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新春快乐,猴来居上~

理科部的助教群里每天都有值班轮守,答疑解惑,互帮互助;高中部的很多助教热心参与,不辞辛苦,远在美国的张顾问让助教群几乎做到24h在线;超常部的同学也能积极参与到高中群里的数位学习,也热心帮助他人,还分享自己的VPN......
当然也要感谢为此付出的老师们,李海妹老师、郭莹老师、纪璇老师......老师和学生们一起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WE to ME和ME to WE......求师得助教群(534306659)

以下节选自少儿部崔舒洋同学的QQ
虽然是第二周刚结束,但是今年的数位讲述的MOOC已经给我带来了许多欢乐和难忘的记忆~首先要感谢Laura(李海妹老师),我发现她真的很是幽默风趣,同时感谢她的耐心指导!
特别感谢我的助教—远在美国的英语超棒的超级学哥张鸿业,感谢他对我的稿子进行的悉心修改。还有就是感谢那些助教群的小伙伴们!在MOOC群里还偶遇一位少29的小学弟,第一次做数字讲述还能为别人指导真的是一件很荣幸的事~

温馨提示:感谢学生助教们的热心工作,但注意把控时间;提醒同学们在助教群里交流注意网络用语,谦逊的自我和尊重的彼此同样是网络上的优秀品质。
第三周的作业于2016年2月15日中午12:00前提交

数位讲述@李海妹&郭莹

总体情况
本周作业要求制作故事板,需要同学们把文本和图片结合在一起,这样对自己的数字故事就有了直观的概念。大部分同学选择的图片质量较好,但也应注意图片数量不能太少,文字上还有进步的空间,同时注意将视频的长度控制在3-5分钟。
存在问题
1、学员转化PDF文件后要打开文件自己看一遍,有的网站会在我们的图片后广告植入上网址,造成图片整体效果非常乱。
2、要注意选取合适的字体,有的字体转化后会出现字母重叠或者丢失的情况,使单词失去了意义,严重影响文章的内容。
3、个别同学剧本的语言错误较多。

作业提交
及时提交作业的有
沈阳市第五中学:马溙泽、张浩漪,刘佰鑫,徐英姿...
沈阳市第20中学:吴思慧;
东北育才学校超常实验部:崔舒洋,郭哲名...
科学高中部:崔淞源,吴俊宇,周信良,刘隆邦,马晓苏,吴子龙,李虹竹,谢心安,武洲印, 关思琦...
高中部:王丹琦,闫北辰,于诗澄,吴佳真,魏天文,王雪彤,赵越楠,张逸譞,沈冠霖,马紫宸,肖天一,赵翔宇,孟繁多,李天泽...
双语学校:李采薇,陈彦冰,李昀霏,王涵竹...
育才外国语:袁佳萌等。

几点建议
1. 剧本的编写不能出现语言错误,第三周要进行旁白的录音,字面上的错误也许不容易发现,但录音时出现的语言问题可是非常刺耳非常明显的。所以,即使是修改后的剧本同学们也需要一遍遍朗读,哪里不流畅,哪里不顺耳,必然是问题所在。
2. 故事板把数字故事分成了几幕,目的是使制作者对自己的故事有一个直观的概念。但这种形式却无形中造成了幕与幕之间的割裂,同学们把过多精力放在文字和图片上,造成了碎片化故事。那么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内容串成流畅完整的故事呢?朗读。朗读是最好的检验方法。尤其注意段落之间的衔接,每段第一句和上一段最后一句有没有关联。

特别提示
第三周第四周进行音频和视频的录制,技术操作有一定难度,求师得将发布视频制作攻略(彭志刚老师的专业奉献),同时助教群也会提供在线帮助。
数字讲述第二周课程
Digital Storytelling Week 3

动态数理@姜平&纪璇
这次作业内容有点难,突出了轨迹的含义,凸显轨迹(包络)的重要意义。
做过的同学会发现难当然不是难在操作上,更多的是思维方式的变化,难在用动态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其实很多人(尤其是数学老师)反对”动态“这个词被几何画板等软件独占,他们以为他们一直以来的思维中自然包含了动态的意思,强调动态是软件在盗用数学思想,甚至固执的以为自己的方法远高于软件的表述。

其实,我们从不否认动态的观点是数学中原有的重要思想,但我更欣喜于现在能把他描绘出来。我曾经见到过一些数学底蕴深厚的老教师,见到自己多年的设计想法被动态的方式演示出来的时候那种由衷的赞叹,也看到过很多资历尚浅的人从不去尝试却妄自评价这个动态表现的阙漏。相信有了实践的同学们能有自己的评价和见解,这也是我们的目的。当然我们更希望把你在这里学到的东西自如的运用到更广阔的范围里面。

就像一篇描述景色的文章,如果配合以恰当的图片或视频,那叫图文并貌,相得益彰。希望同学们借助这个内容打开自己的思路,找到抽象与形象的完美结合,创造出精彩的作品。

及时提交作业的有:
五中:李晓彤,佟欣慧...
少儿部:张蕴檬,张艺川,张书宁,卢弘韬,张云迪,崔家瑞,高瑀希,辛俊毅,王梓豪,王科翔,崔舒洋,庄淏,陈禹池,李享哲
高中部:魏天文,李保霖,罗培航,王子豪,贾双悦,张逸譞,卜秋实,闫冠宇,赵翔宇,王思博,于沛玄,关思琦...
理科部:孟嵩皓...

补交第一周作业:
五中:李晓彤、佟欣慧;高中部:王淑玮、于沛玄、王欣然、罗培航;少儿部:崔舒洋...

表扬张逸譞同学的作品,包络的构造显得那么漂亮,细线和颜色的结合很有设计感。

数学的能给人带来的秩序感,解放感是很难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大概就是说辛俊毅同学的作品吧,同意的点赞啊!
作业情况感谢同学们能按时提交(补交)了作业。如果你错过了本周的作业可以在第三周补交,只要作业合格,并不会影响你获得求师得数位学习证书。但是准时上交会更好啊!
特别提醒
下一期的内容可能会有点难,大家自己要仔细研读,并密切关注我们助教提供的攻略。

动态数理微课程WEEK3学习指导PDF文档
动态数理微课(I)Week3 (4183)
或者 http://pan.baidu.com/s/1nub8KBn

完成本周作业,需要特别下载下面的3D坐标系文件。
空间李萨如图辅助3D坐标系文件 (3962)
或者链接: http://pan.baidu.com/s/1ntj9brN 密码: wdf3
学生助教分享的第三周作业教程~
马骁、谢卓庭和徐铭泽的第三周作业攻略~ (4634)
或者 http://pan.baidu.com/s/1dEoGt4t

动态数理助教
孟子立879171075、徐铭泽591298627、谢卓庭174048773 、陈佳一949974985、张逸譞1357884837、魏天文494019440、沈冠霖1215129057、王淑玮1042188310、于萌470388543、崔航2020468972...求师得助教群534306659

数位讲述助教
康书宁121103000、邓佳蕊1716980854、蔡希隆2508418876、孟嵩皓 993946100、 闫北辰 915735732、李皓然1530231079、李书桥 1145776837、李孟翰 1150113438、张雨萌2765560409、邢孝南 870878248、王堃宇 993827074、刘殊辰365781699、徐逸宁1013957153...求师得助教群534306659


为自己的学习掌舵,我们一起加油~

东北育才学校
沈阳市第5中学\沈阳市第11中学\沈阳市第20中学\......
沈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二处
沈阳市教育研究院

30


The illiterate of 21st century will not be those who cannot read and write,but those who cannot learn,unlearn, and relearn.---Alvin Toffler

“求师得数位学习2016”寒假课程已经开课一周(1/5)了,提交作业的同学不仅包括东北育才外国语学校、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科学高中部、超常实验部和双语学校,我们还很高兴看到有沈阳市第5中学和沈阳市第20中学的同学们也参与到假期的数位学习活动中来。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有用是立即的,无用是未来的契机。
邹景平,求师得数位学习台湾专家顾问

有了从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寒暑假的多次数位学习活动的实践,积累了可贵的经验,也为我们这新一轮的假期数位先修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今年求师得数位学习团队再接再厉......

除了四天五校的密集推介活动和扩充教师团队,本学期更充分发挥学生助教的作用,推广郭莹老师在科学高中部的点对点的实效经验,成立了求师得数位学习助教QQ群。其中,科学高中部的助教群实施值班制度,每天一名助教负责,全天候在线答疑。高中部和少儿部的助教也实行点对点,做到有问必答、实时解决,不仅让新学员找到互动的学习社区,帮老师减轻了负担,助教学员也能从转换角色中获得更深层次的学习经验。

数位讲述/李海妹{Laura}
“数字讲述”第一周作业要求用文字描述你将要创作的数字故事,其中包括:故事的分类,初始题目,目标观众,故事的教育理念或教育目的,可以怎样应用在教室或非正式的学习环境,希望目标观众看完数字故事后学到什么主要内容或主题。

及时提交作业的有沈阳市第五中学马溙泽、张楚,张浩漪,刘佰鑫,徐英姿;沈阳市第20中学吴思慧;东北育才学校超常实验部崔舒洋,郭哲名,王梓豪;科学高中部刘隆邦,马晓苏,周信良,吴俊宇,赵亚霆,许广力,白雪,韩佳林,董进,李虹竹,程室谕,许源,闫桐嘉,许容嘉,谢心安,徐佳铭,关思琦,武洲印,崔淞源;高中部王丹琦,闫北辰,张子誉,于诗澄,吴佳真,魏天文,王雪彤,赵越楠,张逸譞,沈冠霖,马紫宸,肖天一,赵翔宇,范熙来,孟繁多,李天泽,邓佳蕊;双语学校李采薇,陈彦冰,李昀霏,王涵竹;育才外国语袁佳萌等。

作业情况
1、沈阳市第五中学马溙泽上交作业最早,收到反馈后积极修改并最终定稿。
2. 以上同学中大部分已经将第一周作业同时提交到Coursera网站,并获得15%的成绩,没有提交的同学也一定要提交后面几周的作业,同样有可能拿到证书。

存在问题
对作业要求我们在第一周课程资料中给了具体提示,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 没有写出一段文字,而是一问一答形式。内容要求有遗漏,有的同学没指出目标观众,以及看完故事之后学到什么内容。有的同学把具体的故事内容也罗列出来,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2. 不能保证语言使用的正确性。本课程是英文课程,上交作业,录制音频都需要使用英语,语言错误尽量避免,尤其不能出现低级错误。
3. 回答问题时没有出现关键词。Coursera第一周作业是自动生成分数,所以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使用问题中的关键词,如“preliminary title", "target audience"等。每个问题用一个完整的句子回答,不要用单个词汇。

几点建议
1. 仔细阅读每周课程资料,之后如果还有疑问再到助教群求助,要先给自己自学的机会。
2. 语言能力的提高 a 阅读原版书籍永远是最好最直接的方法。 b 某些句子不会说,登陆有道词典,参考原声例句和权威例句(不要参考双语例句)。 c. 每周的阅读材料也能够提高语言能力。 d. 提高搜商。自己的数字故事属于哪一类内容,登陆www.bing.com搜索关键词,选择英文搜索后就会找到很多英文文章,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选择性模仿,改写,为我所用。
3. 作业提交之前要自检,结合老师的反馈后再修改。

特别提示
1、请各位同学一定认真阅读每周的课程资料,按照要求提交作业。
2、第二周作业文字量较大,请同学们尽量提前着手,先交先批改,提交太晚会影响下周的录音。
3、第一周作业没有及时提交到Coursera网站的同学不要放弃,请仍然提交后几周的作业,有很大的机会拿到证书。
4、一定要加入助教群(534306659),享受一对一在线答疑。

数字讲述第二周课程
Digital Storytelling Week 2

动态数理/纪璇{Miss J}
本周作业大家上交非常及时,格式也非常准确。导数的环节是我们故意设计的,其实大家可能不明白这个功能的具体内涵,但是不阻碍大家对技术的理解和运用。

但是也有粗心的同学没有注意到第三题其实有定义域的限制,所谓两种方法实际上是定义域的表现手法的不同,一者可以用属性调整,也可以在函数上做点手脚,在助教的努力下大多数人都做出来了,其实利用好我们的助教是你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及时提交作业的有:辛俊毅,闫冠宇,赵翔宇,庄淏,王科翔,卢弘韬,高瑀希,张书宁,崔家瑞,范熙来,卜秋实,王子豪,张逸譞,关思琦,吴俊宇,王梓豪,张艺川,张云迪,陈佳一,李保霖,赵越楠,贾双悦,陈禹池,王思博,魏天文,孟嵩皓,李享哲,兰雍祺。

东北育才超常教育实验部29届张蕴檬同学挑战GeoGebra,以前从没有人用GeoGebra完全成功过,加油啊!(相关问题可以和沈冠霖助教1215129057交流)
另外美工也是我们作业的一部分,比如注意不要把图画得太大,适当用点有颜色的背景什么的,感觉会好一些,比如东北育才高中部高一一班闫冠宇的作品,大家都可以试试啊!

作业情况
感谢同学们能按时提交了作业。如果你错过了本周的作业可以在第二周补交,只要作业合格,并不会影响你获得求师得数位学习证书。
大家起步都做得非常不错,这里就不单独点名表扬了!大家都要加油。

特别提醒
动态数理特别提醒大家要利用好我们的学生助教(当然我们也要求助教能更出色的完成作业),他们都很有实力,要利用好这个渠道,借助他们的力量你会更好。另外要注意构图,不要只是把内容表现出来,形式也一样重要的。

动态数理第二周课程
动态数理W2神奇的梯子
动态数理微课程WEEK2 学习指导PDF文档
动态数理微课(I)Week2 (4765)

When you learn, teach. When you get, give. - Maya Angelou
To teach is to learn twice. -Joseph Joubert

动态数理助教
孟子立879171075、徐铭泽591298627、谢卓庭174048773 、陈佳一949974985、张逸譞1357884837、胡楚衿1710068079、魏天文 494019440、沈冠霖1215129057、王淑玮1042188310、于萌470388543、崔航2020468972...
求师得助教群534306659
数字讲述助教
康书宁121103000、邓佳蕊1716980854、蔡希隆2508418876、孟嵩皓 993946100、 闫北辰 915735732、李皓然1530231079、李书桥 1145776837、李孟翰 1150113438、张雨萌2765560409、邢孝南 870878248、王堃宇 993827074、刘殊辰365781699、田展铭1220219614、徐逸宁1013957153...
求师得助教群534306659

求师得数位学习2016寒假第一周作业提交截止日期2月5号12:00

东北育才教育集团
沈阳市第5中学\沈阳市第11中学\沈阳市第20中学\......
沈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二处
沈阳市教育研究院


为自己的学习掌舵,我们一起加油~

23


求师得数位学习顾问
求师得数位学习常年顾问:邹景平(台湾专家)
求师得数位学习资深顾问:张鸿业(美国留学)
求师得数位学习特约顾问:张静宁(中国科大)

求师得数位学习教师助教
东北育才学校超常部纪璇老师、东北育才学校双语学校彭志刚老师、东北育才外国语学校葛梅芳老师......

动态数理助教
孟子立879171075、徐铭泽591298627、谢卓庭174048773 、陈佳一949974985、张逸譞1357884837、胡楚衿1710068079、魏天文 494019440、沈冠霖1215129057、王淑玮1042188310、于萌470388543、崔航2020468972...求师得助教教研组534306659

数字讲述助教
邓佳蕊1716980854、蔡希隆2508418876、康书宁121103000、孟嵩皓 993946100、 闫北辰 915735732、李皓然1530231079、李书桥 1145776837、李孟翰 1150113438、张雨萌2765560409、邢孝南 870878248、王堃宇 993827074、刘殊辰365781699、田展铭1220219614、徐逸宁1013957153...求师得助教教研组534306659

有老师的耐心辅导和优秀的学长一起成长,是不是有点心动,拿出你的行动来,加入我们的课程~

数字讲述第一周课程
Digital Storytelling Week 1

该课程(数位讲述)于2016年1月18日在Coursera网站上第三次开课,大家可以在Coursera网站注册正式学习。如果能够在1月25日1:59PM前在网站成功提交第一周作业,并完成其他作业,就有可能在课程结束时获得休斯顿大学体系颁发的课程证书。(第一周作业提交请打开公众号页面最下方菜单中的“慕课”内容)
第一周作业已经有多名同学提交并获得满分。沈阳市第5中学高一六班马溙泽同学最先提交!
如果同学们对第一次数位学习不太熟悉,也可以按假期先修指定时间提交作业,等到2016年9月份Coursera第四次正式开课再提交作业并获得证书,请大家根据自身情况决定。

动态数理第一周课程
动态数理W1几何画板入门
动态数理微课程WEEK1 学习指导PDF文档
动态数理微课(I)Week1 (4298)
关于几何画板5.06最强中文版(20140809)的下载,可以通过网络寻求帮助~

东北育才教育集团
沈阳市第5中学
沈阳市第11中学
沈阳市第20中学
......
沈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二处
沈阳市教育研究院

22

"知行合一"求师得数位学习校际推介


写在前面
求师得数位学习2016年寒假课程即将在1月23日正式开始。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同学感受数字学习的魅力,求师得数位组的老师们在最近一周开始了忙碌的推介活动。育才外国语学校,育才双语学校,沈阳市第11中学,沈阳市第5中学,沈阳市第20中学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

无论是育才外国语的阶梯教室,还是双语学校的国际报告厅,11中学的数字化数学教室,5中的体育馆,20中学的礼堂,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同学们真挚和好奇的眼神,更体会到老师们的肯定和鼓励。看到同学们认真记录,频频点头,听到同行表达参与的渴望,零下20度的寒冬和饥饿奔波根本不算什么。


其实,每个人无论主动或被动都需要学习,既然数字时代早已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技术,我们所需要的只是那一点点动心,一点点尝试。

2016求师得数位学习寒假先修启幕......

特别感谢育才外国语学校高金辉校长,育才双语学校郜琳红主任,沈阳市第11中学周丹副校长,沈阳市第5中学梁君祥副校长,沈阳市第20中学孙吉泰副校长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市教育局基教2处敬涛处长和安凯老师,感谢教育研究院黄艳丽副院长的一直支持。

先期准备

1、课程资料将以周为单位定期通过百度网盘分享。同学们需登录http://pan.baidu.com(如果没有账号就注册一个),熟悉具体操作。当然你一定在自己电脑上备份。
2、作业提交
方法一:请将文件用百度网盘分享给百度用户名为“qiutopia@qq.com”的账户(点“分享”,然后点“发给好友”,然后点“添加好友”)
方法二:也可以将作业发送至qiutopia@qq.com
3、关注求师得数位学习小组微信公众账号(qiutopia),或访问www.qsir.org,接收了解最新信息。
·课程简介看这里[?]
·慕课证书墙[?]
特别提醒
数位讲述课程于2016年1月18日在Coursera网站上第三次开课,大家可以在Coursera网站注册正式学习。如果能够在1月25日1:59PM前在网站成功提交第一周作业,并完成其他作业,就有可能在课程结束时获得休斯顿大学体系颁发的课程证书。(第一周作业提交请打开公众号页面最下方菜单中的“慕课”内容)

如果同学们对第一次数位学习不太熟悉,也可以按假期先修指定时间提交作业,等到2016年9月份Coursera第四次正式开课再提交作业并获得证书,请大家根据自身情况决定。
......

09

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团队的共同进步
李海妹 Lauralee 2016.01.08

求师得动态数理主持人姜平老师演讲pdf
姜平:我的教育技术之路 (6636)
求师得教育实验室站长邱发文讲稿

2015年1月8日求师得数位小组在沈阳市教育研究院的教育创意大讲堂与沈阳市的部分校长和老师进行了交流,发言顺序为姜平,李海妹,邱发文。这篇讲稿从元旦开始准备,几次修改定稿。我是从数字故事起家的,那就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后来发现姜老师也要讲故事,吓我一跳,不过还好大家的风格和内容并不冲突,三个人有序衔接,角度多样)。


感谢沈阳市教育研究院给我们这个机会和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交流。我是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的英语教师李海妹,也是求师得数位学习小组的召集人。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主要内容是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团队的共同进步。

大概是2013年吧,当时关于高考改革英语退出高考的呼声很高,得知这种说法之后我内心非常恐慌,这有可能意味着工作的变动。我个人很在意内心的平静,心情不好什么事都做不好。所以当我心情不好时我都会坐下来分析,原因是什么,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如果发生了应该怎样应对,(巧合的是,在我后来读书的过程中发现实际上这种分析方式是商业上的一种管理策略,叫做事前验尸(pre-mortem),领导者想象一下自己的产品失败了,那么带领大家分析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是否能找出解决方法。)经过分析之后得出来的结论是最多下岗没工作,但我还是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的,那么怎么才能让自己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呢?首先我得有资本,我得成为名师,我得成为领头人,那大家每天都在上课备课批作业,课余时间是不是可以做点什么提升一下自己的业务水平呢?迷惘之际我看到了TED演讲中英国教育家Ken Robinson的演讲,他的演讲很有启发性,于是我找来他的著作,一口气读了两本,并分享给我的同事邱老师。书中很多观点邱老师非常认可,建议我读书的同时做书摘,这样既方便日后查询也可以与他人分享,于是就有了我人生中第一本英文书摘。

除了读书之外,我发现了译言网,国内最大的翻译网站,很多英文爱好者进行义务翻译工作,于是尝试翻译了几篇之后开始做大量的英文翻译,并且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好评。其实这两件事并不能给我带来直接的好处,但至少自我感觉很充实,拓展了自己的能力,让我有了一点安全感。后来,翻译了大概两个月之后,有人通过译言网找到我,邀请我加入一个可穿戴设备网站做翻译工作,可穿戴设备就是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这类产品。当时这个网站处于创业阶段,我成为了创始成员之一,翻译了许多篇很专业的可穿戴设备类的文章。当时也觉得自己很牛的,都打入IT领域了,万一哪天网站上市我还可以去敲钟呢。

很快到了2014年暑假,邱老师介绍我认识了台湾的邹景平教授,得知邹老师60岁高龄已经获得13张MOOC证书我很受鼓舞,于是承诺尽早拿到第一张MOOC证书,经过一个暑假的学习,拿到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learn to teach online的证书。9月份开学,coursera网站上正好有一门课digital storytelling开课,数字故事讲述,自己用英文写剧本,配音,制作视频数字故事。我觉得这门课既有技术又有英文的应用,于是邀请邱老师一起学习,这就开始了我们真正的合作。刚才播放的视频中,英文剧本是我翻译的,配音也由我来指导,后来我们两人都满分拿到证书后,又合作了一次the tree,合作过程邱老师对我的能力非常认可,看到了我的潜力,(其实现在看来,我在译言网和可穿戴网站的翻译经历为我们的学科合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事情的发展总是要有人推动的。2014年9月开学后,邱老师推荐我给学生做讲座,我觉得Mooc学习这么有趣又有意义,应该向学生推广一下。讲座后就有学生开始自学网络课程并很快拿到了证书,而我也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做了数次讲座,对我个人能力有了很大提升。然而,这仅仅是开始。邱老师说我们不能停留于推广,我们要带着学生学,于是在寒假期间我们找了10名高一高二的同学成立了假期先修小组,带领学生学习数字故事讲述课程。寒假期间学生也是很忙碌的,但这些学生在补课写作业之余每周抽出2小时左右的时间看我们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课程视频,每周通过百度云提交一次作业。5周时间结束后,所有同学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也经历了一次数位学习,我们也为以后开展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假期这么忙碌,其实开学后应该休息调整一下,但对于我来说,2015年3-7月份这个学期却进入了一个全新模式。上课备课之余,看书,数位学习。2015年共获得9张课程证书,读英文原版书21本。读书的灵感来源于扎克伯格2015年的新年决心。他决心2015年两周一本书,我制定的计划是每月一本,并把这个决心公布给同事和学生,这是我2015年1月初的微博,这是2015年12月31日的。书摘一共4部。

2015年7月暑期来临之际求师得数位学习小组在育才集团高中学段各学部开始暑期课程推介,进一步扩大活动参与的范围,并且推出第二门课程,动态数理。这门有着20年开课经验的选修课,在经历了老师数位学习,老师推荐带领学生一起数位学习之后,我们又进一步将自己最精华的课程在这个数字时代上线试水,让学生用全新的方式既能学学到国外大学的优秀课程,也能学到常规课堂上学不到的精品校本课程。这个时期还有个插曲,姜老师和邱老师将自己20年选修课的精华写成论文,准备向ATCM亚洲数学与技术大会投稿,于是邱老师找到我做翻译工作。如果是以前,我肯定会拒绝,因为从来没翻译过这么专业的文章。后来一想,我怎么也做过IT创业公司的核心团队成员,虽然没坚持到上市,但能力肯定还是有的。另外,我相信邱老师的眼光,我相信他们20年坚持的意义。于是经历了几个不眠之夜,我这个文科生把充斥着大均匀斜方截半立方体一类专有名词的两篇数学论文翻译成功并投稿。

暑期来临,育才集团七个部门近百名学生参加假期先修,参与第一期活动的学员在这一次充当了学生助教的角色,亲身经历了学习过程中的身份转变。并在8月末成功与coursera网站对接,网站的数字故事讲述正式开课,学生拿到了国外大学的证书和育才集团的证书,并举行了育才集团的结业典礼。这时,我们从最初的一个校区10名学员参加,发展到7个校区85名学员,73人获得求师得颁发的证书,48名师生获得MOOC证书。全球5700人参加的课程中6个范例,有两个出自我们暑期学员,越来越多的学生和老师开始融入世界的大课堂。 伴随着我们活动的成功,姜老师和邱老师的论文也得以全文发表,并受邀参加在乐山举办的亚洲数学与技术大会,我作为翻译有幸一同前往。虽然是数学与技术大会,但在听过中科院院士的报告后,我被他们的激情和对学科的热爱所感染,热爱与年龄无关,激情也不局限于某一专业,看到50多岁的华裔教授在站在那里眉飞色舞热情满满的演讲,我知道这就是我的目标,我也要像他那样把我的理念,我的坚持传递给同行,传递给学生。


下面是我做的一张图,从求师得数位小组活动的角度看,我们从老师主动数位学习,到号召组织指导学生一起学,同时带动身边的同事,并进一步扩大到整个育才集团。从我个人发展的角度看,这就是一个寻找方向的过程。一年的时间方向已经找到。

反思有以下几点:
1.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我读的这本书里,关于习惯是这么写的: 习惯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大脑一直在寻找可以省力的方式。这个过程是一个由三步组成的循环。Cue(提示)——→Routine(惯例)——→Reward(回报)。看到提示之后,我们就会进入到自动行为模式,模式结束后得到回报和奖励,加强我们对再次得到奖励的渴求,于是造成下一次看到提示时,更自然地进入自主行为模式,这样习惯就形成了。养成读书的习惯,把书放在办公桌上,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提示,然后要用一些方法使自己的回报感增强。比如,看书做书摘,或者上课时跟学生分享一些书里有趣的内容,或者像现在这样用书中的内容为我服务,然后看完一本书在朋友圈晒一本,慢慢的回报感越来越强,读书的习惯也就养成了。拿到一张MOOC证书后,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推动着我去学下一门课,当学习和读书成为常态,一切知识逐渐内化,同时也收获了内心的踏实和平静。
power of habit
2.专业态度的养成。每个人应该都是有两个模式吧,生活模式和专业模式。平时或动或静,这由性格决定。但进入专业模式必须够认真,够投入,够积极。学的越多,懂的越多,就积累了更多专业素养,也就能够随时切换到专业模式。

3.开放的态度。这里我说的开放的态度,指的是对学习,对新事物有开放的态度。很多人都看TED演讲,并为之激励。但大多数人只停留在看的阶段。如果一个人的理念感染了你,说明你们有共鸣,那么为什么不进一步去搜一搜这个人有什么论文,有什么著作呢。写作的过程很复杂,首先整理自己的思路和多年的积累,还要遵循一定的结构充分表达,所以说每一本书每本著作都是倾注了作者巨大的心血的,喜欢这个人就应该去找他的书看,我们不仅仅局限在观点的认同,更应该有深层次的解读和交流。所以当我们开始学习,开始读书,也就养成了对学习主动和开放的态度,同时为自己打开了许多扇门。

4.团队合作。刚才这张图是我的个人和小组的发展历程。我特意将邱老师的建议和主张标注为黄色,多么清晰。 这就是我喜欢反思的原因。我得知道这一切都是怎么来的,谁帮助了我,谁给了我鼓励,以后应该怎么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一个人的想法局限,站在优秀的人身边,他的视野就是你的视野,他的高度就是你的高度。与优秀的人同行,提升速度快,进步幅度大。怎样才能被优秀的人认可呢?总得先做点什么让他们认可才行,所以不如读书,不如学习吧。


那么,就像我最初说的那样,我是带着下岗的恐慌和迷惘开始学习的,虽然最初没有确定的方向,但至少方式是对的,与其杞人忧天,不如做点事提升自己,能力慢慢提升之后,与优秀的人同行,机会越来越多,自己的主动加上别人的推动,前进的脚步就停不下来了。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团队合作才是最佳出路。

谢谢大家。

巧合的是,我的高中班主任现在沈阳市第11中学的周丹校长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mmexport1452316936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