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10

th

课程名称:Teaching Character and Creating Positive Classrooms 性格教育和创建积极课堂

课程简介: 积极心理学符合K-12(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儿童教育)教育法的思想。这门课程探索积极心理学的核心观点,并展示伟大的教师如何将这些经验应用于课堂,使学生的参与度和成就感最大化。通过这些讲座、讨论、访谈和伟大教育者的教学视频,你将能学会如何将提升性格的目标融入你的教学中。

网友评价:课程只有短短的4周,但是内容相当充实。课程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Character Strength”展开,每周的教学视频都有专家访谈、成功的课堂教学案例、以及老师的教学方法总结。除了“看视频学习”环节,每周还会有Engage环节,需要学生去亲身实践并且在课程论坛上交流经验。(惭愧,我自己的时间管理还有很多不足,没来得及参与这些互动,相当可惜)。除了这些,老师每周都会列出N多课后阅读材料。如果每周都能参与实践互动、多阅读材料,学习效果会相当不错。期末考试是写一篇教学规划,期末互评出来后,收到了很同学的热心鼓励~Rewarding! 出色的老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毅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等。如果你想成为这样的老师,这是你的入门课。或者如果初为人父母,这也是你的育儿必修课。

Laura的话:这是我学习的第一门课程,很可惜没有完成。每次在coursera上看到它都有心理阴影。自我反思应该还是兴趣不足。有兴趣的老师同学可以来尝试一下。

th (1)
课程名称:Learning How to Learn: Powerful mental tools to help you master tough subjects如何学习:学习困难科目的实用思考方法

课程简介:不管你是否擅长学习,“如何学习”这门课将给大家提供学习困难科目的实用思考方法。你将从中获得高效、实用的见解,学会深入地掌握科目。

网友评价:即使我看过很多学习技巧方面的书 但我还是觉得在课里学到的一些东西很有用 是 学习方法说有则有 说无则无 成功没有什么捷径 但是通过学这门课让我知道了原来我走的哪些是不可取的弯路 。不可能说这门课讲的都是什么你没听过 没看过的学习方法。那也不现实课里讲到的很多都是其他人提出过的理论。但这不影响他有用没用不是吗。例如chunk 在乔治的学习之道(学习的艺术)里提出过。还有deliberate practice 在异类这本书里也提出过。但是老师在本课里系统的提出 至少让我学到了很多。可能每个人对课程的要求不一样吧。我觉得你去上了 neural science这些课能学到这些学习技巧吗?这根那些学术性的课 侧重点都不一样 怎么能比较。课程的名字就是learning how to learn 又不是生物生理生命科学课。课程里提到番茄法 我都用两年了 ,但是在本课里学过后 还是让我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当然课里也没提过GTD什么。 总之 至少我学到了不少,给个赞 。

Laura的话:这门课程的教材就是Barbara Oakly写的一本书Mind for Numbers. 书已经快读完了,大部分都是对学习方法的介绍和实例,尤其利于理科课程的学习。早就准备学这门课,所以提前把教材买来学习,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自学方式吧。by the way,这门课Laura's husband也学了,还要求我把课程全部翻译成中文推广给学生。听到他的要求,作为教师的我,感动的说:“自己翻去!”

th (2)
课程名称:The Great Poems Series: Unbinding Prometheus伟大诗歌集-解读普罗米修斯

课程简介:Jean-Jacques Rousseau wrote “Man is born free, but he is everywhere in chains.” Poet Percy Shelley believed words could be stronger than shackles, and wrote poems intended to free mankind from their chains.(卢梭:“人生来自由,但处处有枷锁”。诗人雪莱认为文字比桎梏更有力量,写诗可以将人类从枷锁中释放。)

Laura的话:王勇主任,你的课来了。

th (3)
课程名称:Introduction to Forensic Science法医学导论

课程简介:学习在一个案件中,从侦查犯罪现场到汇报证据价值的法医学手段和科学基础。

网友评价:这是我上的第一门课程。一直很喜欢这方面的东西,美剧CSI也一直追。我本来也是学医学的,所以这些知识不管是单词还是意思对我都还好啦,并不难。不过非学医的同学估计比较头大啦。。。课程不错,通篇只分析了一个案例,并且这个案例始终贯穿课程的每一周重点。从现场勘察到侦破,法医的各个细节和注意事项基本上都很简明扼要的提到了。。。。大开眼界啊。。。。赞一个!

Laura的话:学习压力大的同学,可以来看看重口味课程。

th (4)
课程名称:How to Succeed at: Writing Applications写申请书的成功之道

课程简介:这门课程将教你如何写出一份优秀的申请书,对申请大学和求职都适用。

网友评价:学的东西都挺有用的,从几个方面细致的教授了怎么去增加自己简历的吸引了,还讲述了什么样的错误会使自己的简历被果断拒绝

Laura的话:出国的同学们......

了解更多Mooc课程,请关注求师得数位学习(微信公号qiutopia)。

十一 28

@qiusir:最近学年推出公益讲堂,影响到我中午的篮球活动,队友要集资外聘:)中午助教来报教室已爆满,大叔我扔下半碗方便面上楼...


@qiusir:都说咱这的公益课堂火爆,走后门是行不通的。站我身旁边的是助教一晨同学,作为课代表的她也常在班内开讲。谢谢侯组长的照片。

@qiusir:在基础物理的认知上不少内化了的“前概念”其实是错的,好在可以在对教师权威的认同并有安全感氛围的课堂上得到矫正。但这些并不容易发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上,那些被情感代入的更具感染力也往往被等同正确,用心说话被强化的也多是些远离课堂了的潜在“前概念”。
@qiusir:这么好的光线不做点光学实验可惜了。折射、反射、色散、曲线~我那圆柱形水杯里有心脏线和肾脏线...


@qiusir:如此的类心脏线和肾脏线同时出现应该是平行光和点光源被柱面反射的结果。

@qiusir:问及图书馆张老师中午学生去看书的情况,说新疆部、少儿部、理科部、高中部。没提悲鸿的和国际部的...
@qiusir:光线又不错,喝水玩杯子~

@qiusir:晨光的滤镜优化了心境……
@qiusir:清晨操场一圈听一首歌的时间~

@优伤土憋:其实到现在我才发现能找到大杨和qiusir这样的老师多么不容易其实qiusir不止教我们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态度对学习 对人生的一种真实的态度我一直是个感觉外向却内向的人会但不爱说我应该多多努力多交流互动得师若此实属不易爱你qiusir!
@qiusir:这天开车得拍照放大分辨红绿灯。大叔终于爬到学校啦~


@qiusir:值班。也安装了个移动插件WPtouch,貌似还不错...
@qiusir:受曲燕主任的约请,下午在国际部以“YES ME!”为题和教师们进行近一个小时的交流。值班整理资料发现很早以前记录过王蒙的“亮”:那个提灯的盲人/满世界去找/却不知道/他要的亮/一直在自己的手中。这很合“以己为师自求自得”的演讲主题哈~

@qiusir:车窗上的落叶……
@qiusir:选修课上常有小老师分享自己的作品。今天从法向加速度的角度构造抛物线曲率收效不错,通过公式验证。小弧线验证密切圆的概念...

@qiusir:冻成狗不忘刷下存在感...
@qiusir:清澈的除了山泉,也可以用来形容初冬的杨树林~
@qiusir:常人大可以类成比字母C,天赋与残缺与生具来,但已有的词汇表里就有C足够的位置。只是有的C还能结伴“成功”,而有的C更看重自我形式上的完美,在对O的追求中有的扯D有的装B。

@qiusir:听说今天有督导,特地带了把枪进教室...


@qiusir:学校某部的作文题是“就这样慢慢长大”,于是之前我的那篇小文“母亲坟前那棵树”被改成了“祖母坟前那棵树”、“外婆坟前那棵树”、“姥爷坟前那棵树”...
@qiusir:喝了顿大酒起了个大早~

@qiusir:都说东北这嘎达冷,还没立冬王勇敢已经穿棉裤了,难怪看着这么壮实。问这么早穿棉裤那冬天怎么办呀?答再穿一层棉裤呗...
@qiusir:本周三中午12:40后楼一楼阶梯教室有@Lauralllee 讲座,欢迎参加。Laura自己拿到了证书、又满分拿了证书、作业获评优秀范例。特别是还帮助我也拿到证书with distinction,我们还合作了The Tree~

@qiusir:值晚班还代课。看咱10班的黑板很丰富哈,上面三张餐纸上写着“地理P19-23”。顺祝某某童鞋周末比赛RP大爆发,本周物理作业免了~
@qiusir:1个松果加另1个松果是2个松果,大的松果右旋3左旋5,小的松果右旋8左旋13。咱育才园里有两种松树,咱育才园里还有很多小葵花...
@qiusir:一出门...

@qiusir:早新闻说今日立冬。校园转转冻成狗...
@MOOC学院: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将50门MOOC课程纳入教师培训系统,并联合Coursera为300万老师免费提供这些课程的认证证书。奥巴马认为,不光教学设备要更新,教学方式也要同步升级!奥巴马还宣布全世界的高中生都能在edX上学习AP课程,为留美申请加分!
@qiusir:这是要把动态数理的选修课变成美术课的节奏呀。2班SH作品~

@qiusir:我微信圈的有说猴脸、蝴蝶、幺蛾子、愤怒小鸟...
@qiusir:这算是自黑吗?

@qiusir: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也是蛮拼的,把身边的都搜刮来了。等我的书印出来了,买书送NEYCNB铅笔...
@qiusir:在这粉艳的大楼里在等候辽宁教育出版社的编辑,万卷出版公司...
@qiusir:不止三次校稿了,我还是很认真。编辑于老师很给力,字体选择图标安排很专业...

@qiusir:自从上次我带枪进教室,学生开班会要用枪,写作业也用枪...

十一 20

忙着每天的三节课,忙着最后的校稿,忙着打球忙着看电影,忙着忙着忙出了感冒,还是不忙的时候零星记录下...

很高兴能来国际部和老师交流。我的学生顶多是考上个清华北大,目前看你们更有机会成为菲尔兹奖、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老师。不过天才的老师也不是好当的,比如提到大牛爱因斯坦的中学老师反面似乎更多一些。希望我们的国际学生功成名就的那天回忆起中国的求学经历,顶多是抱怨一下这里的天气...


说起班主任的经历应该是十七年前的事,陪他们从他们小学四五年级升入东北育才超常班到迈入大学门槛。前几天有学生来电话都有孩子了...当然提到这些除了说我阅历广,主要是告诉大家我年龄大,吃了好几十年米饭才长这么点个头,有点惭愧:)

NEYC的主题多是“高考”、“分流”,各种练习册各种考试,当然升入各种名牌大学离不开国际部的贡献。
交流的主题是“YES ME!” 翻译成汉语就是“以己为师自求自得”,以前我也提到所谓知识,无非是“知己识己”而已...


昨晚和朋友们看了《星际穿越》,里面的离心机和最近的物理内容和接近,当然这里我介绍一个双星的天文模型。
说到师生关系,曾经有水桶和一杯水,有溪流和一杯活水...也提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等。我觉得师生的教学关系是以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中心,queSTion...以物理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类比教学的相互性,不学不是教,不教不是学。

学期初我曾问学生为什么要尊重老师,也就如为什么尊重父母一样。如果说尊重仅仅是因为教师博学教师传授,就如敬爱是因为父母付出父母关爱,如此类推和“有奶就是娘”又有多大分别。反过来想,父母对你的关爱不是因为你帅气你漂亮,教师对你的耐心不是因为你聪明和乖巧,师生之间如母子之间,很大程度上是伦理,而对教师的尊重往往是教育和认知的一部分...


作为一线教师要面对很多,比如我今天上午要上三节课,要安排练习题,前一天才接到通知,但一想到能和大家一起交流下教育的想法,也就乐此不疲了。比如最近我升级了“古今中外”的模式...

当初班主任的时候,班级墙上挂着“我自信、我拼搏、我成功”,记得学生毕业后姜老师收走了那些刻字。现在想来,我成功需要定位,我拼搏需要更改成好奇,乐在其中方能成功。对于一个人,甚至对自己的改变,不是靠扭曲自我的拼搏,是靠爱,爱情是爱,爱好也是爱,是大爱。

@qiusir:受曲燕主任的约请,下午在国际部以“YES ME!”为题和教师们进行近一个小时的交流。值班整理资料发现很早以前记录过王蒙的“亮”:那个提灯的盲人/满世界去找/却不知道/他要的亮/一直在自己的手中。这很合“以己为师自求自得”的演讲主题哈~

@qiusir:新学年第一课问学生为什么要尊重老师?再问为什么要尊重父母? 难道所谓的尊重仅仅是因为给予了吗?反过来看,父母的生养并不是因为你的完美,教师的传授也不是因为你的优秀,同为长辈的关爱通常是无条件的。我们赞美花草赞美阳光,一样要赞美身边的人,而对教师来说学生的尊重还是认知过程的一部分~

十一 12

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 求师得“数位学习组”成立仪式上的发言

一、关于求师得
求师得是我博客的中文名,原本寓意“求师必得”。如王阳明的“行知并进自求自得”,反思自己近二十年的从教经历也就有“以己为师自求自得”的体悟。这并不是一般意义的封闭和狭隘,“己”可以是“你自己”,也可以是你所接纳的“团队”,甚至是你处环境里的“人和物”,求师得要强调的就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


这里也希望“数位学习组”的同仁今后能淡化长幼甚至学科的差别,就如淡化师生的界限,自身“以教的视角去学,以学的践行去教”,同时也给学生以教的机会, “寓教于学”的去中心化也算是一种互联网的思维。

二、关于数位学习
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有提到“将来,子女受教育的方式也许比受教育内容的多少更重要”,说这话也快十年了,变化早已开始。Digital在大陆一般翻译成数码,很容易让人关联到电子产品,于是采用台湾的一种翻译,酿名“数位学习”主要是想通过信息技术尝试改变下固有的教学方式,数位学习和数位教学一体。

我写了十多年的博客,也开设过不算小的论坛,一直尝试通过信息技术找到学习方式的突破。这半年和海妹的合作有了点起色,也激活了之前的一些想法。和我一直研究的动态数理相比,数位学习的普及面更大一些,我们吸纳英语教师参见也是为了把眼界放宽,同时也会让英语更有用。

三、下一步的工作
虽然只是起步,但我们已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和规划。比如已经聘请了台湾的邹老师当顾问指导,比如电邮了美国的教授希望获得指导等等。
1、海妹老师下学期主导开设数字讲述的选修课。静伊尽早拿到证书并结合自己学位论文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同时和我一起辅助把这数字讲述这门课程开起来,尝试复合型学习。
2、小苏把自己的选修课和清华学堂的微积分结合,也争取自己今早拿到证书。同时在微积分和物理上的应用上我们尝试合作,也分享动态数理的一些想法。
3、文奇老师和我学习下几何画板,构造一些动态模型的基础上,也能发挥善于动手的优点,虚实结合;开放小组成员注册,先学会逐步的整理自己的工作和思考。
4、关于王勇主任,我的微博最早还是他提议注册的,而我们在慕课上迈出这一步也算是对他近几次会上的昌邑的响应。所以我也提议他只能是我们的校内指导~


也欢迎其他有热情的老师参加。平日里教育教学工作辛苦,而教研过程本名寡利无的,大家靠的是对教育的热情,很庆幸还有学部领导的支持,希望我们能走得更远。

十一 10


两年前,邱sir推荐我学习mooc。这是我第一次接触mooc。2013年寒假,我报名参加了第一门课程,现在仍然记得名字,Teaching Character and Creating Positive Classrooms(性格教育和创建积极课堂)。认真学习了两周后便放弃了。现在想起来,应该是起点高,难度大,对于初次接触慕课的我,这门课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今年上半年我又选了一门课,coaching teachers (教师培训),看了几个视频后又半途而废。

今年夏天,邱sir介绍我认识了邹景平老师,当得知邹老师已经获得了13张证书(现已15张),我深感惭愧。自认为好学的我看到了差距。虽然只和邹老师接触了一天,但邹老师说的“应该先做些事情”燃起了我的斗志,临别时,我向邹老师许下承诺,一定要早日拿到第一张证书。机缘巧合的是,当时coursera新开了一门课,learn to teach online(如何在线教学),课程持续八周,3篇论文作业,数个活动,虽然比较有难度,但内容却是我非常喜欢的,而我的教学也会受益匪浅。就这样,带着极大的兴趣和坚定的决心,我拿到了第一张证书。开学初,coursera又推出digital storytelling。我推荐邱sir一起学,课程持续5周,战线不长,做视频作业对邱sir更是不在话下,所以学习的过程很顺利。不仅两人都以满分拿到证书,更完成了几个满意的作品。

就像看了一本好书会推荐给别人一样,学习慕课的经历带给我太多的反思和感慨。如果分享给我的同事,我的学生,我相信他们也会和我一样,进入一个更新更广阔世界。在向大家推荐了几门课程后,我分享了我的学习体会。

兴趣最重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因为你不仅在探索这个世界,同时也是在探索自我。英文中有句话叫find your element。每个人都又属于自己的元素,天赋,擅长的东西,这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发现过程。英文中还有个短语叫nature and nurture 先天和后天 。nature是每个人的天性,天赋和擅长,我们要find our nature,但是仅仅发现还是不够的,nature要经过长期nurture,培养,学习,训练和锻炼才能成为你的element。If you are in your element, the sense of achievement and satisfaction will follow naturally。

如何去寻找自己的兴趣呢。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因为你还没探索过这个世界,还没有见识过那么多未知的领域,怎么可以jump to the conclusion。所以应该throw yourself in this amazing world of knowledge, skills, information and wonders. 把我们自己扔到这个世界,扔到这个充满了知识,技能,信息和奇迹的世界。

兴趣是遇到困难时最大的推动力。Interest is the biggest pusher. 因喜欢才会投入,真正投入才会想办法,调动自己的一切能力一切资源去解决困难解决问题,所以当遇到语言问题,沟通问题,不会写作业,赶不上deadline,一想到这么喜欢这门课,就有了坚持下去的理由和动力。这一切都源于兴趣。


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这两种能力最可怕,也最可贵。因为太多人没有这种能力,没有这种能力会被brainwashed,会被别人思想控制,有了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就会客观看待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分析,不偏听,不全信。接触了mooc,选择了你喜欢的课程你就会投入,投入才会思考,才会引发共鸣,引起反思,带给你惊喜和启发。当你读到某些文章时,你会觉得这个人得观点很新颖,他的论据很充分,而有些人的观点很可笑,这就是一个权衡比较的过程,你在整理,比较,捋顺思路,这就是开启了思考的过程。如果能够连续4周甚至8周都在思考,那么我们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就建立起来了。而经过思考做出的东西不仅能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也很可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受鼓舞—信心倍增—能力提升。

没有邱sir的推荐,我不会接触mooc。没有遇到邹老师,我不会许下承诺。没有好的课程,我的兴趣不会被点燃。没有兴趣,也就不会坚持这一路。没有坚持,更不会有证书和随之而来的满足感。感谢贵人相助,感谢慕课课程,感谢自己的坚持。先去做些事情,然后等待最好的结果。

•育才公开课(六十五)之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