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读性与婚姻
pre:终于读完克氏的《一生的学习》,一本小册子,断断续续,竟也历时数周,论说该长抒一口气,体会读后收获的喜悦,而她留给自己的更多是要用岁月去研磨和品味,喜悦、忧虑和一些一时无法辨别的滋味。why提示克氏其他的著作,自己竟不敢买:(
阅读间也有些所谓de体会,[不满与愿望、不再爱]本就是对作者的误解,无奈这是当时内心真我的表白,就算是假的,也是原封不动的呈现。人对理想的贪婪,如同长着眼睛却不知道转动旁视的怪物;关于爱,不少崇高面纱背后,是对别人报以寄托的企图...
要唱歌,则在我们心中必须要有歌可唱;然而,由于遗失了歌,我们便追求着歌者。
“除非一个人觉悟出生活的意义,否则他的能力或天赋便会用来强调自我以及其欲望,如此便促成使一个人孤立,以自我为中心。”
“由于我们内心枯萎,忘了何谓仁慈体谅,忘了如何观看星辰、树木、水中倒影,因此我们借着图画、珠宝、书本以及无穷尽的娱乐以获得刺激。”
“培养外在的事物而不了解内在的事物,必然会产生一些使人走向毁灭和悲哀的价值。”“生活沉重地压在我们身上,我们想要得到慰藉,想要被人所爱。我们自己的内心贫乏无能,又如何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
“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断地逃避自我。由于艺术提供了一种使人尊敬而又简易的逃避方法,所以它在很多人的生活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渴求忘我的欲望使得一些人走向了艺术,另一些人则沉溺于酒精中,还有一些人则遵循神秘而异想天开的宗教教条。”
“一旦我们意识中或无意识中利用某种事物以逃避我们自己,我们便会沉迷于其中。”
“有冲突之处,创造的状态便无法存在。因此,正确的教育应该帮助个人面对他的问题,而非崇尚那些逃避的方法。它应该帮助个人去了解冲突,铲除冲突,因为惟有如此,创造的状态才能出现。”
“心灵有制造迷惘的能力。如果我们不了解心灵的存在方式,则所谓寻求灵感只是自欺欺人而已。灵感的来临,是当我们对他开放胸怀之时,而非当我们向它媚求之时。借着任何刺激而尝试去获取灵感,足以导致形形色色的迷惘。”
“当天赋成为私人的东西,当重点放在“我”和“属于我”之上---“我”作画,“我”写作,“我”发明---泽敏感性便麻木迟钝了。”
“对于美和丑的感觉并非来自迷恋之情,而是来自爱,是当自我所制造出来的冲突不存在时。”
“贪取之心并非是妒嫉美德喜爱,它是起于渴求安全的欲望,而置身于安全之处即无法敏感,渴求安全的欲望制造了恐惧。”
“只要我们寻求的是感官刺激,被我们称之为美或丑的事物便只有极肤浅的意义。惟有当我们能够重新面对一切事物,才会有恒久的喜悦---然而一旦我们被自己的欲望所束缚,那便不可能了。”
“我们阅读无数的书籍,倾听优美的音乐,观赏艺术作品,然而我们从不曾直接体验那崇高的事物;我们的经验永远需要借助于一首诗、一幅画、一位圣人的品格。要唱歌,则在我们心中必须要有歌可唱;然而,由于遗失了歌,我们便追求着歌者。”
“我们一位,如果学得一种方法、一种技术、一种格调,我们将能富有创造力而快乐地生活。然而,唯有当内心充实,才能有创造性的快乐,这是无法借着任何方法获得的…唯有对于心灵的存在方式,以及它为自身所设的种种障碍加以时时地警觉,创造力才能出现。”
“当思维完全静止,真理便出现了。”
“而我们之所以缺乏创造力,是因为我们整个社会与道德的文化以及我们的教育方法,均是以智力的发展为基础…相反,唯有当智力静止时,才有创造。”
“我们真正渴求的是这种遗忘自我的强烈热情,这种把我们自己与使我们完全沉浸于其中的事物视为同一。”
“创造的生活障碍之一便是恐惧,而顾全体面是此种恐惧的表现。”
“恐惧---它是渴求安全的结果---使我们符合顺从,使我们模仿,使我们屈服于控制之下。”
“当爱存在,贞节便存在。然而一个设法“贞节”的人却不是一个贞节的人。德行与自由同在,一旦了解了现在存在的事物,自由便出现了。”
“我们的情感和心智都需要经过洗涤,才能教育他人。”
---摘录克里希那穆提《一生的学习》之“读艺术、美与创造”“性与婚姻”
On this day..
- 认识我们的影响力 - 2023
- 只欠一场春雨 - 2014
- “天为什么是蓝色的”100年+ - 2013
- 我只有一扇向北的窗 - 2010
-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 2008
- 求师必得 - 2006
- 习惯了爬的思维 - 2005
- 花草才拥有真正的“四季” - 2004
4月 8th, 2005 at 11:25
可能所有的书想说的都是同样的话吧,那本书不买不看也罢:)
其实您也不必每天都BLOG,多花点时间关照自己的内心可能会更好。这样做对于别人可能只是一时的损失,对于你可能是终生的利益呢?
也许感受到自己内心的爱之后,可以写出更好的东西奉献给世人呢?
写作BLOG很累啊……
4月 8th, 2005 at 14:57
最近读了朱光潜先生的《我与艺术及其他》,谈到艺术对于人生的作用,他认为文艺给予他的是一种超世观世的态度,帮助他忘去许多痛苦,容耐许多人所不能容耐的人和事,并且给过许多生命力,使之勤勤恳恳地做人。
也很有道理。
4月 8th, 2005 at 15:24
to why:似乎感觉到你关注我的目光,谢谢忠告!
近日我已有类似忧虑,网络花费了不少的时间,甚至让人远离了周围...
不过眼下blog对我是一种习惯,如其说是学习习惯,还不如说是生活习惯,如同每天的足球,跑步,早点一样。
总奢望让自己充实,与其浪费,宁愿抓紧一些,我习惯了爬.
to Takemodo翠:非常感谢你的分享,人的恐惧必然导致对安全寻求的寄托.他们表达的底层应该是通的.
4月 13th, 2005 at 19:10
看到why“闭门修行”的消息,
http://blog.online-edu.org/why/content/2005/04/oeaeeei.html
联想到上面他给我的留言,很理解他的感受,这也是我一时的想法。
自己何曾不叹息浪费光阴于网上,而所谓的开放其实让人越来越封闭,但我眼下还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自己充实,或许封闭的人在一起就开放了吧。还相信blog是打开自己心锁的一个过程。
上一篇习惯了爬的思维
http://blog.online-edu.org/qiusir/005074.html
其实就是为why写的,也是为自己继续浪费光阴找一个借口。
本想到
http://blog.online-edu.org/why
处留言,又怕打扰了他,从自己的角度想,不想让他离开;从他的角度,当然是理解和尊重。
遗憾的是还不知道他的其他联系方式:(
悄悄祝福他,相信他就在我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