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玛丽·斯图亚特传 斯蒂芬·茨威格作品(黄敬甫和郝雅娟两个翻译者放在这示众,舒昌善教授可不需此等来衬托的)(翻译中喀尔文名字文中不匹配,后面部分又来个了卡尔文,可序言中就有加尔文的,西西弗斯等惯用的不用,标点等错误即便是编辑的,也可以看成是翻译者不够珍惜自己羽毛的不专业)(对这本书的好感完全来自对茨威格的崇信,而整体的读感不错,也好比是上等的海鲜即便遇到不好的厨子,吃起来也未必多差劲。)

心灵计时不同于冰冷的日历,它是从内心计算时间的流逝。
茨威格的星空 熊培云
一艘船要沉了,最要紧的事救起自己,茨威格(故乡的囚徒)开始逃。
在并不漫长的人生里,茨威格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
没有一丝挣扎,也抛弃了一切琐碎。
罗曼罗兰称茨威格是“灵魂的猎者”。对于人类的苦难,茨威格抱有同情的态度,同时他深知牺牲的难得。就像他在小说中所揭示的,一个人可能会因为逃避生活而无谓赴死,却不愿为了担起他人的责任而用于牺牲。
如果生是为了自由,而死也是为了自由,那么在自由面前生与死就是平等的。
用自己的星空建立了一个与尘世并立的自己的世界。
陀思妥耶夫斯基,“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
为那些保持着崇高道德精神的人物写传记。
“像镜面似的反射他自己观点的精神奴仆。”
海涅,一个会焚书的政府接下来也会焚人。

导言
玛丽·斯图亚特属于那种把真正的人生才智在短暂中迸发出来、令人激动的、罕见的女性,属于那种星光灿烂但又一闪而过的女性,她的一生不是像花那样慢慢凋谢,而是如同激情在炽热的熔炉中迅速燃尽。
在人的命运中,外部时间和内心时间似乎是一致的,其实只有内心充实才能作为心灵计时的尺度···
一个人只有搏尽全部的精力,对自己和别人才算是真正活着;他的内心只有在燃烧,并且烧得通红,才能看得见。


那时的苏格兰在习俗和法律、物质和文化方面比起英国和欧洲至少落后100年。
玛丽·斯图亚特还不到5岁,就已经因为她的缘故血流成河。
只有一个玛丽陪她过流放生活,直到她上断头台:在生命最黑暗的时刻闪烁着欢乐的童年时代的光芒。

“星星把最美妙的光辉洒在她的眼睛上、面颊上,使她妩媚动人。”
“只是把她当做一个优秀的学生来称赞的。”
她良好的教养和世界文化方面的丰富知识还掩盖着她内心激情的力量···
只有通过爱和痛苦女子才能真正成熟。
玛丽·斯图亚特,一个17岁少女就超越了所有的同龄人,达到了权力的顶峰。

她刚刚意识到早春的到来,可是春天已经凋零,已经逝去。
伊丽莎白耽误了唯一的机会,无法以慷慨和宽容的态度去解决争端,赢得令她害怕的对手的感激。但是理性和政治难以秉性,也许正是由于被耽误了的机会才使世界历史得以戏剧性的发展。
只有诗人感到真正的悲伤和痛苦。
在诗人看来,不行才是真正高尚,他们赞扬过她那高尚的美,现在她处在不幸中,他们将更加热爱他。

开头的印象对心灵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影响力,并且刻骨铭心,永不磨灭。
没有哪一种仇恨比目标相同,力量相等的同类之间的仇恨更可怕的了。(应试的同质化的问题之一在此)
国王的骄傲和教士的傲慢发生了碰撞。
权力不单单靠血统流传下来,而且要靠斗争和屈辱才能不断赢得。

天上没有两个太阳,地上没有两个成吉思汗。

她这种不会掩饰自己的情感的品质,使她在政治上遇到的麻烦,要比最恶意的欺骗和最无情的冷酷给别人带来麻烦还要多。

她像一块黑色的磁铁把她周围的男子吸引到她灾难性的命运上。

她像孔雀开屏那样展示自己。

即使在一个女王身上,女性也会要求她的最神圣的权利,爱并且被爱。
这些固执的幻想家从过高评价人和物跌到绝望的境地仍不清醒。他们一旦丢掉一个幻想,总是又沉湎于另一个幻想。
没有发觉他漂亮的外表底下缺乏深刻的内涵,结实的肌肉缺少真正的力量,风度翩翩却匮乏精神文明。(精神文明?)
希望一个热恋中的年轻女子思维合乎逻辑,那等于在黑夜里寻找太阳。

巨大的赠送只有对受之无愧的人才有益处,而对其他人却又危险。
蜡做的心
轻率和勇敢作为缺点与优点总是存在于一个性格中,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无声的仇恨要比激烈的言语危险得多。
阴谋分子的匕首不仅在她面前杀死了忠诚的李乔,而且也杀死了她性格上的轻信和正直。

这个可悲的年轻人以令人不解的忠顺和贪婪紧紧地缠住这个强大而高傲的女人。
十一
如果感情达到如此炽热的程度,而你却用逻辑和理性的尺度去衡量它,那么,这种做法是很幼稚的,因为这种不可抑制的爱情,其表现方式也是非理性的。激情像疾病一样,既不能控诉它,又不能原谅它。人们只能非常惊讶地去描述它···
用道德来评价一个被激情击倒的人是荒谬的,就像人们想追求雷雨的责任或者惩罚火山一样。
一场巨大的激情到来之前,几乎总是先有一场小的激情作为前奏。
十二
正如玛丽·斯图亚特服从于博斯韦尔,达伦雷也服从了玛丽·斯图亚特
十三
在强烈的爆发之后,激情本身也仿佛被消耗殆尽,渐渐熄灭。受激情支配的犯罪与天生的、怙恶不悛的真正返穗之间的区别也正在于此。
她在犯罪中耗尽了所有的精力,精神和身体都垮了下来。上帝要谁灭亡,必先叫他疯狂。
女王为丈夫送葬时穿的鞋子还没有穿旧,就和谋杀她丈夫的凶手走进婚礼的圣堂。
十四
一块石头掉下深渊,越接近深渊,下落的速度就越快。
十五
在君主立宪制的观点来看,或许可能夺去一个国王的生命,但不能剥夺他的王冠。
“最气势汹汹、最积极反对女王的是妇女,但男人也好不到哪儿去。”
十六
如果一个神话传说被编得美妙动人,人们又何苦去拆穿它呢。
今天在苏格兰,她的弱点和莽撞早已被人们淡忘了,由她的情欲所引发的过失也已得到了宽恕和谅解。
谁的手一旦触摸过不幸,他就很难再摆脱霉运。
她的生活就像是火焰,一团疯狂燃烧的火焰,火焰的反光几个世纪之后还在闪耀。
十七
友谊和爱护---毕竟信纸值不了几个钱。
伊丽莎白是个易动感情的女人,就连气压的一点点变化都有可能引起她的情绪波动。
无论是处理人际关系还是在政治上,模棱两可的态度都是有害的,因为这会引起误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这颗心灵被一种疯狂的自尊自傲扭曲着···
谁一旦将自己的命运交由别人的爱憎来决定,那么任何哀告乞怜都帮不了她。胜利者的权利原本就是从失败者的不幸中得来的。
十八
那个时代对良心谴责一说很陌生。
她失去王冠的头上,奉献了一顶殉难者的桂冠。
十九

这场无尽头的囚禁的最残忍之处就在于,它表面上看起来丝毫不残忍。

在摧残一颗高傲心灵的自由同时,hiatus对她毕恭毕敬,卑躬屈膝,这比任何手段都更能灼伤这颗心。
鲁莽妄为和疯狂行动是很难界定的,因为英雄壮举总是伴有不理智的冲动。
永恒的不幸又一次降临到玛丽·斯图亚特。
二十
她巨大的勇气和无所顾忌的决心总是莱斯似乎可能得失利或者一败涂地的绝境。
廿一
世界历史历来不是公正和平等地书写而成的,它几乎只是记述了世间权倾天下王者的苦难,有头有脸人的沉浮,冷漠无视无名无权小人物的存在,只字不提。(很多人在一起的时候用一个数字替代所有,也是呢,我们很少关心河滩的小石头的,就如没人在意沙漠的沙子,但山就不同了,无关有无树木或湖泊。)
廿二
伊丽莎白决定恶不是一个人的生死,而是一种观念的存亡。
在全世界面前以自己光荣的死来羞辱伊丽莎白,证明她的凶残。
幸运和不幸都不可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她将自己在世间的财产分赠给自己的仆人。
“人类两大最凶恶的敌人---恐惧和希望”歌德
廿三
我的终结便是我的开始
只有英勇不屈、从容镇定才能战胜者灭绝人性的极端残酷。
把死亡判决当做福音来聆听。
(女王的爱犬)这只幼小的生灵为它的女主人激烈地奋战,比女主人自己的儿子、比成千上万向她效忠起誓的人都要英勇无畏。
尾声
詹姆斯六世换上丧服,但很快又骑上了伊丽莎白送给他的骏马,牵着伊丽莎白送给他的纯种良犬···
国家大厦总是由严酷和非正义的硬石建造而就得,它们的基础总是由鲜血浇筑的。在政治斗争中,战败者总是错的,历史无情地踏着他们的躯体前进。

On this day..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