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usir:冰点附近的气温下,枝头虽挂不住雪,但会存留些小的冰挂件~
@神话波风水门:为什么挂不住雪呀?冰都能挂住雪为什么挂不住,冰的密度大雪的密度大?
@qiusir:现实现象是复杂的问题。我想这和屋檐的冰挂同理,光照融雪,水下流散热面大温度降低快接触到局部低温处凝固...雪蓬松附着力小...
@qiusir:“没有名次最不好,名次多少不重要。”听杨姥师如此教导小童鞋~
@qiusir:平时很少注意到鞋底的纹路,想必设计师考虑更多的是舒适、耐磨和防滑等因素,行走的也很少关注到留下什么样的足迹。今天见路上不知哪位神仙留下了一串的笑脸(足迹)~
@qiusir:走过冰雪,留下笑脸。
@qiusir:让学的有点用。去学有点用的。
@qiusir:Schank(1999)传统教学的一个缺陷是富哦分强调了脱离具体情境的学习技能;N饿了送Savery&Duffy(1995)有效的学习要求让学习者参与到一个货真价实的问题中;Jonassen(1999)只有当学习者觉得所要解决的问题有趣、有针对性、能够参与其中,才乐意去承担学习责任。
@qiusir:van Merrienboer(1997)向学习者展示worked-out examples是教学中首先要做到的;Merrill(1994)展示实例比呈现信息更有效,展示实例再加上练习比单纯操练更有效。
@qiusir:早都过了年,可这雪还算是去年下的,离第一场雪还早着呢~
@qiusir:总理说“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这是说利益如此之重灵魂如此之轻?还是说生活不能承担之重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现实让我也意识到触动利益比所谓触动灵魂级别更高了:)
@qiusir:僵化是一个问题~
@qiusir:克里希那穆提:自由在于起点,它并非是到了终点才能获取的东西。一个人一旦问了“如何”,他便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如果一个人真正感兴趣,他不会寻求一项方法,借以保证获取他所渴望的结果。
@qiusir:不能总盯着大树的一块表皮去评判她有木有生机,即便是在春天。
@qiusir:大学的王同学博客留言说,今天突然想明白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这么多年这句话一直没忘。“吸收宇宙负熵流”想必是说通过和自然交流得到心灵上的平静吧。记得那是我大学毕业前拜访选修课老师听到的,教授先是说家里“气场好”,后解释打坐的姿势是为了“吸收宇宙负熵流”云云,现在想起来还有点惊悚玄幻~
@qiusir:某年讲座用到这“小情诗”,某生愣是把冰凌看成是冰激凌。其实“爱好”也如“爱情”,不是改变人,而是成全人。
@qiusir:学校体育馆棚顶排水口的位置该是没有考虑风向的问题吧,去年一棵树因过早过多的雪水而被压弯锯断,今年看这些低矮的灌木倒是有很强的承受力~
@qiusir:忘了什么时候写的这“松花雪叶”,大概是说个性的两个特征:杜鹃的个性是红花于绿叶的奇异,松柏的个性则是四季的恒常~
@qiusir:有朋友问我是“松、花、雪、叶”的哪一种?平常的叶子,偶尔发作的情绪如雪,对志趣的态度是松,当然了,谁的内心都有一朵期盼盛开的花朵~
@qiusir:十来岁的男童身高、体重在同龄中均很出众,能准确换算光年单位,还知道超新星爆炸什么的,课堂表现异常活跃,频频举手。当老师有意把回答机会导向他人,童鞋先是不满,再是以手擂头,再再发毒誓诅咒老师一辈子。教师对学生的反馈和家长自己的感知的偏差,很大的一个因素是群体环境与个体环境的不同~
@张X来讯:胖小妈妈打了好几个电话,要你的电话我没给...孩子回去跟妈妈说:当时没想太多,可过后非常后悔...她说(她65年生人,丈夫比她还大很多)孩子生下来一直胆小,两岁前都不敢出门,硬带下楼也呆不了几分钟就要上楼,孩子一直没有朋友,这也是孩子不懂换位思考别人的感受。都非常喜欢你,喜欢你的课。
@张X来讯:今天上午家长又来电话了,又聊了好多,说这事的出现让她发现了孩子的问题,当天与孩子的爸爸同孩子聊了很长时间,让孩子真正意识到了错误...希望今后在逐渐了解后我们能成为真正的好朋友!
@http://weibo.com/qiusir
@3009827@qq.com
On this day..
- 吴键雄读《求师得·拾年》感 - 2015
- 教育小语 - 2007
- 不要考第一!? - 2006
- 人类的精神活动 - 2005
- 如何应对教育中的“审美疲劳”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