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26
朝永振一郎 1906年生于日本东京,中学、大学期间与汤川秀树就读同一所学校。1965年与费曼等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晚年积极开展自然科学的启蒙普及活动。
物理学是这样一门学问:
以观察事实为依据,探求我们身处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但主要限于非生物的现象---背后的规律。
@qiusir:关于什么是物理,北师大读书时,大四物理系教授总结为“见物讲理”。
占星术之于物理学,炼金术之于化学,它们之间都有着剪不断的联系。
自然现象的背后必然存在一定的规律,而人们最早注意到这一点,正是通过观察天体运动。
当我们仰望夜空中那些严格按照规律运行的繁星时,都会被这种深邃的神秘感所触动,亲身体会到在自然的最深处,一定有什么巨大的力量让这些星星准确无误地运行着。
如果从纯粹的数学角度来看,哥白尼的学说相当于将观察天体的视点从地球转移到太阳,这样一来行星的运动就从复合圆周运动变成了简单圆周运动,仅此而已。
哥白尼发表该学说的著作序文中就有这样一段,大意是说地心说和日心说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日心说提出了一个比地心说更加简洁的世界观,同时将人类观察自然的视点从地球这一狭隘的世界中解放出来。这一点堪称是革命性的,称日心说是标志着近代天文学的开端也正是因为这一点。
伽利略的“实验”与开普勒的“观察”相结合,奠定了“一观察事实为依据探求自然规律”这一物理学的特质。
Continue reading »
六 25
@qiusir:很偶然迈入荣宝斋北市那的展厅,真有几幅大家、名家的真迹呢。画作前也体会了下德波顿提到的那种“令人满足又能让自己感觉渺小的”感受。更让我震撼的反倒是“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1950冬日徐悲鸿”的落款...
@qiusir:北市场那拍的时候想法单一,看了后觉得槽点太多一时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呢...
@闫冠宇:大红花真好吃...
@qiusir:一直张着大嘴,是不是因为有监控,看那爪子...
@qiusir:高考结束后的这一段的日子过得还算轻松,至少不用“每天早晨都得吞食一只癞蛤蟆”。“一天又结束了,呸!这是一个威力无穷的词,它能在你遭受任何人间苦境时给你带来安慰。”德波顿的处世哲学很好用...
Continue reading »
六 20
《一面多彩的镜子》A Many-Colored Glass Freeman Dyson 1923-∞ Reflections on the Place of Life in the Universe
生命像多彩的玻璃穹顶,将永恒的白光染得五彩斑斓。雪莱
1912年 Amy Lowell 出版的第一本诗集《多彩的玻璃穹顶》,两人独立借用了雪莱的诗句。
@qiusir:生命像多彩的玻璃穹顶,将永恒的白光染得五彩斑斓。”即便是现在的初中生都知道透明的玻璃使白光色散,但雪莱诗魅力不减,这句还是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 A Many-Colored Glass 一书书名的来由呢...
一、生物技术的未来
科学家分为两类---刺猬和狐狸。戴森套用了赛亚·伯林的这一说法,他又是从古希腊诗人阿基罗库斯那里借用过来的。
狐狸懂得多种技艺,而刺猬只精通一种。狐狸专广,刺猬专深。狐狸对什么事情都感兴趣,很容易从一个问题转向另一个问题。刺猬只对自己认为重要的几个根本性问题感兴趣,可以连着数年乃至数十年坚持钻研同一组问题。
大多数的伟大发现都是由刺猬做出的,而大多数的小发现是由狐狸做出的。
@qiusir:忽然发掘很难分清自己是狐狸还是刺猬,要说是刺猬专心于教育呢,
Continue reading »
六 19

书房里堆着十几本新到的书,书桌上摆着的一本没读完,旁边还有两本还没做笔记...去广州前为带上哪本书还纠结了一下。
现在看来很庆幸选择带上了阿兰·德波顿的那本《旅行的艺术》,大概与很早就从王建硕的博客看到过“《旅行的艺术》是本好书”的评价有关[
?],想来这可是一场迟到的遇见...
和以往一两个小时的航程相比,沈阳飞去广州要四个小时,还真是读书的好时机,就如书中所说,“很少地方比在行进的飞机、轮船和火车上更容易让人倾听到内心的声音。”求师得教师成员出门都是带上书的,我还带着绿色的铅笔,带上耳机,时不时地记录或标注一下...
去广州的航班上读了书的前半部分,回沈阳的航班上读完了全书。让我觉得奇妙的不仅是身在书中,更是时段的巧合成全了我“前路是远方的行程与夕阳中向家园的回程”的完美旅程。
Continue reading »
六 06
俗话说,临阵磨枪......全在收口。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高考英语作文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Laura为考生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①审题:画出重点,不跑题,确定文章体裁。
②写提纲:以短语形式确定每一段每一句的内容。
③内容:言之有物,有说服力(convincing)。
④逻辑:注意要点之间的逻辑以及段落之间的衔接
⑤语言:出彩句子的比例(30-40%);做到长短句结合、用词准确地道;偶尔使用被动;避免句式、单词的重复使用等。
下面是Laura老师写的几篇例文,供考生参考。内容包括成语、汉字听写大赛、学中文、中国文学作品、中国古诗词、高铁、通知、申请信、邀请信、求助信、推荐信。
假定你是李华,你的外国笔友Peter对中国成语很感兴趣,向你咨询有关中国成语的信息,请你写一封信,包括以下内容:
简单介绍成语的特点;学习成语的益处;分享自己学习成语的感受和体会
Dear Peter
I'm glad t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Chinese idioms. And I'm writing to give you a brief introduction.
Acknowledged as the treasure of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idioms enjoys huge popularity with its rich content and brief language. With only 4 Chinese characters, they depict historical stories and express profound meanings at the same time. Therefore, it is of huge benefits to learn them. You will find it an effective way to understand Chinese culture, enrich knowledge and express yourself.
As for me, I often find myself immersed in the vivid stories, which in turn strengthens my memory and understanding. And my language learning has reached a new level as a result.
Hope you find the above helpful. If you have any further question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I sincerely hope you can learn them well.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