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27
[读书]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
拾慧|〖寻章摘句〗 qiusir 2004
读书是有周期的,很多的书不是买来就能读的,更少有买来就能够读完的书。书从买来到阅读完是有时间间隔的,甚至是有规律的;读书是需要缘分的,书橱里的书大多数是被冷落的,而一本好书,你近期的一些阅历的沉淀似乎都是为解读她而准备的...
尽管主修物理,但自己并不熟悉这位美籍印度天体物理学家,甚至不知道他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奖。提起物理学家,好象和学生的答案相同,也就是爱因斯坦、牛顿、卢瑟福...一日随手从书架上拿起他的演讲稿就没有再放回去---S.钱德拉塞卡,《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
莎士比亚属于一切时代
...但是莎士比亚从来没有信服过他学到的知识。死啃书本,终无所获,引经据典,吓唬别人。
《亨利四世》的收场白
第一,我的忧虑;第二,我的敬礼;最后,我的致词。我的忧虑是怕各位看了这出戏后会生气;我的敬礼是我应尽的礼貌;我的致词是要请各位原谅。
贝多芬渴望得到伟大的声誉
见鬼去吧!我对你的整个道德体系不屑一顾。能力就是出类拔萃者的道德,这也是我的道德。
牛顿不杜撰假说
最好和最安全的哲学研究方法似乎首先应该孜孜不倦地探究事物的性质,并通过实验确定事物的性质,然后通过相当慢的过程提出假说去解释他们。假说只是帮助解释事物的性质而不是确定它们,除非可以用实验去证明。
...
惠威尔描述:
当我们读《原理》的时候,感到好像身在古代的军械库中,那里的武器尺寸如此之大,以至当我们看到它们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感到惊奇:能用它们作武器的是什么样的人?因为我们几乎提不动它。
On this day..
- 什么是教育4-5 - 2005
- 诚实对待自己 - 2004
- 虚拟的“贺礼”不虚拟 - 2003
- 网络年度评选的意义 - 2003
- 我们的"蝴蝶"飞入MAA的"花园" - 2003
- 学习生活化知识网络化 - 2002
12月 28th, 2004 at 00:38
钱德拉塞卡,这本书好似看过,这位先生好像是爱因斯坦还是谁指定的下一任的卢瑟福讲座教授,很牛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