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15
外边的人看待少年班的学生,总觉得他们如何聪明和神秘,其实他们的老师同样面临“讲过多遍的题目也不会”的问题。有时候心理着急,暗自责备“笨”的同时反思:
每次“过桥”的时候,总是老师领着,就算是重复走过多少遍,当学生真正自己走路的时候,还是会出问题!
这样就会出现多种的“过桥”模式:
老师领着学生/背着学生。如果老师的体力够的话,如果我们的评判标准仅仅是最后的结果的话...
教师演练,把路上的各个困难要领逐一演示给学生们看...
教师赶着学生,大家一起来,有谁遇到困难,现场教学...
老师走过去,学生也走过去...
老师和一两个学生合作过桥,其他小组合作...
找一座真正的桥来过...
...
3月 15th, 2004 at 11:17
好棒!:)
3月 19th, 2004 at 10:01
思维的惯性
这是我初中的班主任教给我的方法:
将每次做错的题抄在一个本子上,
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你不只错一次
我是不是可以向您推荐这个方法,挑选前五名和后五名的同学,记载他们平时的错题,在适当的时候用这些题出一份试卷做一下测试。告诉他们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道理,但一个人要成长,有些本性不得不改变。
人是一个矛盾,没有惯性思维,你永远不知道1+1=2,
没有变通思维(这个词不贴切,暂用一下),你很难接受一个男人加一个女人,有时会变成3个人呢:)
之所以教很多遍的东西还会错,因为第一遍学生就是那样教他自己的。
从记忆的原理来讲,任何信息都是不可擦除的,能想起什么,就看你打开了哪扇记忆之门(这是我自已乱想的,见笑),因此回想是可控的。
3月 23rd, 2004 at 16:30
有人说被一块石头绊倒两次的人是笨蛋,按这个标准绝大多数人都是笨蛋。所以我一开始就会对学生说“努力少被绊倒几次”
5月 5th, 2004 at 23:33
我很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