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信息的“有效”性
电脑的操作系统不断升级,数不清的小软件出现和消失,很多刚刚习惯的东西又突然新鲜但陌生...很可能今天学习的东西明天就变了,其实你在学习它的时候它已经在变。
那我们该如何学习?学习什么样的东西?其实更直接的是眼下学习的这些所谓的知识----明天可能就变的,姑且称为“无效”信息----有用吗?
小时候,应该是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在学些可有可无的课程,从《青少年修养》到《政治》[现在的名称因该是变了,至少内容有了重大的调整。]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了很多年,经常用的就是“爱祖国爱人民”,还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眼下能够想起来就很不错了。
不过印象最深的是从书上看到“父母的话不总是的”。那个时候自己小,正如从来不怀疑老师的能力一样,也没有审视过父母的行为。但从学校书本上获得的正确与错误的东西不自觉地会最先套用在家人身上。而书本上这样的话让自己懵懂的思维变得清晰起来,应该是第一次用自己的头脑自己作主理解了书本上的东西。
自己工作后更强调学生的逻辑和思维。当然这也和从事的理科有关。自己教学的对立面是“死记硬背”。
为了加深这样的印象,自己还用一个“死记硬背害死人的故事”来强化。
说从前有一个后妈,偏心自己的亲生儿子,很少让他干活...就是这样,狠心的她也想害死那个苦命的孩子。一天让自己的孩子去送饭,临走前叮嘱道,“黑面的馒头没有毒,白面的馒头有毒",别忘了,路上多说几遍!这小子平日里很少劳动,自然头脑也不灵活,但也知事关重大,一路上边走边自言自语的重复母亲的叮嘱,"黑面的馒头没有毒,白面的馒头有毒"。一不留神被一块石头绊倒,慌乱中拾起地上的东西,然后又继续重复着母亲的叮嘱,“黑面的馒头没有毒,白面的馒头有毒。”
事情的结局大家应该都能够想到。
如果能够在黑色馒头难看但无毒建立逻辑关联就不会是这样了。
有时候面对死记硬背不肯动脑的情景,我还举农村老太太自己用嘴嚼饼干直接喂孩子的陋习,学生听得直恶心:)纷纷作呕吐状。学生都知道这样恶心人,可在学习上不是很多人习惯了吃“老太太嚼过的饼干”吗?!
后来我对原先的想法有所松动,因为知识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外更具有阶段性。
很小的孩子不仅不会觉得“老太太嚼过的饼干”恶心,相反在很多情况下是其成长的重要营养来源。这样的逻辑来思考,小时候“死记硬背”的那些《青少年修养》应该并不是一无是处,只是没有外显,或者它更积极的一面被我们的主观情绪给屏蔽掉了。相信事情对于人的影响显然要比我们知道的、猜到的更多。
或许那些死记硬背的东西是就是知识大厦的地基呢?
要说花费时间,最多的应该是练习写字了,显然要比死记硬背《青少年修养》更花费精力。就算自己眼下很少直接写字,甚至有很多字忘记了,但我们能够说我们当初练习写字的时间都浪费了吗?如同有一天我们的技术发达到用思维直接交流的程度,我们遗憾最初我们说话所浪费的时间一样。
写字过程中的获得显然要比会写字本身多很多。
理想基础上的接受过程是有效的,而希望学习终生有用的东西,这是奢望,而就算是有,它需要你通过无用的知识去体会练习。
-----------------------
理解的心理基础是什么?至少有一点,亲身经历的过程有助于“理解”。而别人手把手教你,你总觉得自己太笨...;比如你看别人用电脑能实现什么,内心会有冲动的响应,那是一种很大的推动;能够知道问题是什么,目标是什么,学习了一些问题应该是学习结果的重要组成。
相反你自己动手探求,发现别人没有知道的东西...人总看中自己的探究!
网络的复制无益于理解,如果你看到好的东西,亲自动手输入一遍的理解效果可能更好。
----------------
见多识广并不一定是好事情,对于什么东西都不好奇了,更缺少了探究的激情。孩子是最幸福的,不仅仅是他的明天,还有的就是现在。一个未知的世界更加充满吸引。
写这些东西算是自我的思辨。也是希望那些总习惯说“这有用吗”去抱怨现实的人的一种回应。
不要用你眼前的眼光去审视你的知识,知识是为未来搭建的,所有的知识都是整体的部分。
On this day..
- 学习天性 - 2022
- The Romantic Moment - 2021
- *规划力 - 2020
- 这秋,这北方的朦胧 - 2011
- 教正确的和正确的教 - 2009
- [实验]水杯底下的硬币 - 2004
- 教育中新理论大厦的建立与古迹的保存 - 2003
10月 30th, 2004 at 23:55
数学上的0表示0。物理中的0表示什么?比如,0摄氏度表示没有温度么?绝对零度表示没有温度么?
回到“无用信息”是否无用的问题上,信息本事就有时间和空间特性。“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但能代表人不知道什么是河么?尽管河流始终在变化,但只有人踏入河流才能得到对河流的认识。
因此,对于信息,不是学不学的问题,而是要认识到信息不过是知识的载体,通过对信息的处理而获得知识才是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