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理想是岸\对岸才是风景\岸上的人在憧憬
理想是岸\岸是迷失的灯塔\也是疲惫的呼喊
理想是岸\激流中保持航向\而设定的码头却随时间变迁
... ...
理想是岸\有的人上岸\有的人游向彼岸

21

昨天电视台的编导打电话过来,说《聚焦课堂》的采访晚上播出[今天上午重播],自己如时守在电视机前,时间不长,效果还可以,[**说]自己的短头发挺精神的:)采访中自己主要说了两点:
1、物理的教育,科学的教育,首先是公民的教育,即便是优才教育也视提高公民素质为己任。正如2049计划的主旨.
2、课堂上的安全感是师生情感沟通的基础,不仅仅是学生个性表达的安全,同样是老师[心理]的安全。师生信息交流在彼此安全的氛围下会更有成效,也更容易滋长创新的幼芽。
3、新课标的新除了内容的新颖外,更多的是我们面对的是新的学生,教学过程中是学生的成长,也使教师的改变和成长过程。老师总用自己的过去苛求学生对他们也是不公平的。

又有《挑战生活》的编导来电话要找我的学生做一期节目,电话打到北京,他们忙着论文答辩,还有学校的毕业典礼...可能采用连线参与的方式。
对于天才,记得以前写过“天才本天然,百炼可成金”的短文,而对“天才本天然”的理解,原来仅仅是强调先天基因的因素,而实际上孩子出生后的“天然”自然、社会环境会是另外一个要素。

20

昨天早上空腹喝了两盒酸奶,无意中进食了生的花生...下午就觉得不太舒服,晚上一到家就钻进了被窝,大热天,关了空调还要盖上被子...太太说我像块火炭。

长时间关注一个人的blog,往往会对此blogger有更广泛和深入的了解,比如兴趣、生活态度、情绪、生活习性...相信不比医生号脉得到的信息少。如以前提到的高级交互。

blog,这些天断断续续地写了几篇,而时间上更是毫无规律,回想起前一阵子过得并不轻松,至少不自我。躺在床上想,至少自己可以预感这几天身体会吃不消。要是有专业人士的追踪提醒或许会避免:)没准这回是一个新的行业...

用blog看病?看来真的病得不轻,这样的怪论都能想出来。

18

这些天很忙,刚准备完公开课,又要安排一个物理学习的讲座,更迫切的是下周的少年班适应性学习的讲稿...临近期末了,还有很多应付性的事情。
外在事务的缠身远比不上内心喧嚣的困扰,每每看到书房里躺着的“大白”都想去重新启动,希望她突然好起来。办公桌上的好几本新书都是草草翻了翻,一直没有静心阅读。而从网络上打印的一些精彩的报告和论文也觉积越厚,这些也成了内心渴望安静的负担。
还好,体育运动一直没有搁浅,中午的小场地足球尽管常有缺席的者,毕竟一直坚持着;下午的乒乓球基本上放弃了,增加了羽毛球,挺过瘾。
体育锻炼把烦恼一时抛却,运动的疲惫平息着内心的喧嚣,但紧绷的头脑并没有因此放松,更没有激发思考的热情。
想起前两天关联到渡船问题,“坚持不仅可以改变现状,坚持还可以快捷。”因为习惯,周末的早上还是爬起来记下一点心情,此时的习惯保持的意义远大于所记下东西的本身。或许无聊的历史对无聊者的回忆来说并不无聊。

16

无风的水面上漂浮着的枝叶并不随波逐流,也不是直上直下的振动,而是随水波摇曳着[近似于椭圆的轨迹],荡漾中总有高潮和低谷,或许如老人们常念叨的“三穷三富过到老”。处在波峰并不总在浪尖,而波谷的位置也有翻身的机会,这警告我们乐极会生悲的同时也安慰我们触底会反弹。
当然风的存在会让本来de平衡出现更多的变数。

p.s.课堂上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波,从声波、水波、电磁波、微波、光波、地震波到多米诺骨牌、体育场里的人浪,SARS的传播,社会的舆论,人的情绪...听到的、看到的、用到的,甚至想的本身---脑波,还有近代物理的物质波...
忽然有一女生举手,“老师,还有秋波!”当时搪塞道“秋天的菠菜吧:)”现在想来,秋波应该具有很多物理波的特性,比如秋波能够传递表达爱意的信息,秋波也能传播能量,要不怎么能把人给电到呢:)不过疑惑秋波产生的机理和传播的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