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同事fun最先通过MSN告知先生过世,匆忙跑到母校网站核实消息,而此时才发现各大网站已有悼念专题[sohusina]。更让人惊讶的是动态与创造社区里也有大大小小发布的悼念帖子...互联网!

10zxy

蔡祥麟(书法家)敬送启功先生千古之行:“万卷丹青竹九千,虚怀若谷意超然。精新字法净坚骨,学问人风谁与肩。”

29

sohu"新闻人物:张炘炀 全国年龄最小的高考生"
sina"10岁男童高考成绩505分将成全国年龄最小大学生"
cctv"新闻会客厅:10岁去高考"
... ...
就算有近十年的超常教育经历,教过众多14岁的大学生,也见过几个8岁左右的中学生,但看到这样的新闻还是觉震惊。因为也要参加他的访谈节目,才有兴趣浏览了些相关新闻,方仲永、魏永康...
·张炘炀是典型的"小大人
昨天凤凰卫视也连线小炘炀,话筒传来“至少当个大学教授”的理想表白;而CCTV新闻会客厅节目里"神童自然就是年龄比较小的神仙了"的表达很具代表性。
人生有些事情是不能够省略或跨越的,甚至不能被压缩。人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智的发展。作一个完备的人优先于一个优秀的人,对凡人来说,一个勤奋的人优先于聪明的人。
·父母营造了"特定天才"的土壤
天才本天然,天然除了遗传基因的生物基础,还有其成长的特定社会环境。而张炘炀的父母及其周围的社会环境是他这个“特定天才”得以滋长的土壤。而这样的环境能够搬迁吗?这样的环境提供的滋养又能维持多久?人的活动性不同于植物。10zxy
·10岁大学生是谁的奇迹?
我有高中同学"八年抗战",而如今的高考早已没了金榜题名的金贵,扩招、试题难度下降,或许我们可以这样嘲讽如今的高考题,“10岁的小孩都可以过关?”
再有我们不妨反思当前的学校教育,刘杳曾和我提到美国的Reid Barton,连续四年获得IMO金牌,还有一届IOI金牌,够牛吧,而他却是个homeschooled。小炘炀基本上也是个homeschooled。
年龄小真的那么重要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10岁,而炘炀只不过把别人18岁的事情给提前了,如果非要把10岁上大学看作是个奇迹的话,这里面他父亲应该得到金牌的多半。
不过不明白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校长孟庆国的话,"是高等教育的奇迹..."
·奇迹背后的代价
"高三班主任孙凤敏老师称,张炘炀在班级里没有上过几堂课,全是自学的,据说全是他父亲教的。"据说张炘炀的父亲张会祥是河北科技大学环境与工程专业毕业的,已经做出辞职的决定,准备为上大学的儿子陪读。从老师的角度看,和对孩子毫不关心、不负责任的家长相比,那些把大人的未来寄托到孩子身上、对孩子孤注一掷同样不可取。家长的付出方式可以看出他的期盼,但这对自己和孩子来说都是不公平的。

对孩子,我不吝惜我的鼓励;对家长,我也愿意送出我的祝福;但对奢望的人,我宁愿去全面否定。
但愿我们的国家不仅仅是在上大学的年龄上频繁创造纪录。
麦克斯韦是神童,而爱因斯坦中学是有名的“笨蛋先生”...
update:问起赵治远对此事的看法,他说[大意如此]关键是他突破了眼下的教育体制...如果所有学生都有这样的机会,后学505的高考成绩对10岁的儿童来说是一个很普通的分数。
·[备忘]我的超常学生

28

2005年辽宁语文、数学高考考题已让人惊讶,没想到成绩公布后的沈阳更是热闹。
6月26日,华商晨报刊出“省高考卷面最高分出现在朝阳,为682分...”的消息;
6月26日,省实验中学的网站发布“我校学生夺得市2005年高考状元桂冠!680分,仅比省状元底二分...”的消息;
6月27日,省实验中学的网站发布的消息更改为“我校学生夺得省、市2005年高考状元桂冠!
6月27日,沈阳二中网站发布“我校杜升华勇夺沈阳市应届高考状元”的消息;
据称省实验高考680分的刘子樱是东北育才转去的复读生...所以二中才有应届高考状元的说法,而又听说杜升华的668分中有10分的加分...那朝阳的682呢?
真假状元大战,商战也?!
6月28日...

·一个愚蠢“红头文件”背后的“潜规则”

24

wyp2005-neyc.gif

受李冬云组长的委托,下午在北校区阶梯教室,给特长、六年、常态的二年级和三年级部分同学作了一场讲座,报名参与的同学很踊跃,还有陪我一直站着的同学...
演讲内容涵盖世界物理年、神奇年、爱因斯坦的一些介绍;近代物理的几个常见概念介绍;物理的理解以及学习的建议。
有时间应该整理一下文稿。
以后会有更多的学生在操场上叫我qiusir了:)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3

路上碰到**小学的学生,“今天补的是物理,昨天补的是化学,不过我还分不清物理和化学,它们区别不大...”
近日已有不少小学校的六年级已没有法上课,家长们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社会的补习班...
沈阳的高考明年回归到“小综合”,因为终于有人明白考六科的负担比三课的负担大,而要权衡“全面发展”,又催生了“反向综合”...
沈阳的小生初更恐怖,不管怎样,以前学生只需要补习“奥数”应对,受“全面发展”的影响,后来要补习“语文”,“改革开放”更点燃了“英语”的柴堆。论说这已经可以了,满负荷了吧,还不算完,这两年又推出了“综合能力”测试,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唉,可怜的小孩子啊,就算是你学的很好,报名的人很多,还要“电脑派位”,这个上那去补习?
按照这样的逻辑,下一步受苦的该轮到幼儿园的孩子了,教育,要坏,就让它从根上坏死!
·育才招生:家长的复杂心情多重表情
·育才初中招1154人 7月2日起报名
·新教材为什么没给学生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