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13


HOW DISRUPIVE INNOVATION WILL CHANGE THE WAY THE WORLD LEARNS
C.M.Christensen等 李慧中译
前言
我们队学校的不满与期待
学校对学习成绩的测量方式从根本上看是由缺陷的。即使是最好的测验也只是对事实的模糊测量。
美国能够在世界上保持科技领先对位,不是因为它的公立中小学向大学输送了最优秀的科技人才。它之所以能保持自己的优势,是因为它吸引了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
动机可以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来源于外部任务,如一个人学习去做某件事情,可能不是因为他发现这件事很刺激或者很有趣,而是因为学习它能够让他获得自己额外想要的东西。内部动机,就是任务本身会激发或驱动人们去完成它,因为它本身就是有趣的,令人享受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外部的压力,一个受内部驱动的人也会很好的完成任务。
@qiusir:求师得“以己为师,自求自得”从某种角度也课可以看成是外部东西和内部动机的交互。以己为师,学习的动力是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自求自得,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追求。
对于外部动机很强的人,仅仅依靠教学材料就足够了。
家庭富裕的情况下,学习这些学科(理工科)的外部动机不存在了。
@qiusir:“当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崛起时,有着非常明确的外部动机---鼓励学生选择能够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的理工学科。但是,当这个国家富强起来,这种外部压力就减弱了。”近年物理教学在中学也被弱化得厉害,莫非是因为我们的国家也富强了?小万说是因为领导的孩子都学不明白。其实呢,不仅决策阶层家的孩子不需要通过理科脱贫,弱化理科还能巩固阶层利益吧,呵呵……
@qiusir:在《创新者的课堂》一书中看到美国前总统约翰·亚当斯的一段话,“我必须学习政治和斗争,这样我的儿子才能自由地学习数学或哲学,而我的儿子应该去学习数学、哲学、地理、自然史、造船、航海、商业或农业,以保证他的孩子获得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塑、纸锦或制陶的权利。”想来那些对物理学习懈怠的学生,除了部分应去学文艺的,更多是他们的家长没能很好学习政治吧……
美国的学校其实在不断进步,只是社会总是在不断变更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不断改变对教育质量的定义,导致学校应接不暇。
颠覆是一种正面的力量
学校知识将新技术以“填塞”的方式填充到现有的结构之中,而不是运用颠覆性的技术产生一种全新的模式,从而改进他们的现状。
出生后18个月内的经验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智力。我们的自信其实在5岁的时候就已经基本定型了。(哈哈,虽然父母过世早,很小的时候还是让我有一定的优越感吧...)

01
每个学生各有不同,为什么学校总想因材施教
只要工程师设计出的灯泡接口可以匹配灯泡螺口的规格,他们可以自由发挥,不断改进灯泡内部的设计。所以,我们看到新型节能灯泡可以顺利地接入老式的灯具。
成绩好的学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智力刚好匹配了某种课堂所使用的主要范式,或者是因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找到了适应这种范式的方法。
@qiusir:或许如高个子的适合打篮球、灵巧的适合体操。而学科成绩好的未必以后成功,而我们所谓的社会选择的进步一样存在着不公平的偶然性呢。
在一个典型的课堂里,那些“同极”(也就是同样的智力)会相互吸引,而不是相互排斥。这种反转磁场引力产生了一种恶性循环。课堂里的教师正是当今单一批量教育系统的产物。在这样的教育系统里,那些天生喜欢某种授课方式的学生自然就会获得好成绩。
正如社会派系中的成员不清楚彼此之间的默契是如何排斥外部群体的,知识派系的成员也不会知道:他们共有的思维方式如何搭建他们与其他智力类型者之间的壁垒。(这样说来,一个拥有被开发了的多元智能的教师,意味着会有更多类型学生会获得更好的成长机会呢。)
The teacher is not the sage on the stage, but a guide on side.

02
教育一直在变,却从未被颠覆
@qiusir:如果把教育类比成一种生物,那它一定是被进化得很高级的那种,教育一直在变,如变色龙的变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又一直保持着自我。现今整个社会对学校的期待都变成了帮助学生取得好成绩而不是让学生们获得更好的成长。


@qiusir:晨光里枯枝也展开了翅膀...
整个社会对学校的期待都变成了(帮助学生)取得好成绩而不是让学生们获得更好的教育?
@qiusir:教育或许可以称之为变形龙...
颠覆式创新理论
颠覆式创新不是在已有的竞争市场上沿着传统的发展路径持续创新,而是通过带来不足以与之前匹敌的产品或服务打破原本的发展轨迹。
数字设备公司越关注它最忠诚的客户的需求,就越觉察不到个人电脑时代来临的信号。
从本质上来看,公立学校就像是在飞行途中的飞机被要求进行改造。
1957年,在距离美国几千公里之外发生的一件事情震撼了美国教育界。苏联先于美国向太空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58年,《生活》杂志的封面故事的标题就是《教育危机》(Crisis in Education),寓意非常明显:苏联之所以能击败美国,得益于其教育的先进性...
@qiusir:学校的持续性创新使其功能超越了学生的现实需求。我们对一台就废弃了的电脑的功能开发应用了多少呢(电脑开发者的创新超过多数人的需求,以至于电脑都用废了很多很多功能都没有用到,有一些简单工作根本对计算量要求很低,比如打字)?至于人的潜质,哈哈,要比电脑还惨吧。电脑的使用程度取决于操作者,人的潜能开发取决于工作环境...

03
摆脱填鸭式创新的窘境
那些被塞进学校课堂的电脑,只是为了维持学校原本的教学与经营之道,追求微乎其微的一点进步,就像大多数组织在想要创新的时候所做的一样。
颠覆性技术如果想要成功,就必须应用于那些没有竞争对所有的应用软件中。事实上,对于新技术的成功而言,选择这些应用比技术本身还要重要。
(电脑、网络)meiy8ou取代传统的教学,反而被教师们用来补充和强化传统的教育模式。电脑增加了成本,却没能改革课堂教学。
教师们以一种最为普通的方式在视同电脑---用它来维持而非取代已有的教学方法和原则。(电灌)
成功的颠覆式创新总是在市场中最简单的地方入手,首先是抓住那些未消费者人群。然后从下而上地不断改良技术,直到最终取代之前的产品或者服务。
没有人会买票去卡内基音乐大厅听留声机唱片一样,也没有教师会在自己的教学技巧中使用艾克兰特的经验。

04
抓住未消费领域,颠覆性地使用电脑
因为学校并非开放市场,所以无法施行以电脑技术为基础的颠覆式创新,使得很多人持有怀疑和悲观的看法。
虽然以电脑为基础的学习相对于统一的教师讲授已经是一种颠覆了,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技术相对于个人导师又是一种颠覆。
“每当我们站到通往未来的十字路口,每一种进步的念头都会被无数固守陈旧的人反对。”
05
以学生为中心,建立真正个性化的学习系统
在颠覆式创新的第一个阶段,创新者创造出比现存产品更便宜更容易操作的新产品。但是,这种新产品的创造仍是很复杂和昂贵的。
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拥有自己的虚拟私人教师。
正如医疗行业一样,学生和他们所在的家庭不再等待教育专业人士给他们开出“药方”,而是自己主动从协调网络模式中选择解决方案。
我们常常在教授别人的时候学得更好,而不是只听教师讲课。
我一直靠勇气和毅力学习,努力记住所有的规则,但是我们从未理解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当我开始备课的那一瞬间,我终于明白了这么做的原因!
当必须进行教学的时候,才真正理解了它们。

06
学前教育的质量来自于孩子聊天的词汇量
人的智力很大一部分是在他生命最初的36个月内被决定的。
“人类生命最初的三年是独特的,因为这个阶段的婴儿完全依赖他们的父母,得到他们的养育和语言。”
我们不能用与制造问题时同一水平的思维来解决问题。
爱因斯坦关于“疯狂”的定义:不断重复同一件事并期待不同的结果。

07
像激发顾客购买动机一样激发学生
学生不是不爱学,而是没有找到学习的理由。和“不良团伙”争夺学生
“如果孩子们想学习,我们无法阻止他们;如果孩子们不想学习,我们也无法强迫他们。”
激发顾客购买特定产品的动机与激发学生学生学习动机并没有很大区别。
从顾客角度看,市场并不是由产品类别和顾客类别组成的。相反,顾客只是发现了他们想要达到的目标而已。
他们想要体验成功并且取得进步;他们想和朋友们玩得开心。
学生是否真正取得成功的反馈往往会延迟一阵子,而当结果出来之后,也只有学习最好的那些学生才能享受到成功的感觉,剩下的学生体会到的则是失败感。
所有学生都拥有相同的最求成功的动机。
我想要感觉自己是特殊精英团队的一员。任务的社会性和情绪性要比它的功能性更加重要。使用一辆卡车主要是出于任务的功能性。

08
有效提升教育研究的预测力
异常值事实上是个好消息,因为它能让研究人员意识到:这里肯定还有点别的什么。
09
学校管理者与政策制定者如何改变组织结构
这些教师更像是教练,他们很少讲课,只是对学生进行帮助、引导和评估。
以所有学生是否都能在同一个结构中良好发展来决定是否接受一个实验性的学校结构,本身就是很愚蠢的。
后记
来自创新者的建议
哈佛商学院是教师们学习的天堂,因为在各种引导教学的案例中,总是教师们在提问题,学生们负责教学。
知识是上帝之光,真理具有无法估量的永恒价值。
每个人都期待自己要写的那本书。

On this day..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