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山顶是民主,攀登需要勇气
技术的花果装点和丰富了我们生活的餐桌,但就餐的是人,用餐后的还是人。ICT对于教育的贡献如此。
自己反对技术引发教育革命的观点在技术、生活与教育和社会的车轮等随笔中都有论述。 这种论调自然会招致很多技术痴迷者的反对,甚至是不屑。但要理解作者本意首先需要一定的物理常识和谦虚的心态:)
ICT之于教育的作用被夸大的原因无外乎两种。市场经济的社会,就算我们能够保持与“经济动物”划清界限,经济杠杆的内在驱动的能力还是不容忽视,我们很多人有意无意地做起了推销员。
ICT自身特有的创新、平等的特质凸现了自由和民主的光辉。它点燃了很多人心底尘封的东西,并导致了过多的“冲动的表达”,我想这是技术对教育作用被夸大的另外一个原因。因为技术对个体的改变不同步社会的变革。
技术对于教育的变革需要过程,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当你按照“新理念”进行的各种教育尝试,会发现殊途同归。在总结了一两个“感人至深”的教育事例后,一切又步入了往日的轨道。霍懋征老师和学生约定举手规则的事例在央视一个频道就出现过多次,很多人好奇霍老几十年的教育生涯就这么一个范例?!这不是对老师的刁难,而面对社会大教育,一个教师能够做的还有什么呢?
随着对教育探究的深入,你会发现社会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对教育的畅想和期望永远“研究者”的特权,它不属于眼下的实践者。
我在说服自己认可这个事实。
民主,多么轻松的两个字。但对于我们又是那么沉重。我们几千年的历史,为很多事情斗争过,多少次为了“民主”?我们又有多少“勇气”去面对?
再回到《学习的革命》,当年科利华上千万元的推广结果就是更多的人开始引用“头脑不是一个需要填充的容器...”
陈独秀
现在欧美教育界有几句很流行的话:前代的教育是先生教学生,现代的教育是学生教先生。这话初听得觉奇怪,其实大有道理,是教训式的教授法和启发式的教授法不同的解说,是新教育的精神所在。
...
杜威先生曾说,中国的教育比日本更有希望,因为中国的教育方才着手,可以采用最新的方法,不像日本的教育制度已凝固,不易改用新法。
1921年的演说《新教育是什么?》
2004-1921=83年!
教育研究的工作是不是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
历史具有延续性,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进程中回顾过去,也可以预见未来。
我们可以根据历史刻画过去的教育,我们当然可以用历史观设想将来的教育。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但真正的创新是需要民主的氛围和突破常规的勇气。
对于当前教育的批判,很可能将教育部变成下一个“足协”:)反面的声音听多了,倒更喜欢一些人的“合理说”。认为当前的教育是当前社会条件下最好的形式。从过去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到现在的“一日为师终生受骂”,或许这是社会对个体主张张扬过程的开始。只是好奇这样的进化是从“学生”开始。
福楼拜说“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会合。”我想对于教育的大山,其山顶是民主。而攀登的过程需要勇气!
On this day..
- 电学实验的串讲 - 2020
- 人是上帝 - 2010
- 隐形的翅膀 - 2009
- 清华大学保送生自主招生 - 2008
- 别亏欠着自己 - 2007
- 为人师者的作用 - 2005
- 82=28 - 2004
- "高级思维"与"高级交互" - 2003
12月 19th, 2004 at 09:29
标题的思想真精彩
12月 24th, 2004 at 08:4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