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YRANNY OF MERIT 《精英的傲慢:好的社会该如何定义成功?》迈克尔·桑德尔
致中国版读者的几句话
重新思考成功的意义。
相信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给我们带来追求成功的巨大压力。
推荐序
优绩主义的陷阱
桑德尔援引罗尔斯的观点,认为运气在道德上是一个“任意”的因素,因此以来运气取得的“优绩”并没有道德上“应得”的正当性,那么评价“优绩”获得的社会等级也就谈不上公平。
优绩主义侵蚀着公共利益,导致了胜利者的傲慢和失败者的屈辱。它鼓励成功者深深沉迷于自己的成功,以至于忘掉了一路上帮助他们的时机和好运,同时也导致他们鄙视那些比自己不幸、比自己更缺乏资格的人。
所有劳动者都有尊严。
严格的机会平等必须矫正不平等的起点,可以通过补充措施“拉直”扭曲的起跑线。
我们崇尚优绩制并不是出于平等的理由,而是因为自由与效率。
引言 走进大学校园
“后门”“侧门”
这种专横的直升机式育儿并非从天而降。(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时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
我们越是认为自己是白手起家、自给自足的,就越难学会感恩和谦卑。而没有感恩和谦卑,沃恩就很难关心公共利益。
1赢家和输家
精英阶层的傲慢反映了成功人士倾向于过度沉醉在自己的成功中,而不记得有助于他们成功的时机和好运。
you can make it if you try.
爬上梯级间隔越来越大的梯子。
优绩至上的准则所产生的情感,无论在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中,在道德上都是不受欢迎的。
强烈感觉到我们的命运具有偶然性,有助于产生某种谦卑。“若非上帝的恩典,或者命运的安排,我也会遭受如此厄运。”
“只要你努力,你就能成功。”这类箴言是双刃剑,在某种程度上鼓舞人心,另一方面却令人反感。优绩至上的观念祝贺成功者,却诋毁失败者,即使在失败者自己的眼中也是如此。
助长胜利者的狂妄自大和失败者的屈辱。
优绩至上的社会不是理想的社会。
这个时代的问题不仅在于工资水平停滞不前,还在于社会尊严的丧失。
40年来市场驱动的全球化掏空了公共话语的道德内涵,剥夺了普通公民的权力,并引发了民粹主义的反弹,民粹主义试图给空旷的公共广场披上一层不宽容的、报复性的民族主义外衣。
2“因践行善德尔伟大”:优绩的道德简史
如今,我们看待成功的方式就像清教徒看待救赎一样,我们认为成功不是靠运气活恩典,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这是优绩至上理念的核心。
是哪个船员激怒了上帝?
一方面对人的能动性的宣扬,另一方面是对遭受不幸者的冷酷。
优绩至上暴政的最早例证:约伯的朋友坚信困哪暗示着罪孽,必定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罪过。
上帝承认约伯是正直的我,但责备他擅自揣摩上帝的道德准则。
新教伦理不仅催生了资本主义精神,也在提倡自救和对自己的命运负责的道德观,而这种道德观符合优绩至上主义的思维···产生了巨大的财富,同时揭露了自我负责和自我实现的阴暗面。在上帝恩典面前因无助而形成的谦卑,将让位于相信自我努力所带来的傲慢。
当今时代的优绩至上主义背后,有着神学辩论的深深烙印。
“如果某种文化能够不那么强调个人自己掌控命运的责任,那么它将会更宏大、更宽容,也会更亲切。”(自以为可以掌握命运,要么是看不清命运,要么连可笑也不剩下了。)
进步不总是走直线。
道德宇宙进步的曲折之路可能通向正义,但上帝会救赎自救之人。
3阶层跃升的话语
对那些困在底层或挣扎着的人来说,阶层跃升的话语与其说是承诺,不如说是嘲讽。
“有钱人赚了钱,就是有功劳,所以应该活得更久。”我被这种厚颜无耻的优绩至上思维吓了一跳。
you deserve
努力和勤奋会让你走得更远的想法开始变得空洞。
美国梦在哥本哈根依然存在。
“对我们社会的一大挑战是,真相是打破平衡的东西。在我们的社会中,不平等加剧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人们被对待的方式更接近他们应该被对待的方式。”(愚民之上有暴政。)
精英的傲慢最令人难堪的特征之一就是文凭主义。
4文凭主义:最后可接受的偏见
令人惊奇的不是政客们夸大自己的大学学历,而是他们觉得有必要这么做。
有人问我政府的三个主要优先事项,我告诉你:教育、教育和教育。
在寻求结果中的机会平等而不是任何表面上的平等的制度框架内,教育系统会不可避免地被要求承担重任···希望利用教育弥补社会的其他罪过。
“咖啡中的奶油总会自己浮上来。”
在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失宠的时候,文凭主义是最后一个可接受的偏见。
“如果教育被视为个人的责任,那么人们可能不会那么苛责源于教育差异的社会不平等···如果教育成果被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应得的,那么社会不平等的后果也是应得的。”
把国会和议会变成有学位阶层的专属领地,并没有提升政府的效率,反而导致政府更缺乏代表性。
59%共和党人认为高校对国家的发展有负面影响,只有33%支持高等教育。
阶层跃升话语一门心思把教育作为解决不平等问题的答案···
你有权拥有自己的观点,但你无权拥有自己的事实。
5成功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正主要是对于职位和荣誉的分配,而不是收入和财富的分配。
对自己地位的道德任意性保持头脑清醒有某种好处:这让赢家和输家都不必认为他们的命运是自己导致的。
个人努力很重要,但成功很少仅仅来自努力。
博尔特承认,他的训练伙伴布莱克也是很有天分的短跑运动员,比他训练得更努力,努力不是一切。
我们夸大了努力和奋斗的道德意义。
即便是愿意努力、尝试,从而在普通意义上值得拥有,其本身也取决于幸福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增加了对他人成功的嫉妒和怨恨。(个子不高打篮球不好不会自我责备,但在学习上,也是有各种自然条件的差异的,这是隐蔽的重要事实,但,很多人即便是视而不见。)
“那些努力工作并遵守规则的人应该能够在他们的才能所能达到的范围内得到提升。”信奉优绩至上原则的精英们已经习惯于吟诵这句咒语,没有注意到优绩至上原则正失去鼓舞人心的能力。
6分类机器
把高等教育变成一场竞争激烈的分类竞赛,对民主和教育都是不健康的。
克服优绩至上的暴政并不意味着优绩不应该在工作和社会角色的分配中发挥作用。
相反,这意味着重新思考我们看待成功的方式,质疑精英的自命不凡,质疑那些处于顶端的人是完全靠自己取得成功的。这意味着挑战财富和尊重的不平等。
杰斐逊希望基于才能和美德的“自然贵族”能战胜“建立在财富和出身基础上的人造贵族”。
精英教育并没有带来无阶级的社会,也没有避免贬低那些缺乏天分而被排除在外的人。
国家不需要更多的学生上大学,国家需要的事更好的人才上大学。
“今天,工人阶级和穷人的孩子不太可能进入三大顶尖高校(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就像他们在1954年也不太可能一样。”
受伤的赢家
顾问费可能超过耶鲁大学四年的学费。一些顾问还会建议父母为孩子找人开具残疾诊断证明,以让孩子在标准化考试中获得额外的加时。(一个富人区,患有残疾的诊断是全美平均水平的6倍多。)
精英教育的遴选斗争催生了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教育文化,这种教育以追求成就为导向,一意孤行地全方位挤压。
许多人仍然觉得自己很有动力去奋斗,结果他们发现很难利用大学时光去思考、探索和批判性地反思自己是谁,什么是值得关心的。
隐蔽的完美主义流行病。
“在用表现、地位和形象来定义一个人的用途和价值的世界里,完美自我的理想尽管是非理性的,却已经成为每个人都想要的东西,甚至是必要的东西。”
那些在高中和大学里取得了亮眼成绩的人,最终会成为“集中训练营里浑浑噩噩的幸存者”。(哈佛大学招生办的人在一篇诚实而富有洞察力的文章中谈到了职业倦怠的风险。)
那些登上顶峰的人都不是靠自己,而应把好运归功于家庭环境和天赋,这在道德上类似抽签的运气。
如果没有功名战场的伤痕,年轻人在进入大学后可能不那么容易去出处处比拼,而更愿意进行个人的和智力上的探索。
19世纪美国社会的平等主义特征与其说是社会流动性,不如说是智力和学习在所有阶层和职业中的普遍传播。
抽签招生(矫正精英的傲慢·)
我们对分数的全神贯注差点儿淹没我们的求知欲。(求知欲是分数欲望深海的礁石吧)
7认可工作的价值
人根本的需求是那些和我们共同生活的人对我们有需求。工作的尊严就在于锻炼我们应对这需求的能力。
从来没有哪个下层阶级像这样在道德评价上被置于如此赤身裸体、无所遮蔽的境地。
他比自己知道的更有先见之明。
把工薪阶层白人的愤怒仅仅看作种族主义,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安慰、自我麻痹,这很危险。
一个社会表彰和奖励工作的方式是其定义公共利益的核心。
用中指投了票。
我们贡献的真正价值不能由我们所得的工资来衡量,因为工资取决于供给与需求的偶然性。相反,我们贡献的真正价值取决于我们努力服务的目标在道德和公民角度的重要性。
是工作让人获得了作为一个人的成就感,让人确实在某种意义上变得更像一个人。
为认可而斗争。
优绩至上制度的分类告诉我们,我们的成功是我们自己的功劳,因此削弱了我们的亏欠感。如今我们正处于这场分裂产生的愤怒旋风中。为了恢复工作的尊严,我们必须修复在优绩至上时代已经哇接的社会纽带。
结语 优绩和公共利益
我们应该鄙视一种只有打出本垒打才能逃脱的种族不公制度。机会均等是对不公正在道德上的必要纠正,但这是不摆酒原则,而不是美好社会的恰当理想。
个人幸福不仅要求人们能够自由地上升到舒适和卓越的新地位,还要求他们能够过上有尊严和有文化的生活,无论他们是否向上流动。
尽管我们努力奋斗,但我们不是白手起家、自给自足的;发现自己身处珍视我们才华的社会,是我们的幸运,而不是我们应得的。对我们命运的偶然性的强烈感觉可以激发某种谦卑:“若非上帝恩典,或出生的偶然,抑或是命运的神秘,我也会遭受如此厄运。”这种谦卑是我们从残酷的成功伦理中回归的开始,而正是这种成功伦理让我们分道扬镳。这种谦卑超越了优绩的暴政,为我们走向少一些敌意、多一些包容的公共生活指明了方向。
致谢
我要感谢“作家小屋”,我已经习惯了向聚集在一起的家庭成员大声朗读草稿段落和章节,邀请大家发表意见···
译后记
迈克尔·杨在60年代曾做出预言,“优绩至上的逻辑会助长赢家的狂妄自大,家中失败者的屈辱,导致社会的不和谐。”
(成功属于时代,平庸古语自己。)(我这句话还是可以的)
On this day..
- 岁月的饲料下面是把刀 - 2017
- 张鸿业同学的MOOC学习心得 - 2015
- 人不容神 - 2006
- 我的世界我的想象! - 2004
- 14-3.波粒二象性 - 2000
- 14-2.原子核 - 2000
- 14-1.原子结构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