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qiusir:很长时间没看晚霞了,先抽空逛逛公园,贴张刚拍的图,“秋天的颜色”~


@夸美纽斯:假如解释能用幽默的,至少是比较不甚严肃的语调加以调剂,那就尤为如此。因为这样一来,快了和有用就合而为一了。
@qiusir:起因3-5由选修变成了必修,受教育研究院高中教育教学中心委托临时上一堂公开课(不少学校近十年都不讲动量的选修内容了)......
@qiusir:洪湖水~~来沈阳二中上公开课⋯⋯
@qiusir:变道,选了一条更拥堵的路⋯⋯

@qiusir: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学生和很不熟悉的听课老师......

@qiusir:从“天才是比较二的人才”切入,用比较育才的人才教育和二中应该的天才培养的自嘲来暖场。沈阳二中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开朗热情⋯⋯助教小班长小班长当中说喜欢听我上课,有意思~
@qiusir:来听课的11中王娜老师特别提到助教小班长和头顶粉笔头的小学委都很出色⋯⋯
@qiusir:外国语G老师赶时间听课肇事拖车⋯⋯

·Impulse & Momentum
·王聪方法

07

@qiusir:遇到好学生首先是老师的运气。感谢徐同学对求师得数位学习活动的肯定~祝词让我想起村上春树推荐过的那首歌,18 Till I Die⋯⋯


@qiusir:谁的年少不青葱⋯⋯

@qiusir:一株草十年后还是草,一棵树呢⋯⋯
@qiusir:天气不错,照例今天会收到不少短信。95533抢先,好彩头哈~

@qiusir:World Teachers Day 2016 10 05: Valuing Teachers, Improving their Status
@qiusir:2009年世界教师日主题:打造未来:立即投资于教师 Build the future: invest in teachers now;2010年世界教师日主题:复兴始于教师 Recovery Begins with Teachers
@qiusir:Oh,my DOG!焦黄了的草坪踩着像是走在沙子上⋯⋯

@qiusir:城会玩之人在画中⋯⋯
@qiusir:看过阿楞很多照片,还曾用它做过背景主题,收到实物的礼物还是不一样~
@qiusir:关于瑞典只知道乐队、家具、汽车,电影还第一次注意到,《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算是治愈系的电影了。大凡倔强的老头都有一颗柔软的心,要是每一个活力的青年都遵守好的规矩⋯⋯
@qiusir:不疯魔不成活,一群靠自己成全自己的人一起成全了陈凯歌,国产电影中《霸王别姬》算得上神作吧……
@qiusir:皓首穷经。第一次注意到蜻蜓的残翅……

@qiusir:多少次了吃个饭都碰上以前的学生,看来以后要带墨镜出门了……
@qiusir:从身边发现美的,走出去寻找美和创造美……
@qiusir:话说某中二学校来了新校长,大会上大谈自己国外游历的生活,号召老师们要过巴黎街头喝咖啡那样有品味的生活。同样是大会上,三年后的腔调是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清贫⋯⋯
@qiusir:第一次来东北四市教研协作体高考备考研讨会,也不收会务费,据说还有厦门、莆田等远道而来的。很期待专家讲座,长春教育教学研究室的专家还真是跨界王,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化学等科目高考命题分析到张罗盒饭都是一人包办⋯⋯不过话也说回来了,这高考分析和张罗盒饭难说不是一件事。
@qiusir:高三复习课之“两年好题”中圆周运动中绳、槽、环等模型的二级结论应用和特殊值计算及经典错误纠偏……
@qiusir:行向荒野惜日落,爬上高楼看日出……

@尹新东neyc:你是育才最会写文章的人@qiusir ,你的发言真的很好,请接受我的膝盖orz
@qiusir:感谢尹新东老师的抬爱,把讲稿打印出来放班级展板上让孩子们看看。让我签了名~我写了“爬上高楼看日出”的寄语......
@qiusir:高中部微信平台转发了我高三励志大会的发言稿,看了下阅读量和点赞数都还不少,其实那天现场的效果可以更好~
@qiusir:老邵说差点听出眼泪来......庄严老师班级午检和学生分享了讲稿......
@qiusir:这几天遇到不少家长和学生提起那篇演讲,学生说她双语的老师转发了,也有学生说她妈妈一直说好,还有的是通过小学班主任的朋友圈,通过钢琴老师的朋友圈,朋友从他朋友圈看到有校长转发的...
@qiusir:《釜山行》里各角色个性鲜明张力十足,胖大叔对我最具感染力。朴大妈治理的国家足球水平高电影也拍的这么好,唉⋯⋯
@qiusir:正贤桥下小小鸟~这小岛上的桃花反季呢……

@qiusir:天堂在左隔着栅栏,你向北风驰电掣;家在左左,蜗步龟移的我望河兴叹……
@qiusir:“意在救人尚不免于害人,况意在害人?”教师的一定之规矩与学生的千差万别的冲突注定很多人的教育无异于加害。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个原本平常的特殊日子里,遇到真情实感实属双方的幸运。很喜欢崔同学这个教师节礼物……

@qiusir:想利用这气囊拍出个偏食未果,凑合个相切⋯⋯
@qiusir:轰鸣的灰机像是在巡逻,大杨树安好⋯⋯

@qiusir: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可一眨眼这地方多了个李铁足球足球公园呢,其实我更关心那棵大杨树⋯⋯
@qiusir:“良好的阅读基础在于主动阅读,阅读越主动,就读得越好⋯⋯”“活力充沛的勤奋和专心一致的态度”是形容安葬在西敏寺大教堂牛顿爵士旁边也是剑桥校友的达尔文⋯⋯
@qiusir:#最忆是杭州# 可能是小时候鬼故事听多了,大晚上的看水面上的人总透着股妖气,闭着眼睛听还不错⋯⋯

@qiusir:#最忆是杭州# 大黑天的湖上出来一队队的采茶姑凉,这画风总觉得怪怪的⋯⋯
@qiusir:一本早期(1752年)的牛顿传记中记载,牛顿在去世前一年把“一切都源自一个坠落的苹果”的故事告诉了好朋友威廉·斯塔克利(William Stukeley)一个人,而在他其他著作中对此只字未提。找到英国皇家学会公布了一份斯塔克利手稿的电子图片......

@qiusir:好朋友发来的照片,QS很“神奇”⋯⋯
@qiusir:关于牛顿和爱因斯坦谁更伟大,卢因更偏向牛顿的理由是“他的发现既重要又多样”。除了那四个定律,牛顿研究过光的本质创立了一套色彩理论;研究行星运动制造出第一台反射式望远镜;开创了流体力学;开辟了微积分......
@qiusir:读到沃尔特·卢因说起他姥姥在世时常和他说“人躺着要比站立起来高”一句,总觉得是句双关⋯⋯

@qiusir:#东北育才# 高三了自习明显不一样。八班板报上的口号很给力,提高一分就能干掉一所学校,有时是拿下一座城池⋯⋯
@qiusir:纪录片《 阿拉斯加的棕熊》里的熊妈妈Sky was patient and determined,摄影师雷妮·道尔的这照片倒像是剧照。片中的歌曲都好听……
@qiusir:刘师兄把我的书和乡村教师放一起哈⋯⋯
@qiusir:长枪短炮的,是不是因为过两天要变天了⋯⋯

27

@qiusir:高三复习课之“两年好题”中圆周运动中绳、槽、环等模型的二级结论应用和特殊值计算及经典错误纠偏……


这是学部内部高三复习的交流课,算是小范围内的公开课。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从容量和节奏上较常规课加大和加快,一是备课时间长,二是既然是公开课自然要向前多试探点。能突破更难的点和能有更高的效率是我认同的公开课的意义。当然也借此机会让自己在相关内容上更熟练。课程设计的核心是从“一年好题”中的一道错题更正过程中的前后延展~

f是老师自己上交的评论,其他事根据集体评课交流现场记录粗略整理:
贾f、内容紧贴高考,题目难度有梯度
贾1、课堂容量大。题目迁移性好(一个会了其他的也就通了)
贾2、用单摆周期公式类比圆锥摆公式相似记忆,快速运用二级结论。

刘f、虽然课容量很大,难度也很大,但经qiusir处理后,非常有机地呈现。在高处转弯,灵活自如,在高处升华;习题处理得当,关联性非常强,背后方法为主线。既强化解题布局,又强调解题规范,详略得当;教师的基本功非常了得,数理皆通,与学生在深处沟通。
刘1、容量大,但驾驭的很好,和学生很默契。有很深层次交流。列式有详有略,拓展延伸饿关联。
刘2、能在相关问题上游刃有余,花腔女高音……(曹补刀说唱高调)
刘3、和学生互动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缓冲,节奏上急了。(因为容量和复习课的性质,整体节奏紧也是必然。)

张f、课堂驾驭能力很强,知识点涵盖广,例题经典。能把学生比较生疏的数学方法很透彻的交代清楚
张1、多次听邱的课,思维好收获不少,题目透彻到位。
张2、圆锥摆公式强调了规范性。
张3、思维由浅入深,明确体现了各知识点~数学和物理的方法中,由基础到拓展,只要有一个点能冲击到学生就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设置多个敏感点)板书字小。

谢f、从日常学生易错题中找出经典习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进行讲解,再从基础题进行知识拓展变通,在拓展过程中技巧的运用体现高三综合性。与学生两年的磨合训练,能看出一些学生的基本功很扎实,结论准反应快计算快。建议:上课普及照顾面可以更广一些,关键点上节奏适当放慢一些。
谢1、邱sir每次都给出不一样的感觉,高三励志大会发言大家都在转发。
谢2、由一道题目入手,切入点很好,拓展和技巧,基本结论的熟知,学生反应很快,学生训练到位。
谢3、更多考虑到某些可能跟不上的同学
杨f、板书美观,内容细致。
杨1、挺好,挺佩服,如看表演。
杨2、无论是人还是板书都很小
赵f、可取: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做到了举一反三,多提归一。给我们教学的启示是,如何处理题海和典型提的关系,值得研究。缺点:容量太大,拆分两节效果会更好。
赵1、举一反三举一反n,这是典型题和题海的关系
赵2、跳跃性大,关联到3-4,学生还好,由浅入深
赵3、如果是普通班,上两节更好

周f、题目选取的是典型易错考点,对全过程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题目的选择有梯度。板书严谨,清楚,美观。
周1、并行的常态班,脉络清晰,题目之间还留有空间。图和公式都有重复性训练,这很重要。
周2、板书徒手画圆挺难的。
李f、既有基础知识、基础题目的总结又有对复杂问题的探讨;还有关于步骤的强调,不同基础的同学都会有收获。数学与物理的结合恰到好处,学生有时会对比较复杂的运算有畏难情绪,抓住这个特点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计算一些复杂题目,能让学生建立起自信,以后自己计算时减少一些畏难情绪
李1、很有启发,也有基础总结,师兄很少强调步骤。对复杂问题的探讨,数理结合的恰到好处。
李2、一般常态班级里,学生对大的题目有畏难情绪,如果能计算出来示范也很好

曹f、作为一节高三复习研讨课,qiusir通过课堂教学,既通过板演向学生展示解题的规范过程,又通过问题探究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课堂既面向高考又关注学生的成长,是一节好课.
曹1、选题很好,多题归一,即便有的高考概率小,但对理解知识很有帮助,得出一些很有冲击性的结论。
曹2、平时这样训练,坚持下来对学生很有提升。
曹3、很熟练,看表演一样

王1、(坐在前面)板书还很清楚,很多细节看得出下了很大功夫。
王2、板书形成了一种风格和,结构上体现了对美的追求。
宋f、 细致,规范!


Continue reading »

20

@qiusir:这岁数了还要做高三励志的发言,这事本身就很励志的哈⋯⋯

2015-04

大家好,很荣幸作为教师代表在今晚这么庄重的场合下发言。下面很多老师比我更有资格,很难说候组长不是考虑到长相与主题的契合。为了更励志,我的感冒来得也很及时。

音频片段:需要 Adobe Flash Player(9 或以上版本)播放音频片段。 点击这里下载最新版本。您需要开启浏览器的 JavaScript 支持。


最近不少学生在空间转发“高中单身三年换高考一时惊艳”的祈愿,也有在桌布上大写着“存天理灭人欲”的决绝,板报上“提升一分干掉一所学校”的标语霸气冲天。相比之下,当年我的高三要含蓄许多,笔记里默默写下“只要热爱生命,一起都在意料之中”的格言。
Continue reading »

30


和假期初“今天放假,明天我们开课”的推介呼应,这开学初总结的标题应该是“明天开学,今天我们结课”,是的,为期5周的求师得数位学习2016暑期选修活动结课了。这里和大家分享我们工作的收获和心得。

突破

1学生开课增加新维度
本次暑期在线选修活动的“动态数理”课程由于某些原因催生了我们让学生开课的想法。这想法看似大胆冒进,但实际上非常可行,东北育才学校一直推行优才教育,各种特长的资优生是我们的宝矿,“寓学于教”也是我们倡导的理念和深耕的实践。

课程资料完备。除五周教程外,还有开课教师积累下来的很多作业反馈和学习指导,都可以作为学生的参考,而其中不少课程攻略和作业心得早就由学生直接操刀,而且效果很好。

开课经验丰富。动态数理课程已经在2015年7月和2016年1月两次成功开课,参与人数百余人,操作流程、时间安排和常见问题等均有详细方案和应对策略。

学生开课带来新维度。不同于传统教育中学生与教师受教和施教的关系,数位学习中设置的学生助教则是教师的协助者,而且开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作用越发重要,让学生开课是顺理成章的事,更何况还有经验丰富的教师们在做支持。教师一直以教师的角度教,这一次换个角度尝试一下,看看教师能从学生身上学到什么。同时给学生更大的舞台,让学生更好的通过教的乐趣体会学的真谛。

有改变就有风险,但我们很自信、也很兴奋,因为探索的过程只有发现没有失败。借鉴往期的流程和经验,教师的适当指导并结合学生自身的创造力,让本次活动充满了惊喜,也可为下一次学生成功开课奠定基础。求师得数位学习2016暑期活动的圆满结束,有力证明学生开课不仅可行,而且应该有所丰富和坚持。

2辐射点扩大至全国
求师得数位学习始于东北育才高中部的师生,第二期扩大到东北育才外国语学校、超常实验部、科学高中部、双语学校、北校区等各校区,第三期扩大到沈阳市第20中学,沈阳市第5中学和沈阳市第11中学。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本次活动如果能扩大到省内其他学校,那将会是又一次突破。


现实和想法总会有冲突,开课前求师得团队教师成员正在贵阳参加教育数学年会,错过了活动推广和宣讲的最佳时机,只能在期末学生即将离校的短短半天的时间,以传单和广告牌的形式在浑南校区小范围宣传,同时安排学生助教向同学推介。学生的力量不能小觑,在康书宁、傅禹泽、徐逸宁、崔舒洋、魏天文、胡楚衿、张逸譞、王淑玮、张艺川等同学的积极努力下,不仅东北育才教育集团的学生踊跃报名,沈阳市第38中学、27中学,上海、广东、安徽和长春等地的学员,甚至复旦的育才毕业生也参与到这次暑期活动,使得求师得数位学习开始辐射全国。

3正成为超常教育实验部的特色课程
从2015年7月动态数理开课以来,东北育才超常教育实验部十三四岁的孩子们成为了该课程的固定学习群体,也得到家长们的认可和支持。超常部第28、29、30届的大部分学生均参与了“动态数理”的学习,2016暑期活动超常部动态数理学员达到40余人。在假期参加求师得数位学习,利用电脑软件对数学、物理问题构造建模已经成为了超常部学生固定的假期活动,这不仅是学生学习热情的体现,也是超常的教育实验行为。


在此特别感谢东北育才超常教育实验部负责人葛丽萍主任一直以来的全面的大力支持。有姜平和纪璇老师专业的课程设计、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等,相信我们一起努力可以做得更好。

特色

1学长助教垂范 助学互学传承
无论是课程筹备还是开课期间,求师得助教团队涌现出很多助学互学的事迹,学生顾问张鸿业美国留学,也坚持每次活动都有文章分享;崔舒洋、傅禹泽、康书宁、徐逸宁等联络和设计海报以及开展网络推介;魏天文、王淑玮等主动承担推介任务;胡楚衿、张逸譞等更是安利来了上海、广东、安徽和长春的学员。

本次数位学习活动共有12人次以上的文章、视频分享,赵希竹、吴俊宇录制和分享学习材料;王丹琦,张梓愉,孟繁多编写课程攻略;上海的胡程皓同学在超常部助教参加军训时主动为学弟学妹答疑解惑;张艺川每周录制视频在QQ群分享,助教们的积极主动和责任意识为学弟学妹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求师得数位学习的第一期学员已经高中毕业“带着慕课证书上大学”了。每一期学员都经历了从学员到助教,完成了从受教到施教的转换,一批批学员践行着“以己为师自求自得”的自学,每一位助教也传承着“为自己的学习掌舵,我们一起加油”的互助精神。

2学生资源也是珍贵的教学资源
今年“让助学发热、让自学发光”的主题基于我们之前提出“让优秀学生的学成为教的组成”、“教、学的个体和群体相互依赖彼此彰显(ME TO WE, WE TO ME)”,同时也是对“真正的学习是自学!想自学、会自学和自学成习惯”等理念的延续和实践。深度学习不仅意味着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更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的培养,遇到困难时的态度、策略和自我反思,以及助学过程中的思维转换和自我提升。


求师得作为“师生协作的数位学习团体”,学生在这里不仅自学助学,更享受着丰富的学长资源,求师得团队有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王禹程学长、有美国留学生顾问张鸿业、英国Ellesemere College全额奖学金获得者赵翔宇、全国中小学生英语竞赛冠军张梓愉、数字讲述录音和故事板优秀范例制作者孟繁多、2015全国中学生英才计划入选人胡程皓、沈阳市高考理科状元杨明煜......这些优秀的学员和学长一起构成强大的学生资源更是教学资源。参与求师得数位学习,跟优秀的人学,做优秀的学人。

成效

1学生对知识的认知
学员在选修动态数理课程时,通过电脑软件和网络拓展数学、物理知识,培养数学思维和抽象思考能力;助教在助学时对以往知识的巩固和深化相当于进行二次学习;学生教师(理科部创新班吴俊宇、高中部数学班赵希竹)则侧重知识理解角度的变换,尝试考虑怎样促进学员思考,怎样有助于知识理解,并将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到应用的层次。主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设计附加题目,应该是对新知识有很强的的分享意愿,甚至有时会为自己挖一个大坑,没关系,我们有学长的依靠,会使问题有更好的认识。甚至出现错误也没有想象的严重,因为大家看重的是研究的过程,并不是知识的囫囵吞枣。

曾经的“上海十佳少先队员”华东师大二附中创新班的胡程皓同学在感悟分享中提到,求师得数位学习表面上对于应试没有直接帮助,但正所谓“无用之事方为大用”。我们为有这样眼界和认识的学生感到敬佩。本次活动还有复旦计算机专业学长的全程参加,某种程度上支持了这样的观点。

2学生对自我的认知
学员在学习中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问题的态度和对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时机,与人沟通的技巧等等都是学员需要考虑的。助教群为学员提供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每周的反馈针对性强,最后一周还要求学员进行结课反思,从多方面引导和鼓励学生多提问,多交流、多反思,不断提高学员的自我认知。助教在助学过程中会通过分配给自己的学员产生思考,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提高责任意识和互助意识,增强责任感的同时获得自我满足。学生教师深知自己重任在肩,在编写附加题,录制讲解视频,检查作业,反馈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和认可自身潜力,随着课程的进行越发自信,从而带来正向循环,更积极投入到课程中。


无论是初次参加的学员,再次参与的助教还是“学而优则教”的学生教师都享有大量的自学助学机会,并对自身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识。数位学习本身也是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和自我的刻意训练的过程,学生助教活动让我们越发感受到通过电脑、网络一样可以进行更完备的教育,人格的教育。

3学生对教师的认知
学员从每周的课程内容、助学视频、作业攻略和作业点评感受到学习的节奏感。从教师的反馈中反思、进步和提高,跟老师学知识也学敬业的态度。助教协助教学时遇到问题向老师请教,跟老师学严谨做事和解决问题。求师得作为一个平台,有学生教师开课,有更大空间的学生感受到求师得团队敢于尝试,学生也会跟老师学放手、学创新。我们的两位学生主讲,赵同学的热情更多体现在语音的感染力,吴同学的智慧则是通过背景音乐和简单字幕的方式表达,一样有很好的接受效果。


学员、助教、学生教师一起经历这个学习过程,我们相信以后他们能更多感受到活动的意义,更好理解活动的初衷,从老师们的身上感受到情怀,也能为自己的理想奋斗。

4教师对学生的认知
求师得从2015年7月第二期数位学习活动开始设立学生助教并形成传统,让学生的教成为学的一部分,让自学发热,让助学发光。今年暑期的活动大胆使用学生开课,不仅看到和相信学生的能力,更给予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空间发挥,感受到信任的学生带着热情去发挥和创造,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喜,感受到学生个性成长的活力美,知识生成的动态美,团队协作的智慧美。感叹学生潜力的同时,也从学生身上学到很多。

不足

反思并承认存在的问题本身就是追求进步的体现,能将问题和不足一一列举的背后是我们的冷静和客观,也是我们对工作的信心。
1部分学员依赖性强
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求师得的助教们自发制作了攻略和助教视频,发布的时间往往在课程资料公布两天后,为的是给学员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数位学习的方式本以自主学习为主,而自主学习本身对学员的学习热情、自我要求、学习习惯等要求较高,这就造成了这些方面有所欠缺的学员对攻略和视频的过分依赖,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此类问题除了教师和助教的督促、引导和激励外,更需要自我的努力和坚持。
2数字讲述优秀作品不多
本期数位学习活动参加数字讲述课程的学员较少,除去高一学生已在暑假选修过该课程的原因外,课程本身的难度也有一定影响。视频软件的操作,英文写作和朗读能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挑战。但正如邱sir经常说的,正因为难,我们做才更有意义。没有挑战的事基本上成了无谓的重复。数字讲述课程提供的学习指导和攻略已经可以解决学员遇到的大多困难,学员们需要的是自我激励、面对和接受挑战,敢于尝试英文课程并坚持下来。

改进

虽然城市里早已拆除了公园的围墙,但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并非一朝一夕。班级、年级、学校等无形的围墙仍在阻隔,就如当年很多人留着西洋的头型,但思维的小辫子并没剪掉。除了想办法“以点带面”让更多本地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参与,今后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特别是:课程内容的更新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午餐会等活动继续坚持,线上线下的活动应有更好的对接;为自己的学习掌舵是一个过程,有耐心分步骤帮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观;荣誉守则(code of honor)......

求师得数位学习始于2014年9月8日休斯顿大学体系的数字故事讲述课程的开课,我们有幸成为第一批学习者。2015年1月开展第一期学生数位学习活动,经历了2015年7月、2016年1月、2016年7月的系列活动后,连续两年四期的假期活动已经圆满结束。

求师得数位学习活动两周年
2017年寒假见
执笔 李海妹
求师得数位学习2016
邱发文、李海妹(高中部)、姜平、纪璇(超常部)、郭莹(理科部)、彭志刚(育才双语)


发达的资讯凸显了现代教育的传播特性,知识内容的传播和学习方式的传播。点赞是一种鼓励的态度,我们收获很多也感念很多;转发是一种行动的支持,很感谢那些在自己朋友圈为数位学习传播助力的领导、同事和朋友们。

东北育才学校高琛校长、沈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二处王敬涛处长、沈阳市教育研究院黄艳副院长、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孙永河副校长、东北育才学校超常教育负责人葛丽萍主任、东北育才高中部王勇主任、东北育才高中部金丽莹、范海英、黄雪等老师、东北育才学校超常部赵洪刚、周良帆等老师、大连理工的齐佐璜同学等等......


数字讲述参与
-主讲-
李海妹-郭莹
-助教-
张鸿业、康书宁、赵翔宇、崔舒洋 、孟繁多、王丹琦、吴佳真、陈彦冰、王梓豪、郭哲名、张梓愉、马文婷、潘帅霖...
-学员-
38中
李旭
超常部
李昌翰、李修平、宫含霏、李新钰、秦颢宁
高中部
孙九阳、胡楚衿、王若然、王宇博、黄赞霏、刘瀚博、车熙嘉、闫冠宇、王巍学、刘元婕、徐紫航
育才双语
黄美欣、张芷浩、海诗哲、马浩轩、黄雯婷、方仲堃、周涵阳、许景惠
北校直升
朱明轩

动态数理参与
-主讲-
吴俊宇-赵希竹
-主持-
纪璇
-助教-
张听海、魏天文、胡楚衿、张逸譞、张艺川、闫冠宇、王子豪、王淑玮、张书宁、黄祎铎、张蕴檬、崔家瑞、王禹程...
-支持-
姜平
-学员-
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
胡程皓
上海敬业中学
龚钱哲
东北师大附中
邓一洋
广东东莞光明中学
钟莉蓉
安徽六安一中
祝旭冉
复旦大学201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王禹程
高中部
胡楚衿、王丹琦、谭世祺、卢建璋、徐莹、曲羿丞、孙九阳、郭喜元、纪名轩、谭鑫培、张钧宁、孟繁多、徐紫航、黄昭远、杨荐涵、王晓晴
27中
刘禹彤
38中
李旭
超常部
张艺川、张睿泽、曹轩铭、闫奕同、李佳欣、汤昀昊、任柯睿、刘金沐、祖熙悦、田春雨、崔学禹、纪昊含、高晴阳、李晨曦、张杨、李东泽、王慨然、张健睿、史文祺、李松泽、王鹤澄、杜岳阳、刘曦华、程天一、萧子越、刘金时、李昊达、孟祉行、韩青泽、崔家瑞、余丽泽、陈毅铭、鞠昊洋、孟泽源、李新钰、张语桐、谢青芮、李昌翰、董千筱、孟姝含、魏铭欧、高瑀希、冯雨涵、徐子健、张子昂、张洪瑞、万欣然、曹子文、景世奇
北校直升
杜雨宣、李泽、张逸涵


求师得教育实验室
让助学发热 让自学发光
qsir.org{qiutopia: learn and let learn}

东北育才教育集团
沈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二处
沈阳市教育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