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们需要怎样的学校
“如果父母真正关怀他们的孩子,他们便会建造一个新的社会。然而大部分的父母根本不关心孩子,因此他们也就没有时间去顾及这件最迫切的问题…这项事实,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去面对它…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去,那儿的老师也不比他们更关心孩子。”
如果我们把孩子视为私人的财产,如果将他们视为我们卑微自我的延续,或是实现我们野心的工具,则我们建造的是一个没有爱却有追逐自我利益的环境和社会结构。
“正确的教育,不能像制造机器似的大量生产。要研究每一个孩子,需要耐心、细心和智慧。要观察一个孩子的兴趣、能力、性情,了解他的困难,考虑到他所受的遗传和父母的影响,而非仅仅把孩子归于某种类别---这一切都需要机敏而富于弹性的心,不被任何的制度或偏见所拘束。”
“任何有基本价值的东西,都是无法借着集体教育来完成的,需要对每一个孩子的个别困难、脾气、能力加以仔细研究、了解…每个人都可以在家庭中作一个真正的教师,而机会将会落到哪些具有无限热忱的人身上。”
“正确的教育所关心的是个人的自由,惟有个人的自由,才能带来与整体、人群的真正合作…自由起于自我认识,也就是当心灵超越了因渴望自我安全而制造出来的种种障碍时。教育的任务,在帮助每一个人发现这些心理上的种种障碍,而非仅将新的行为模式、新的思考形式,强加在他的身上。”
“惟有当我们了解了人生的深刻意义,这时才会有真正的教育。”
“在警觉而深思的教育者手中,方法可能有其有限的用途,却无法造就智慧。不过,奇怪的是,像“方法”、“制度”这样的字眼,却对我们十分重要。符号象征取代了真实的事物,而对此种情形我们丝毫不见怪,因为真实的事物使人不安,它的影子却让人舒适。”
“一旦我们最关心的是学校,则孩子便不受重视了。”
“一个人生活在一所小学校里,很容易忘记学校之外还有一个世界,那儿的冲突、毁灭与不幸正与日俱增。那世界与我们无法隔离。相反,它是我们的一部分,因为我们造成了它现在的这副样子。因此,如果我们要在社会结构中产生基本上的改变,正确的教育士第一步。”
“核心人物不能只由校长一人组成。只系于一个人的热忱与兴趣,必定会日渐衰微儿最终消失。”
“在一群真正的教育者中,权威的问题永远不会发生。”
“真挚的兴趣是构成能力的起点,而兴趣与能力均因实行而获得增强。”
“如果一个人对于顺从的心理因素没有加以了解,那么仅仅决意于不顺从权威,则只会造成混乱…在任何关系中,摩擦和误解是难免的。然而,如果没有共同的兴趣,缺少那份维系大家的友爱之情,这些误解和摩擦便会渲染夸大了。”
“如果教师们不把教育视为自己真正的天职,并且对此感到兴趣,他们之间必会发生妒忌与对立,而枉费精力于细枝末节以及毫无意义的争吵上。”
“一个过度劳累的教室对他自己以及他人都会成为一个问题。”
“当学生过多,教师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时,惩罚和奖赏就成了强制实行纪律的一种便利方式。”
“个人自由与理智的精神,必须一直弥漫于整个学校里。这是无法靠运气儿产生的,在偶然的机会里才提出“自由”或“理智”的字眼,没有多大意义。”
“正确的教育也应该帮助学生发现他最感兴趣的事物。如果学生没有找出他真正的天职,他会觉得虚度了一生…正确的教育应该帮助学生不仅去发展他的能力,还要了解他自己的主要兴趣。”
“我们所建造的这个世界,如果洞察它的内幕,你会发现它是如此肤浅、虚伪、丑陋;然而我们却在布幕上装饰着,希望事情会突然好转。然而不幸的是,大部分人也许除了赚钱、夺取权力或追求性的刺激外,对生活没有多大的追求。他们不愿意面对生活上的其它复杂问题,因此,孩子长大后,也就和他们的父母一样不是一个成熟完整的人,不断地在自己的内心以及外在的世界中产生冲突。”
“我们毫不踌躇地说:我们爱孩子。然而,当我们接受了目前的社会环境,当我们不想在这个使人毁灭的社会中促成根本的改变,这时,我们的心中有爱存在吗?而只要我们期望专家来教育我们的孩子,这种混乱和不幸将持续不停,因为专家所关心的只是部分,而非整体,因此他们自己也是不完整的。”
“真正的革命,并非暴力的革命;真正的革命,在培养完整而有智慧的人,这些人借着他们自己的生活,逐渐使社会产生根本性的改变。”
“教育者并不只是传授知识的人。他是一个指向智慧、指向真理的人。真理远比教师重要。真理的寻求便是宗教。”
---摘录克里希那穆提《一生的学习》之“我们需要怎样的学校”。
东拉西扯:早上的两则教育新闻让我再次体会到世界很小的感慨。
·广东湛江发生学校惨案 男子砍伤八名学生
·中科大19岁窃信女生被开除 少年班教育再起争议
好友蓉子原来就在湛江教书...自己有些学生在科大少年班,还有和该生同班的,曾和班主任沈老师交换过名片,可惜MP早就弃学习商了...社会自己产出的功能产品,我们却一起用完整去衡量。
新闻中因少年班学生窃信而揣测“少年班教育再起争议”的逻辑,让我想到了以前的一则。
·媒体 一个不良心态的家长
On this day..
- 幸福生活是装出来的 - 2017
- Qiutopia and Me - 2016
- 你的理想是码头还是对岸 - 2006
4月 4th, 2005 at 22:59
看来我也该读读这本书,有些语句或许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完全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
4月 5th, 2005 at 07:40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孩子成长的三个支点,任何一点的缺失都会带来明显或潜在的危害。传统的观念和残酷生存压力造成如今的教育局面,素质教育的春雷没有带来冲破传统的春风和缓解压力的春雨,小平的三个面向只狭隘地执行一个,“面向世界”,让孩子出国,教育的春天还要等待。
4月 5th, 2005 at 22:41
学校应该和社会溶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