飞,诀别童年。”
最伟大的发现都眷顾那些仅仅渴望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而不在乎其是否有用的男人和女人。
就连注重功用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也曾提出这样的问题:婴儿有什么用?
长期实用性不可能通过仅仅关注短期实用性来获得。

在这汹涌的怒吼声中,美要如何请愿?她的辩解如同花朵一样柔弱可欺。莎士比亚第65首十四行诗

不仅为了知晓全面,更为了做得好。
当没有目的的时候,方法就成了目的。
“读书就是这样难中目标,一心研习只为得那心头好,应做的差事反倒是记不牢。待来日得了心头好,却好比
战火攻城,虽胜城毁枉徒劳。
三、手艺
对用勺子喂饭的嘲讽,“长久以来,它教我们记住的只有勺子的形状。
莎士比亚,他是自己的作品。(过了三十,人大概都是自己的作品了。)
手艺所要求的律己,并不只是来自人,也来自手艺所施用的对象。
生命之路短暂,手艺之道漫漫。
1614年,剑艺手册所赞美的那样,“手足并用,眼脑合一。”
雕刻的艺术不过是清理多余的物质,形象本就在岩石中,而雕塑家只是发现者。
雕刻艺术之于大理石岩块,正如教育之于人的灵魂。
当某人做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时,“前人的思虑就引导着他们的双手。”
我们都是学习手艺的门徒,没有人能成为大师。
“想写出传世佳句,就得汗流浃背···在缪斯的铁砧上再锤一番。”
四、合宜
一句话说的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色的图画里。
我的本性屈从于/我工作的环境,就如同染匠的手一样。”
“猫也大祸临头,担心被老鼠咬。”
叶芝,“一句也许要花几个小时写成;然而它若不像是一瞬间的灵光乍现,诗人的推敲与穿凿便枉费了心机。”
“唯一的礼物是你自己的一部分,”爱默生宣称,“因而赠送美好而非实用的,才是合宜。
五、场所
(场所)是一切中首要的。
远程学习对于那些本就处于劣势的学生是最没有帮助的。

“比起在课堂中学习同样内容的学生来,对于学科掌握更多也更好。···有朝一日,(远距离教学)完成的工作将会超过我们的大学教室中的工作量。”1885年,当时的耶鲁大学古典学者William Rsinry Harper

最优秀的教育是一个被鼓励进行深入思考的学生与一个不易满足的教师进行的变化互动的对话---他们在同一地点相互配合
有见识的无知,而非信息本身,才能产生真正的知识。单纯的数据传输并不能引发深度学习。引发学习的是互动的能力,是在他人在场时思考艰难的问题。
Coursera的创始人之一Andrew Ng 也不得不承认教育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内容···真正的价值在于与教授以及其他优秀学生的互动。
教育有人性的一面,生动的嗓音,呼吸的躯干,情感丰富的面容。
我们若不把学校视作一处学习的家,我们就错过了一些本质要理。
赴约,像学童抛开书本一样;分别,像学童板着脸上学堂。
(监考的年轻老师让我推荐书,拒绝了我的那本,选了一本看不进去的,带着试卷进了教室。)
六、专注
分散注意力是一切教育的敌人。kant On education 1803
“今日的年轻人使他们的注意力被分散,被种类繁多的兴趣牵扯。”1917年的评论,而更早一个世纪之前,库伯叹息道,“全因消遣损耗殆尽,日益稀少。
“你专注于什么,就会成为什么。”
重要的事不在于照明本身,而是那些被照亮而变得完全可见的物体。人们因为电报和电话技术的成功而产生的狂喜使他们有时忘记了,重要的在于人所说的内容的价值,而与之相比,沟通方式的快慢本身不应受到如此的关注。
专注的根源在于某件事物延伸。

有些日子里我不知道自己是正在来还是正在去。不知道自己是在这里还是在那里。我在这里,而你在那里···也许你只是在门外面,但你在那里,而我仍然在这里。

十七世纪思想家尼古拉斯·Malebranche的观点,“专注是我们向内在真理呈现的祈祷。

把最好的专注放在某些事情上不仅罕见,而弥足珍贵。
七、技术
(教育要守住底线?要停止创新,要让学生休养生息···)
“思想者,托着他的下巴,想着如何能托着下巴,而且看着电脑,做思考的事。”
单纯的信息传输并非教育。
我们常常犯的错误就是把工具当成了方法。
八、模仿
你要是不能模仿他,就别抄他的。
艾略特,“不成熟的诗人模仿,成熟的诗人偷窃。”
甚至连抄袭这个词都不太准确,因为在1710年以前,版权法还不存在。在此之前,“原创性”意味着与前辈较劲。
模仿就是你首先应去的地方。
原创性不过是明智的模仿。
爱默生1841年傲慢宣言,“永远不要模仿,模仿如同自杀。”1876年更成熟的爱默生却承认,“原创者并无原创性可言。若我们知晓那些大天使的历史,就明白连他们也会模仿、临摹和暗示。
荷马的作品则似几百年口述传统的沉淀。
本杰明·富兰克林出于对他年轻时笨口拙舌的不满,买了许多本十八世纪的《观察者》期刊,作为有力风格的典范,他“希望自己能模仿其风格”。
双重翻译
翻译是你学习自己语言的一种方法。
你若只用一种语言思考,就不能学会全面地思考;你需要在语言的碰撞中更好地思考,从一种语言反弹到另一种语言里。
“每个人其实几乎是单单出于模仿而成为他所是的。”“我总是在模仿伟大作家的时候超越自己本身。”

我们若不是与那些已经证明其优秀的人相仿,就是与他们不同。

九、练习
“为了成为一名工程师,只做工程师的事是不足够的。”
(踏步原来是向前。)
你上一所学校是为了了解你自己。
第73首十四行诗
从我身上你可以看到这样的季节,寒风中颤抖着的树枝上面,是光秃秃的,或只挂着几片黄叶,像是好鸟栖息过的唱坛废墟一般。
这才是无用的知识,但他这的无用吗?莎士比亚在此处用了双重共情---说话人想想的是听者想象中说话人老去的样子。
十、谈话
“谈话室学生的实验室和工作间。”爱默生
与已逝的人谈话,用眼睛聆听逝者的话语。
人要想理解,首先得站在下方。
占据论点,开辟论点,抛弃论点。
毕加索说,电脑“毫无用处。它们只能给你答案。”
如何坚持自己,同时也能与他人共处。
十一、储备
我从每本读过的书里偷了一些想法。

“如蝴蝶般阅读,如蜜蜂般写作。”

比焚书更重的罪过---其中之一就是不去读它们。
有的学者嘲笑他们戏称为“银行观念”的教育(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都很严重)即教师强制学生被动且盲目地储蓄知识,后者被异化了,仿佛奴隶一样。
真正的教育总是在知识的获取与应用间变换,既有存储,也有训练。(既流通也结余?)
马太效应,凡有的还会得到更多,那些没有的就得到更少。
你越是栖身于过去和未来,你的带宽越会增加,你的外显个性peersona也越可靠。但你对当下的感觉越是狭隘,你就越脆弱。
先从最好的书读起。
最优秀的作品不过是在别人丰收后捡拾零落的麦穗。
吐出吃下去的东西,他们看起来并无改变。
十二、约束
艺术的敌人就是界限的缺席。
地狱没有任何界限。
你并不自由,因你被自我奴役着。
伊曼努尔·康德指出,当一只鸽子在飞行中感受到空气阻力时,它“可能觉得在空无一物的地方飞行会更容易一些。”
已经来到没有摩擦的光滑冰面上,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理想的状态。但同样,正因为如此,我们无法行走。我们想要行走,因此我们需要“摩擦”。回到粗糙的地面上吧。
我们前进的动力来自把某些东西推向后方,而不是消除一切阻力。
一个人越是把约束加到自己身上,就越能摆脱那些束缚他灵魂的枷锁。一个人越是给自己设限,他就越是左右逢源。
若有灵魂如我,感受到过多自由的沉重,在此处稍稍舒心,我便开怀。
(小鸡学游泳去和小鸭子比较,虽有夸张,但比较接近。)
艺术存在于限制当中,每一幅画最美之处在于其画框,这是半开玩笑半是认真的。
石墙并不能装成一个监狱,铁栏也非牢笼。无辜与沉默的思想将它当做隐士的独居所;如果我仍然能逍遥在我的爱中,我的灵魂也不受拘束,唯有那在天上飞翔的众天使,才享有如此自由。
十三、制造
文字工作是崇高的,她认为,因为它是创造性的。
(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史铁生)
有些人是生儿尊贵,有些人是赢得尊贵,更有些人是尊贵相逼而来的。
“小说”一词来源于拉丁语中意为“塑造”、“规划”的词。
希腊语中“制造”和“做事”的动词poiein---正是从这个词中变化出诗人poet一词。
从词源上讲,诗人就是制造者。
上帝是位诗人,而世界就是他的诗歌。
诗人是不被承认的世间立法者。
在创造中,我们创造自己。
十四、自由
伊索传记中最好的一件事就是他如何从奴隶变成了自由人---正是通过讲故事。
一则伊索寓言,一只平常的鸟用别人的羽毛装扮自己。有位教师在1617年提供了这样的两个版本:一只山鸦有一次用孔雀的羽毛伪装自己,不屑于与同类为伍,要加入一群孔雀。孔雀门看穿了这骗局,剥去了这只蠢鸟身上五颜六色的羽衣,又抽打了一顿;关于寒鸦的小故事···不仅它辛辛苦苦收集从别的鸟儿身上掉落的羽毛被剥下,每只鸟还从它身上拔走了根羽毛,于是它只剩下一幅滑稽可笑的模样。
塞涅卡,最友好的想法都是共有财产···无论谁说过的良言都属于我。
格林对莎士比亚的污蔑,自命不凡的乌鸦。
既然思想是自由的,随便你怎么想。
通过后腿而向前。

书架上的亲人们
(很多亲人还真远不如书架上的某位来的具体。)
“我要感谢这些书架上的亲人们。”
人们并不拥有想法,他们制造想法。
What if everything you knew about education was wrong?
教学本身不是一种实践,而是一套服务于多种多样的实践的技巧和习惯。
我们今日与巨大的知识储备相联,但我们却没有学会思考。事实上,正相反;那本意是用于点亮世界的,到头来却让世界变得更加黑暗。
(Fake it till make it.)
感谢又感谢
thinking and thanking 在我们的语言中是同源词。都会进入同一语义场中,追忆、记得,纪念,忠诚。请允许我,立足于这一点,向你致谢。
“思考在一个以产出为中心的文化中被普遍看做无所事事,而真的无所事事是很难得。最好把它伪装成做了什么的样子,而走路就是与无所事事最接近的事。”
John Guillory鼓励我永远不要为我们所做的道歉,而是清楚又积极地解释它。如果我这么做了,我感到抱歉---等等,我收回这句话。

14


THE TYRANNY OF MERIT 《精英的傲慢:好的社会该如何定义成功?》迈克尔·桑德尔(好书)

致中国版读者的几句话
重新思考成功的意义。
相信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给我们带来追求成功的巨大压力。
推荐序
优绩主义的陷阱

桑德尔援引罗尔斯的观点,认为运气在道德上是一个“任意”的因素,因此以来运气取得的“优绩”并没有道德上“应得”的正当性,那么评价“优绩”获得的社会等级也就谈不上公平。

优绩主义侵蚀着公共利益,导致了胜利者的傲慢和失败者的屈辱。它鼓励成功者深深沉迷于自己的成功,以至于忘掉了一路上帮助他们的时机和好运,同时也导致他们鄙视那些比自己不幸、比自己更缺乏资格的人。
所有劳动者都有尊严。
严格的机会平等必须矫正不平等的起点,可以通过补充措施“拉直”扭曲的起跑线。
我们崇尚优绩制并不是出于平等的理由,而是因为自由与效率。
引言 走进大学校园
“后门”“侧门”
这种专横的直升机式育儿并非从天而降。(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时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
我们越是认为自己是白手起家、自给自足的,就越难学会感恩和谦卑。而没有感恩和谦卑,沃恩就很难关心公共利益。
1赢家和输家
精英阶层的傲慢反映了成功人士倾向于过度沉醉在自己的成功中,而不记得有助于他们成功的时机和好运。
you can make it if you try.
爬上梯级间隔越来越大的梯子。
优绩至上的准则所产生的情感,无论在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中,在道德上都是不受欢迎的。
强烈感觉到我们的命运具有偶然性,有助于产生某种谦卑。“若非上帝的恩典,或者命运的安排,我也会遭受如此厄运。”
“只要你努力,你就能成功。”这类箴言是双刃剑,在某种程度上鼓舞人心,另一方面却令人反感。优绩至上的观念祝贺成功者,却诋毁失败者,即使在失败者自己的眼中也是如此。
助长胜利者的狂妄自大和失败者的屈辱。
优绩至上的社会不是理想的社会。
这个时代的问题不仅在于工资水平停滞不前,还在于社会尊严的丧失。
40年来市场驱动的全球化掏空了公共话语的道德内涵,剥夺了普通公民的权力,并引发了民粹主义的反弹,民粹主义试图给空旷的公共广场披上一层不宽容的、报复性的民族主义外衣。
2“因践行善德尔伟大”:优绩的道德简史
如今,我们看待成功的方式就像清教徒看待救赎一样,我们认为成功不是靠运气活恩典,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这是优绩至上理念的核心。
是哪个船员激怒了上帝?
一方面对人的能动性的宣扬,另一方面是对遭受不幸者的冷酷。
优绩至上暴政的最早例证:约伯的朋友坚信困哪暗示着罪孽,必定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罪过。
上帝承认约伯是正直的我,但责备他擅自揣摩上帝的道德准则。

新教伦理不仅催生了资本主义精神,也在提倡自救和对自己的命运负责的道德观,而这种道德观符合优绩至上主义的思维···产生了巨大的财富,同时揭露了自我负责和自我实现的阴暗面。在上帝恩典面前因无助而形成的谦卑,将让位于相信自我努力所带来的傲慢。
当今时代的优绩至上主义背后,有着神学辩论的深深烙印。
如果某种文化能够不那么强调个人自己掌控命运的责任,那么它将会更宏大、更宽容,也会更亲切。”(自以为可以掌握命运,要么是看不清命运,要么连可笑也不剩下了。)
进步不总是走直线。
道德宇宙进步的曲折之路可能通向正义,但上帝会救赎自救之人。
3阶层跃升的话语
对那些困在底层或挣扎着的人来说,阶层跃升的话语与其说是承诺,不如说是嘲讽。
“有钱人赚了钱,就是有功劳,所以应该活得更久。”我被这种厚颜无耻的优绩至上思维吓了一跳。
you deserve
努力和勤奋会让你走得更远的想法开始变得空洞。
美国梦在哥本哈根依然存在。
“对我们社会的一大挑战是,真相是打破平衡的东西。在我们的社会中,不平等加剧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人们被对待的方式更接近他们应该被对待的方式。”(愚民之上有暴政。)
精英的傲慢最令人难堪的特征之一就是文凭主义。
4文凭主义:最后可接受的偏见
令人惊奇的不是政客们夸大自己的大学学历,而是他们觉得有必要这么做。
有人问我政府的三个主要优先事项,我告诉你:教育、教育和教育。
在寻求结果中的机会平等而不是任何表面上的平等的制度框架内,教育系统会不可避免地被要求承担重任···希望利用教育弥补社会的其他罪过。
“咖啡中的奶油总会自己浮上来。”
在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失宠的时候,文凭主义是最后一个可接受的偏见。
“如果教育被视为个人的责任,那么人们可能不会那么苛责源于教育差异的社会不平等···如果教育成果被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应得的,那么社会不平等的后果也是应得的。”
把国会和议会变成有学位阶层的专属领地,并没有提升政府的效率,反而导致政府更缺乏代表性。
59%共和党人认为高校对国家的发展有负面影响,只有33%支持高等教育。
阶层跃升话语一门心思把教育作为解决不平等问题的答案···

你有权拥有自己的观点,但你无权拥有自己的事实。

5成功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正主要是对于职位和荣誉的分配,而不是收入和财富的分配。
对自己地位的道德任意性保持头脑清醒有某种好处:这让赢家和输家都不必认为他们的命运是自己导致的。
个人努力很重要,但成功很少仅仅来自努力。

博尔特承认,他的训练伙伴布莱克也是很有天分的短跑运动员,比他训练得更努力,努力不是一切。

我们夸大了努力和奋斗的道德意义。
即便是愿意努力、尝试,从而在普通意义上值得拥有,其本身也取决于幸福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增加了对他人成功的嫉妒和怨恨。(个子不高打篮球不好不会自我责备,但在学习上,也是有各种自然条件的差异的,这是隐蔽的重要事实,但,很多人即便是视而不见。)
“那些努力工作并遵守规则的人应该能够在他们的才能所能达到的范围内得到提升。”信奉优绩至上原则的精英们已经习惯于吟诵这句咒语,没有注意到优绩至上原则正失去鼓舞人心的能力。
6分类机器
把高等教育变成一场竞争激烈的分类竞赛,对民主和教育都是不健康的。
克服优绩至上的暴政并不意味着优绩不应该在工作和社会角色的分配中发挥作用。
相反,这意味着重新思考我们看待成功的方式,质疑精英的自命不凡,质疑那些处于顶端的人是完全靠自己取得成功的。这意味着挑战财富和尊重的不平等。
杰斐逊希望基于才能和美德的“自然贵族”能战胜“建立在财富和出身基础上的人造贵族”。
精英教育并没有带来无阶级的社会,也没有避免贬低那些缺乏天分而被排除在外的人。
国家不需要更多的学生上大学,国家需要的事更好的人才上大学。

“今天,工人阶级和穷人的孩子不太可能进入三大顶尖高校(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就像他们在1954年也不太可能一样。”

受伤的赢家
顾问费可能超过耶鲁大学四年的学费。一些顾问还会建议父母为孩子找人开具残疾诊断证明,以让孩子在标准化考试中获得额外的加时。(一个富人区,患有残疾的诊断是全美平均水平的6倍多。)
精英教育的遴选斗争催生了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教育文化,这种教育以追求成就为导向,一意孤行地全方位挤压。
许多人仍然觉得自己很有动力去奋斗,结果他们发现很难利用大学时光去思考、探索和批判性地反思自己是谁,什么是值得关心的。

隐蔽的完美主义流行病。

“在用表现、地位和形象来定义一个人的用途和价值的世界里,完美自我的理想尽管是非理性的,却已经成为每个人都想要的东西,甚至是必要的东西。”

那些在高中和大学里取得了亮眼成绩的人,最终会成为“集中训练营里浑浑噩噩的幸存者”。(哈佛大学招生办的人在一篇诚实而富有洞察力的文章中谈到了职业倦怠的风险。)

那些登上顶峰的人都不是靠自己,而应把好运归功于家庭环境和天赋,这在道德上类似抽签的运气。

如果没有功名战场的伤痕,年轻人在进入大学后可能不那么容易去出处处比拼,而更愿意进行个人的和智力上的探索。
19世纪美国社会的平等主义特征与其说是社会流动性,不如说是智力和学习在所有阶层和职业中的普遍传播。
抽签招生(矫正精英的傲慢·)
我们对分数的全神贯注差点儿淹没我们的求知欲。(求知欲是分数欲望深海的礁石吧)
7认可工作的价值
人根本的需求是那些和我们共同生活的人对我们有需求。工作的尊严就在于锻炼我们应对这需求的能力。
从来没有哪个下层阶级像这样在道德评价上被置于如此赤身裸体、无所遮蔽的境地。
他比自己知道的更有先见之明。
把工薪阶层白人的愤怒仅仅看作种族主义,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安慰、自我麻痹,这很危险。
一个社会表彰和奖励工作的方式是其定义公共利益的核心。
用中指投了票。
我们贡献的真正价值不能由我们所得的工资来衡量,因为工资取决于供给与需求的偶然性。相反,我们贡献的真正价值取决于我们努力服务的目标在道德和公民角度的重要性。
是工作让人获得了作为一个人的成就感,让人确实在某种意义上变得更像一个人。
为认可而斗争。
优绩至上制度的分类告诉我们,我们的成功是我们自己的功劳,因此削弱了我们的亏欠感。如今我们正处于这场分裂产生的愤怒旋风中。为了恢复工作的尊严,我们必须修复在优绩至上时代已经哇接的社会纽带。

结语 优绩和公共利益
我们应该鄙视一种只有打出本垒打才能逃脱的种族不公制度。机会均等是对不公正在道德上的必要纠正,但这是不摆酒原则,而不是美好社会的恰当理想。
个人幸福不仅要求人们能够自由地上升到舒适和卓越的新地位,还要求他们能够过上有尊严和有文化的生活,无论他们是否向上流动。

尽管我们努力奋斗,但我们不是白手起家、自给自足的;发现自己身处珍视我们才华的社会,是我们的幸运,而不是我们应得的。对我们命运的偶然性的强烈感觉可以激发某种谦卑:“若非上帝恩典,或出生的偶然,抑或是命运的神秘,我也会遭受如此厄运。”这种谦卑是我们从残酷的成功伦理中回归的开始,而正是这种成功伦理让我们分道扬镳。这种谦卑超越了优绩的暴政,为我们走向少一些敌意、多一些包容的公共生活指明了方向。

致谢
我要感谢“作家小屋”,我已经习惯了向聚集在一起的家庭成员大声朗读草稿段落和章节,邀请大家发表意见···
译后记
迈克尔·杨在60年代曾做出预言,“优绩至上的逻辑会助长赢家的狂妄自大,家中失败者的屈辱,导致社会的不和谐。”
(成功属于时代,平庸古语自己。)(我这句话还是可以的)

13



THE WORLDS I SEE 李飞飞自转 赵灿译(台湾版《AI科学家李飞飞的视界之旅》)(好书)

(从今年要读的书选出10本,开始也排不上《我看见的世界》,李飞飞自传,尽管我听过这位大咖的名号,但没想到看这样的书竟然也能落泪什么时候能拍成电影,中美的距离会更进一步。)(这个周末不是很忙,基本两三天读完。)
01
首都不愧是一座将历史刻在街头巷尾的城市。
发展的动机最重要。
我的人生道路是一堂长达20年的课程,让我认识到在定义21世纪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探索中,人性所扮演的核心角色。
02
我出生在北京,但在千里之外的成都长大。
如果一个孩子可以在完全没有成人监督的情况下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父母形象,那么父亲绝对符合我的要求。这是我对他最高的赞美,同时也是最严厉的批评。
他一辈子都像个没长大的孩子,并对此毫无悔意。与其说他拒绝承担成年人的责任,不如说他似乎真的觉察不到自己已经成年,好想缺乏某种其他人与生俱来的基本感知力。(从学生的评价中,自己似乎也是这样)
他向我展示了最纯粹的好奇心。
母亲热切地与我分享她对书籍的热爱,就像父亲分享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一样。
我的努力只是为了自己。
一股悄然而炽热的怒火,一种我从母亲身上见过的愤慨,但它无疑是属于我自己的。
“可能我把你教德文太好了,飞飞。”母亲无奈地说,“你和我一样,都不属于这里。
我从未想象过科学还能带来一种人文的感受,会像我从小接触的文学一样富有诗意。物理学的历史如同戏剧一般,丰富而生动,跨越几个世纪,让我深深着迷。
···像打开包裹一样解释了空间和时间的奥秘,并把手伸入其中,获得了曾经只属于神德文宇宙观。
物理学则是我第一次自己发现的东西,感觉不一样。这一次,我可以追逐了。
这是她一声反抗的顶点,激烈、极端又不可避免,我不得不佩服她的决心。
03
师生之间的互动常常是对抗性的,但也充满了俏皮和温馨。
我梦中那个遥远的世界不是神秘的异域,也不是未被发现的科学前沿,而是我最熟悉的地方。
来到美国,我的出身和未来之间的鸿沟缩小了···
(表述的穿插,就如电影的主线一样,呼应迭荡,很专业。)
多层神经元组成的层次结构从表面的细节识别开始,最终到达复杂的高级意识。
“你的计算器一直都是坏的!”
萨贝拉先生不是普通的老师,他的学位在全系最高,因此拥有自己的专属办公室和首席数学教师的头衔。
在很多方面,萨贝拉先生都提供了我跟父母关系中缺失的那块拼图。
他已经成为我在美国最亲密、交情最深,也是唯一的朋友。
风在树枝间嘶嘶作响,干枯的树叶发出微弱的辅音。苍白的水泥小径将绿色的草坪切割成多边形···我不得不经常提醒自己,在这个地方,我不仅仅是一个过客。
无论我们家的故事结局如何,生活之笔都尚未书就。
04

教授们的每一句话无不蕴含着毕生的知识,尽管课程内容早已了然于胸,但他们讲起课来回双眼放光。我一直觉得我的激情定义了我,但这些人真正活出了他们的激情,达到我从未想象过的程度。

他说话时声音柔和,甚至有些腼腆,却永远充满激情。
母亲的叛逆精神已经打给我太多,现在竟然连我的生命都是她叛逆所赐。
多亏了普林斯顿大学的荣誉守则(code of honor)
(李飞飞竟然见过约翰·惠勒和爱德华·威腾)
学习一门新语言,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大脑)终生被困在头骨的黑暗之匣中。
父母对无限机会的追求是他们的北极星。
(波利亚的名言让人感慨。伟大的梦想未必能实现,却可以影响到人。就如没有人曾触及到北极星,但很多人由此可以找到正确的路。
05
引发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导火线是一种能力的出现:光敏感性,这也是现代眼睛形成的基础。
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优势,也能引发巨大的变化,在一连串的动荡中颠覆自然秩序,然后在新的基线上稳固下来,并很快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更强大的能力。
在短短的1000万年时间里(眨眼之间),地球上的生命涅槃重生。
似乎也更喜欢在自言自语中探索这些问题。但他的专注并不是因为冷漠,而是源于天真,就像被一个白日梦弄得神魂颠倒的孩子。
06
天空再蓝再美,也没有科学发现的希望诱人。
在长达5亿年的时间里,进化不断对光敏蛋白质施压。
这些被称为视觉神经关联的结构有一些特别之处:它们似乎都是为特定的目的专门打造的。每个结构都能切只能识别特别类别的事物。如面孔、熟悉的地点、身体的姿势等。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完成特定的识别任务时吗,能够达到惊人的感知速度。我们不需要从头开始,逐个细节进行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的一个专用功能会立即启动,几乎在瞬间就能完成识别任务。
我个人的经济状况并不支持我养成喝咖啡的奢侈习惯,但我喜欢观察他和咖啡的过程。
视觉依赖于分类。
视觉没有把我们埋没在光纤、颜色和形状的无数细节中,而是把我们的世界变成了可以用语言描述的离散概念。
“我了解自己的女儿。她不是管理顾问,或者其他什么职务。她是个科学家。”
“飞飞,我们走到这一步,不是让你现在放弃的。”
“这从来不是你一个人的路。从一开始,这就是我们全家的路。不管你是注定要成为可续色家、研究员,还是其他我没有办法想象的职业,也不管你能不能从其中赚到钱,从我们的飞机离开上海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全家就一直未这个目标努力。”
她是对的,她总是对的。我再也不会质疑自己的道路了。
人的感知能力是由泛化能力决定的,泛化能力增强了我们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甚至让我们富有创造力,让我们能够随时利用新想法的力量锐意进取,而不是停留在过去的经验中止步不前。任何缺乏泛化能力的生物都会很快被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性击垮。

他的思想极具价值,具有真正的洞察力,其能量几乎在通过印在纸上的数字迸发出来。
我对数据思考得越多,我就越意识到,这是一个完全未开拓的领域。世界已经选择了它的方向,但我的北极星正引领我向另一个方向前行。
07
公立学校教师的工资微薄,他要尽量减少油价对钱包的影响。
我们都相信类别是视觉和语言之间的交叉点。
李凯毫不犹豫地为我们的研究捐赠了一套工作站。
作为一个过度劳累的书呆子团队,我们拿出所有自信来到会场···
08
就像我们的三叶虫祖先漂流在古老海洋中一样,现代世界的计算机视觉算法即将坠入自己的进化熔炉,接受严峻的考验。
两个聪明的年轻人资历尚浅,仍在建立自己的声誉。
生物视觉的出现导致远古海洋波涛下的寒武纪大爆发,距今已经5亿年。
历史刚被创造出来,而世界上只有少数人知道。
09
科学最伟大的优点之一,就是能够让人谦卑的一刻重塑为充满可能性的一刻。

人工智能这种技术,就算房间着火也会不管不顾,完美走完下一步棋。

我在想,以北极星来比喻理想,其真正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北极星可以指引方向,更在于无论怎样努力,达到北极星的距离永远是无限的。
10
她的情绪非常崩溃,就像第一天上班的护士一样。
你们真正想帮助我,而不是取代我。
人工智能伦理是全新的议题。
11
父亲笑容温暖,喜欢玩冒着傻气的文字游戏,一生都拒绝承担责任,但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无法治愈的痛苦,多年后依然让他难以自拔。
人工智能不再是智力上的好奇探索,而是即将改变全人类生活的社会转折点。
更接近牛顿出现前,伽利略和第谷所处的时代···仍在企足而待“古典”时代的黎明。
12
一位老师可以在年轻人的生命中留下无比深刻的烙印。
译后记
“是因为在我们的创新中,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赵灿说重新翻译了《乔布斯传》,要支持一下。)
翻译过程中几度落泪。(这点作为读者也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