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李树英
《教育的情调》来自范梅南(Max van Manen)1981年在加拿大出版的The Tone of Teaching
用心看教育首先意味着必须走向儿童的生活世界。从教育学的焦点来看,最重要的问题始终是:儿童对这一具体的情境、关系和事件的体验式怎样?只有通过这样的追问,成年人才会感受到儿童在有力地转变着成年人的自我感觉,感受到儿童对成年人的职业和个人生活所带来的转变;用心看教育也意味着必须承认,理智领不能够处理好所有的具体情境中的教学实践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用心而不是用脑来思考教育问题并实施教育行动,而用心思考和行动的关键是对他者此刻的体验保持敏感。教育学需要的更多的是实践性的“知行”,而不是理论化的知识;用心看教育还意味着必须承认,所谓的教育就是尊重儿童的个体独特性,优先考虑儿童的幸福。
@qiusir:书的前面找了一大堆有名没名的人说些有用没用的话,范梅南写的书应该很有感召力了,有了一群喽啰反而自降身价。
·序
学校应当被孩子们视为“我们的学校”,而老师决不能像一个过路人、一个警察或一个朋友那样看孩子。
教育爱意味着教育者对于学生的道德与人道方面的责任,以及合乎每一个儿童个体发展实际的教育性陪伴。
教育是一种与人相处的学问,一种成年人与孩子相处的学问,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教育的智慧和敏感性比教育的技术性更加重要。
·教育的敏感和机智
作为教育者,无论我们的举动多么充满善意,我们的言语和行动所表达的情境任然可能与孩子体验到的那种情境根本就对不上号。
这位专业人士拥有很多的临床知识,但却缺乏敏感性---一种周全的、充分体贴他人的思想。
教育的敏感和机智是一种特殊的才能,它与我们为人处世的方式有关。它是一种既来自心灵也而来自头脑的知识。
·了解孩子充满可能性的世界
成年本身也是一个永未完成的成长过程。
在与一个孩子共同生活的日子里,我无可避免地成为一个榜样。
在“完美”教育者看来,孩子们是不完美的,所以没有必要去倾听孩子们的话,更遑论去向孩子学习了。
·孩子好奇的体验
问问题的孩子期待得到更多---期待成年人谈谈这个世界。提问“那是什么”是想得到一个空间去对话,去思考,去好奇,去惊讶。
拥有非凡好奇心的孩子可能不是那个不停问问题的孩子,倒有可能是那个偶尔才会问一个问题的孩子。这个世界上存在一种早熟的好奇心,它只偶然出现而且十分肤浅,它几乎对孩子适宜的成长没有作用。
早熟孩子的大部分问题是一闪而过的问题,它们的出现并非源于全神贯注,并非源于真正的兴趣。相反,这样的好奇心只是蛙跳般四处闪动,此刻感兴趣的问题迅即被下一刻的兴趣所代替。
一个不那么有好奇心的孩子可能已经从成年人那儿得到了一个错误的结论:问题止于答案。这样的孩子提问时像是在做一种游戏,一种把问题置于死地,最终能找到答案的游戏。
我希望他继续保持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而不是给他一个固定的答案。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孩子
我们用分门别类的语言把孩子分了类,这种语言像真正的监狱一样将孩子限制起来。用技术的、诊断性的或工具性的语言来把孩子们分类,实际上是对孩子们的一种精神上的放弃。(从这个角度,某育才学校的各种特长班的分类对另外一些孩子甚至得益者都可能是不公平的。)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到”
注意notice一词起源于拉丁语nocere,即知道。
常常被老师用教育学的眼光看到的孩子是幸运的。
每次相遇的时候,与世界的其他关联都被轻轻切断,留下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诚恳的接触。当我们以双手或笑脸回应对方的时候,我们共同创造和分享着这段时空。微笑可以作为一个公开的邀请,让我们在目光相遇的瞬间彼此为对方而存在。
·表扬和肯定的重要性
表扬给得太轻易或太随意都可能使它失去意义。
平等地表扬每一个人往往会弄巧成拙。
有人肯定了我也就是肯定了我的存在,肯定了我是个有生命的个体。得到肯定和表扬不可避免地与自我认同交织在一起,而自我认同是在“做自己与自我的形成”、“我是谁与我将会成为谁”的张力下逐步实现的。
教育学就是在与孩子或年轻人的交往中对什么是合适的与神呢么是不合适的予以积极的区分。
·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学面面观
教育的机智不仅仅是一门技巧,更准确地说,它是一种“即兴的、临场的反映能力”。
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一个常常思考的人比一个相对较少思考的人更容易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展示他的机智。教育学上的敏感性和多谋善断也可以说是一种反思能力。
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有赖于感知和倾听年轻人的能力。但是教育的机智不仅仅是一门技巧,更准确地说,它是一种“即兴的、临场的反映能力”。即便如此也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行动会有效。
(对于一个连试卷都不敢公开的应试,重点中学之间相互不遗余力地攀比,要粉碎对方的宣传,不惜弄虚作假,毫无一点知识分子的气度和风范,更谈不上什么教育的理想了。而学生和家长也成了这股全民疯癫的助推的乌合。)
人类从内部反应他们自己,世界从外部反应它自己。我们通过看、听、触这些感觉与孩子联系起来。
我们需要看懂眼神,并根据对眼神的理解去行动。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并不是在一个研讨班上所获得的一套简单的外在技巧。有关教育的鲜活的知识并不只是脑海中那些需要智力的东西而已,它还需要融于身体的“体知”。真正的教育需要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对孩子们世界的体验中去。
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清楚孩子眼中的我们究竟是怎样的。
·纪律的教育学意义
纪律discipline不仅仅是教室里衡量秩序的标准,它也是我们自身行为取向的标准。纪律是谈论对某人来说什么是重要的、他的努力方向和人生和原则的方式。纪律的原意是跟随、学习和教导。信徒disciple就是一个伟大导师或伟大榜样的追随者。讲授lecture也与纪律有关。
没有纪律,没有学习的欲望,学校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
在学生中或对一个人自己建立起纪律,就是为了真正的学习创造条件。教室里真正的纪律是不能和课堂上所教的所学的截然分开。
纪律的深层含义和处罚或权威的运用几乎没有什么关系。(那是维护的表面条件,纪律创造气氛...)
一定程度上,相爱的人对爱的理解在真实的生活中得到了不断的考验。
当一个女人发现自己怀孕的时候,她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还有些女人惊奇地发现,生平第一次,她那么想要抱抱孩子,或者及时地去帮助一个孩子...那些“怀孕了”的老师(有了学生的老师)为了教学而训练自己,他们会用老师的眼光去读一本重要的关于孩子的书。
·孩子对秘密的体验
秘密secret来自拉丁语secretus,意即“分开,分离”。从某种意义上说,秘密的体验式一种让自我与他人分离的体验。
当孩子拥有了秘密,他的生活世界就一分为二了:一个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另一个是外部的世界。
当我们隐藏秘密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就隐藏了自我。秘密让我们遁形:握们体验到了内心的不可见。
秘密的保守或分享可能会扰乱或构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草甸子三剑客之间的秘密...)
秘密是人成长的一个关键方面,孩子们发现自己有了秘密,就意味着他们内心世界的诞生。能够拥有并保守秘密是儿童走向成熟和独立的一个标志,而能够与最亲近的人分享自己的秘密更是儿童成长和成熟的表现。
·孩子们怎样感受我们的“在”?
在早期,英文中学习的意思是教,是让人学,也是自己学。(汉语中学和教的古体字很大相关)
在荷兰语中,学习仍被用来表达教与学的意思。在词源中,学习的意思是跟随足迹、路线或前人留下的脚印。
一个真正的数学老师的身上处处体现着数学,他生活在数学之中,从一个特别的意义上说,他就是数学。我们往往可以通过老师讲课的风格来判断他是真正的老师还是冒牌的老师。
一位好老师并不是碰巧去教数学或诗歌而已,他本身就体现着数学或诗歌。好老师和他们所教的知识已融为一体。
·气氛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我们不可能一直或永远用教育学的态度对待孩子,对此我们没有必要自责。有时我们也很不幸地会犯错误或者对教学不够尽职。事实上,教学中我们难免会犯错误,教学并不完全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教学汇总表现出的心情、语调和气氛,同道德、情绪以及人与人的关系息息相关。
(想起“他脑子好使”的评价,觉得侮辱性极强,远超过“这孩子很聪明”的应付...)
气氛是我们体验生活空间的方式。气氛是老师将自己呈现给孩子们的一种方式,也是孩子们将自己呈现给老师的一种方式。
·孩子教会我们心怀希望和保持开放
希望包含承诺和努力。
一个没有希望的世界是没有孩子的生存空间的。
一个怀孕的女人和希望生活在一起。
对孩子们而言,那些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才是真正的父亲、母亲和老师。失败时,我们放弃了所应承担的责任或拒绝展现与希望为伴的生活。
希望不是那种被动的、认为事情终归会得到解决的乐观主义。希望包含承诺和努力。
然而在感觉无望的时候,恰恰是脆弱的孩子又一次让我们体验到了希望。多么具有讽刺意味啊!“我的生活就是把孩子当希望。”
(和兴东老师交流,今年理科状元那两位,都是有点木讷但思维清晰,逻辑扎实到冷冻的地步)
“要是你那个回到年轻时,同时又像现在这样懂得这么多就好了。”(对我而言,可能要是懂得这么多,小时候就不那么努力了。)
孩子需要生活的开放性,以便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父母或老师需要开放性,以便成为自己并反思那些促使现在的自我得以形成的因素。
这就是我们必须向孩子学习的方面。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更好的学习者,因为孩子们也在向我们学习。
·孩子是天生的宽恕者
老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难免会犯错误或判断失误,重要的是,学生是怎样体验老师的关爱的。一位有责任心和爱心的老师始终能与学生们和谐地相处。
·教学的情调
每一堂课都是有生命的。学生不是容器,而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
·发展教育的机智
教育学在欧洲大陆和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思想中不仅意味着教,还意味着育。教育学本质上既不是一门科学也不是一门技术。然而,研究者通常以一种实证的科学的方式来处理和研究它。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情境,教学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刻。这就要求老师具有特殊的素质:一种融入身体的敏感性、一种临场行动的教育机智与智慧。
在当下极速互联网和知识生产已经开始自动化的时代,老师的知识权威已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实没有什么可以畏惧的。在这个信息发达的社会,儿童有时知道的比老师还多,这并不奇怪。作为老师,正如我们的学生一样,我们自己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需要不断提醒自己,教育是一种与人相处的学问,一种成年人与孩子相处的学问,所以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智慧和敏感性比教育的技术性更重要。我们需要明白,教和育其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应该让我们与孩子相处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好老师的智慧行动有时候也是很有风险的,但一位好的老师会愿意为了孩子冒险。
教育的智慧可以被唤醒,却不可抑被技术性地培训。
教育就是一种影响,是一种影响施加到另外一种影响上,让影响产生影响的过程。
·教育现象学是一门探讨成年人与孩子如何相处的学问
(忽然想起60年校庆时,那个补课界很有名的严,拿着个他快拿不动的了相机来参加校庆活动,看我的眼神有点敌意...)
1802年,赫尔巴特在关于教育的首次演讲中曾说过:“你究竟是一名优秀的教育者还是一名拙劣的教育者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简单:你是否发展了一种机智感呢?”乌申斯基指出:“如果教师缺少了所谓的教育机智,那么无论他怎样研究教育理论,他也永远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实践性的教师。”
关注具体的人,关注具体喏你在具体教育情境中鲜活的生活体验,即关注人的独特性。教育现象学认为,即使在同样的情境中,不同人的体验也是各异的,因此,教育现象学关注具体人在具体情境下的独特体验。
教育现象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研究方法:1以孩子为本;2以教师为本。不仅对教师进行技术层面的培训,而且要注意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促进其教育机智的形成;3关注和认同自己的体验。(别忘了自己这个人哈哈哈)
knowledge是一种已经固化的、概念化的行动框架,而knowing是一种在具体情境中即刻行动的知行。
好的老师确实具有一些天生的素质和能力。
教育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活动,它必须愿意对它所做的和所代表的随时质疑。
·年末温习
成年本身也是一个永未完成的成长过程。
教育的机智是一种“即兴的、临场的反映能力”。
(道德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马太效应: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在学生中或对一个人自己建立起纪律,就是为了真正的学习创造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说,秘密的体验式一种让自我与他人分离的体验。
一位好老师并不是碰巧去教数学或诗歌而已,他本身就体现着数学或诗歌。
(想起“他脑子好使”的评价,觉得侮辱性极强,远超过“这孩子很聪明”的应付...)
对孩子们而言,那些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才是真正的父亲、母亲和老师。
教和育其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好老师的智慧行动有时候也是很有风险的,但一位好的老师会愿意为了孩子冒险。
On this day..
- 书的全景 - 2022
- 画吧?! - 2010
- 明白道理和养成习惯 - 2009
- 滞后的幸福 - 2007
- "年龄比较小的神仙" - 2005
- 资源库的最佳合作组合? - 2004
- 教育领域有禁地吗?! - 2003
- 表扬为师!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