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至8月30日,为期五周的“求师得数位学习暑期先修课程”已圆满结束,在寒假高中部先修活动的基础上,参加暑期先修活动的学生遍及了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超常部、理科部、北校区直升、双语、外国语和抚顺国际高中等不同校区的七个学部。
开课前进行的暑期课程推介为此次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台湾顾问邹景平老师发来贺词,学生顾问张鸿业写了专稿。理科部和超常部东关校区的宣讲会更是得到了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双语高中、北校直升和抚顺国际高中也分别给予了积极的推荐,同学报名踊跃。
除了延续“数字讲述”的慕课课程外,暑期我们还推出了具有近二十年选修课实践经验的动态数理微课程。一门“见识广”,一门“钻研深”,国际引进课程与本土精品课程并存,立足现实的远眺是我们的初衷,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
求师得数位学习暑期先修课程优秀学员名单
欧阳铭骏,崔航,李保霖,高源骏,申子辰,刘家良,王堃宇,赵希竹,于萌,李欣蔚,蔡希隆,康书宁,高语泽,王翰麒,李皓然,张雨萌,车东一,郑天石,袁佳萌。
合理的课程推送、充分的学习讨论、精致的页面设置(课程封面多选自邱sir的摄影作品)等等,相比寒假先修有了更大的改进。每周日三位老师写反馈,做校对,每改动一处都要从头至尾再次校对,每则图文消息都是经过十几遍的检查核准才得以推送,也只有这种近乎“强迫症”的较真精神才有质量的保证。本次暑期先修活动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反思开始,进行总结也是为了走得更远。
1师师协作
"If you want to go fast, go alone; if you want to go far, go together."在整个东北育才教育集团范围内开展活动,除了学校各级领导的支持,如果没有各部门负责老师的积极配合也是无法顺利进行的。本次先修活动采取部门教师负责制,科学高中部的郭莹老师督促和跟踪学生学习进展,身体力行并及时反馈问题。超常教育实验部的纪璇老师管理的学生最多,积极高效。抚顺国际高中的刘玥等老师也经常与我们沟通。
不同部门的老师积极配合也相互促进,积极态度无形中也鞭策和驱动着学生,也正是大家的一起努力才确保了暑期课程的顺利开展。
2生生互助
邱sir在活动设计阶段提出设立学生助教,让优秀学生的学习成为教学的一部分。两门课程的学生助教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组织学员讨论、答疑,编写攻略,不仅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更把知识的掌握上升到灵活应用的层面,直接将知识实践化。学生助教从老师那里得到的不仅是任务,更是信任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的机会。以下是动态数理助教马骁与邱Sir交流片段:
生:我收获特别大,做助教比自己学习学到的还多呢。这次活动的经历我还要写到大学申请里呢。感谢您和姜平老师给我这次特别的机会,让我度过了一个很充实的假期。
师:你这样的优秀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提高自己,更是教学过程中的精彩组成,这不是简单的分享,而是学习本来就该有的互动。
3师生交流
暑期活动的师生交流主要通过百度网盘的好友会话和微信。学生提交作业后很快收到个人反馈和总体评价。以下是李海妹老师和双语高中李栩萌的对话实录:
师:有能力写出地道的语言就自己写,写不出来就去模仿别人。想进步就得面对自己的问题。
生:我觉得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关,但我必须克服。
师:认识到问题,然后采取积极态度,有问题就解决。
生:确实。我最近一遇到问题就找你,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少了自己的思考。
师:如果自己思考后还是不能解决,再求助。发现错误的原因更重要。
生:看来我已经完成了最重要的一步。
师:下次分析原因就要靠自己了。
生:我会尽力的。
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学生可以认识问题,审视自己,这也是心理学中的“元认知”(Metacognition means cognition about cognition, or more informally, thinking about thinking.)元认知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和监控。其核心是对认知的认知。当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和思维并定期分析和反思,其认知水平必然大大提高。
4教学相长
暑期的先修活动是一次不同的体验,有了寒假先修的经历,教师对教学内容已非常熟悉,但这样往往会忽略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是低估问题的难度。此次实践中暴露出知识理解、技术操作、语言使用等诸多问题,都提醒教师要主动去了解学生的起点,知识背景和个体差异等基本要素。
但问题也有另外的一面,姜平老师和邱Sir曾就动态数理课程中3D李萨如图部分有过分歧。难度太大可能会打消学习积极性,舍弃又错失经典。在这期内容推出后,教师组织学生助教为同学们答疑,编写攻略,尝试就有收获。做自己的老师还是做别人的老师,做自己的学生还是别人的学生,只是学习的不同角度而已。当然,在课程内容上的灵活性不足,发布的课程都是事先设定好的,不能象普通的课堂一样,随着教学环节的展开实时调节。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了校正,也为将来课程开展搜集到了一些经验。
5行知知行
李海妹老师获得第一张MOOC证书的课程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在Coursera推出的Learn to Teach Online(如何网络教学),这次暑期先修活动提供了极好的实践机会。课程中提到了网络教学中支持和培训学生的重要性:
1. Explain why you have introduced an online activity;
2. Provide briefing sessions and supporting material;
3. Support students throughout the semester;
4. Allow students to help one another.
我们在暑期先修活动中怎样实践了理论呢?
1解释为什么要引入网络活动(求师得发布数位学习暑期课程FAQ[?]);
2提供简介和支持材料(求师得发布课程简介);
3支持贯彻始终(及时答疑、发布攻略和定期反馈);
4允许学生互助(我们设立学生助教)。
无论是先有理论还是先有行动,真知的获得离不开理论指导实践,也离不开实践验证理论,也如qiutopia的理念,“且行且知,知己识己,以己为师,自求自得”。
6虚实结合
网络课程虽然很流行,但完成率很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监督,完全依靠自我驱动,缺乏毅力和合理的时间安排。我们的先修活动采取部门负责人制督促学生,求师得公众号也定期发布开课要求、作业提醒和总结反馈,更在收到学生作业后及时给予鼓励和修正,用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安排解决了网络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网络的虚和学校的实相结合的方式把MOOC作为学习的一个起点,通过阅读、探究、交流和分享等方式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
7问题与不足
虚拟网络的价值反而在于背后活生生的人,与其说推介活动我们招募的是学员,不如说是寻找合作者。这次先修活动中,学生助教有哈佛预录的天才,有状元级别的学霸,有创新班的精英,有慕课先修的骨干等等,关键是都有一颗有能力付出的爱心。除了学生学习习惯、学习目的的现实性等,如何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对技术操作过程的培训,对学习态度的把握,对学习数据的分析和整理,以及学生个别化辅导等很多地方都是需要我们去加强的。此外,作业评价方式以教师评判为主,没有采取同伴互评,这也是要在下次活动中解决的问题。优秀范例的示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没有得到彰显。
8前景展望
求师得教育实验室基于扎实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教学实践,通过开设“动态数理”选修课和开展“数字讲述”的“慕课先修”活动,致力于MOOC在中学生和教师群体中的推广,尝试从教与学的方式和内容上进行实践性的有效推进。
求师得慕课先修活动从最初的10名同学学习,到后来影响到身边的同学学习慕课,现在更在东北育才多个校区推广,这个暑假更有上百名同学参与。Coursera上“数字故事讲述”已经开课,参加先修活动的学生已经开始提交作业了。这不是我们的终点,今后我们将努力让更多的学生和老师通过数位学习发掘自己学习的潜能,为自己的学习掌舵。
9外界反馈
求师得数位学习暑期课程的开设得到东北育才学校高琛校长和孙永河副校长的支持和鼓励,整个过程得到超常部葛丽萍主任和高中部王勇主任等领导的直接支持,活动还得到了沈阳教育局王敬涛处长和沈阳市教育研究院黄艳副院长的关注与支持。
课程进入第三周接到果壳网MOOC学院发来采访邀请,这也督促我们再次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反思,更高的平台更多的阅读量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令人惊喜的时MOOC学院采访稿下看到桑新民教授的留言,这位二十年前就在东北育才开设未来教育研究生班的教育技术元老级的人物对暑期活动的肯定和祝福也让我们更加自信和坚定。
“20年前,东北育才中学的老校长请我去帮他们策划和指导未来教育(我1993年在北师大创办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并在他们学校办了未来教育的研究生课程班,在三十多名学员中,刚从北师大本科毕业的邱发文老师脱颖而出,他把我介绍的几何画板软件,用在物理教学中,让许多老教师赞不绝口!从此他在数字化教学的舞台上一路高歌猛进。
这20年,我再也没去过东北育才,老校长也早已退休,但邱发文的名字和教学创新成果,却不断通过媒体进入我的视野……今天在果壳网的慕课故事里,再次看到邱发文的身影,他还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物理老师,但己是在杏坛辛勤耕耘20年的老教师了,他培养出的优秀学生桃李满天,这又反哺和滋养着他自己的心灵,使他在杏坛上永葆青春与生命活力!
遥祝邱老师在信息时代中华学堂的创新中,收获更多的幸福和乐趣......”
二十年前的很多细节如在昨日。就如APPLE在教育上的理念,桑教授是邱sir成长的那唯一的一次机会,我们也希望能为更多学生提供那一次机会。
1、学习是自己一辈子的事,迟早要学会为自己掌舵。
2、软件和网络不仅拓展人际关系,更能武装头脑。
3、数位学习不单是跟老师学跟学长学,是通过网络和更多人学,也是通过软件自己学。
4、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受教育的过程,也有机会成为其他人学习的示范。
5、与其说我们招募的是学员,不如说是寻找合作者。
6、写这么多也是鼓励我们自己,当然行动才能让这事有意义。
最后还是要说一说为什么做这个活动。因为有意义。
一面是网络大潮的冲刷,一面是传统教育的固守,我们这些掌握教育信息技术并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带领学生感受网络课堂。D.Q.McInerny在Being Logical书中写到: “In evaluating a given practice, we have to keep our attention focused on the practice, not on its history. It is illogical to single out the longevity of a practice as the sole reason for continuing it; it is just as illogical to cite the practice’s longevity as the sole reason for abandoning it. (评价某个活动,我们要关注活动本身,而不是其历史。把活动存在时间长短作为活动继续的唯一理由是不合逻辑的,同样,把其作为放弃活动的理由也不合逻辑)。
事物的存在不关乎其存在时间,而在于其本身的价值。作为传统教育的长期实践者,我们也完成了从网络学习的学习者、推广者到辅助者开发者的转变,这是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学习,这就是意义。与学生共同经历传统教育与网络学习的碰撞,这就是意义。活动的隐性价值和学生的长期受益,这就是意义。
邱sir说过,完美的教育设计本就存在着缺陷,而有所缺陷的实践却提供了很多修正的机会,使自身向完美靠近。“求师得数位学习先修活动”经过寒假和暑期的实践,一路反思,时刻修正,不断前行。为自己的学习掌舵,我们一起成长。
求师得数位学习暑期第五周反馈
10求师得团队
求师得教育实验室(qsir.org),东北育才学校“师生协作的数位学习型组织”。
求师得数位学习暑期先修课程:姜平,李海妹(主笔),邱发文。
优秀学生助教:马骁,孟子立,蔡希隆,陈佳一,谢卓庭,徐铭泽,徐逸宁,李思缘。
|为自己的学习掌舵,我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