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10
2005年超常教育实验班招生简介
培英|〖悟人子弟〗 qiusir 2005
一.招生对象:
全市年龄在11周岁以下(1994年1月1日以后出生),智力超常、思维敏捷、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品德良好、身体健康、心智健全,数学语文两科文化课达到小学五年级水平的四、五年级在校学生(不招小学一、二、三、六年级的学生)。
二.招生名额:60人—70人。
三.报名方式:
学生或家长持户口,近期一寸照片两张,到东北育才学校北校区(中山 公园北侧)报名,交报名费30元。
四.报名时间:
5月20日—5月27日,每天8.00—11.30 , 1.30—4.00。
五.录取办法:初选采取报名者自主选择测试项目的办法。测试项目包括四个测试题目组:
1.联想及表达能力题目组,2.想象及动手能力题目组,
3.观察及记忆能力题目组,4.分析及思维能力题目组。
报名者在报名时,自愿选择其中一个测试题目组并于6月上旬参加初选。初选合格者参加复选。
六.联络方式:
学校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一马路100号
邮编:110001
联系电话:(024)62257143 62257136
东北育才学校超常教育实验部
附:
1、详情可参照《沈阳晚报》2005/5/10第六版
2、2005/5/11下午,超常部教师将分赴各区小学宣传答疑
update:
第一批录取名单
On this day..
- 万年森等:有心力场速度矢量 - 2024
- 选择有灵魂的工作 - 2023
- the Gardener and the Carpenter - 2021
- “交往”明世但“独处”自知 - 2004
5月 10th, 2005 at 08:23
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多关注弱者,国内的教育从古至今都是让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什么时候中国也能象美国政府一样,奉行“不让一个儿童掉队”的教育观念,国家才有可能富强。
5月 10th, 2005 at 08:31
to均均:
这样的争论已经很多了,而且在争论中“超常教育”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
面对教育的复杂性,眼下我们似乎只有以教育的多样性应对了,而超常教育仅是相对眼下单一常规教育的一种变化。
说道公平性,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很有说服力,大意是不同的人给予相同的待遇和相同的人给予不同的待遇和一样是不公平的。
... ...
其实,我们讨论这些并没有多大意义,现实中存在这样的事情自然有其合理性,至少是可行性。
我们只有做好能做好的事情就好了,作为一个老师,尽力为自己的学生负责...
5月 10th, 2005 at 10:32
这是我永远的痛啊`
十年前就没考上~
5月 10th, 2005 at 19:06
对于超长教育总是听到大人们的争来争去,孩子们呢?为什么很少听到孩子们自己的声音。
我特别喜欢丘sir的那几篇描写他的学生的文章。
5月 11th, 2005 at 07:58
教育的无奈:把智慧的培养变成了学科知识的灌输,把心灵的培育变成了意识形态的说教,把能力的训练变成了考试技巧的辅导。
太多的无奈,太多的悲哀,太多的期盼,太多的欠债。
5月 11th, 2005 at 08:27
非常赞同yy的观点:
眼下学科教学更看重知识,而知识传授过程中偶尔闪现的智慧火花也被淹没或忽视了;至于心灵,我们的教育甚至非要为为政治服务...
不过这些问题是社会教育的问题,而不是超常教育的特色。
路还是要走的,我一直喜欢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人的能动性很大,眼下期许的奇迹或许不难。
5月 11th, 2005 at 09:25
请问YY,你的儿子打算让他考育才吗,
教育的无奈家长的悲哀。
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去育才上小学,但同事说,育才把孩子逼的太紧了,你看看我们学校里育才初中考上来的孩子一点潜力都没有。:(我都不知道如何选择了!
5月 11th, 2005 at 09:34
to 燃:
很少听说育才学生没有潜力啊:)我听到的大多都是正面的消息,看来身在此山...不过可不要奢望育才的学生都如何。
5月 11th, 2005 at 12:00
应该说育才不象我们期待中的那么美,但我敢说,在全市的中小学校中,育才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5月 11th, 2005 at 13:24
同意小猫!
超常教育的理念仍在探索之中,超常教育的特色并不明显。
5月 11th, 2005 at 15:46
去了几所小学,同在一个城市的一个区,外表的差距已经很大了:(
有的传达室里聚集了好多人,还有监控器,有的基本没有传达室...
小学校长大多都是女性,和学校的建筑一样,尽可能现代,但起码要是个读书人啊。
学校的书香气已经很少感受了,出去才敏感?
5月 11th, 2005 at 21:03
我记得我们参加考试时也不是这样的啊,由学校组织,先考了一张卷纸……
6月 9th, 2005 at 18:48
6.10传达室发榜or http://www.neyc.cn
7月 6th, 2005 at 20:18
我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育才。作为一个教师,实在不愿自己的孩子在普通中学的题海中度日。那大量的重复的题呀,会磨掉孩子的灵性。普通中学里,不同层次的孩子在一起学习,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有的孩子跳跳脚会摘到更多更好的果子。可是老师为了更多的人吃的刚刚好,为了让更多的人摘到果子,就得让他们也跟着摘低处的果子。唉!作为一个教师,很矛盾的。
7月 6th, 2005 at 21:55
所有的学校所有的班级都有吃饱吃不饱的情况,而育才学校也有你印象中的题海...
我也常有一些矛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