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明天沈阳市电教馆的和部分中学教师来学校交流教育信息技术的话题,这对回顾自己教育信息技术(EICT)认识的轨迹及相应感念算是一个触发。结合近日微薄的体会,简单梳理一下...

印象中大学(1992-1996)勤工俭学的工作间里,那台美国来的计算机的型号是8087。那时候表扬人聪明就说他是电脑,当时还有电脑和人脑速算比赛的活动。不过最初真没觉得计算机比计算器快到哪去,倒是个头很大。想来计算机的好还需要非他不能的高级问题来体现。

最初更在意显示器的整洁,后来才知道机箱里的什么CPU,这个认识过程和古人“心之官则思”类似。大学四年除了应付英语四六级考试,也跟风买了不少电脑的书籍,甚至还有汇编语言类的...毕业了还带到了沈阳了一部分。而印象比较深刻的无非是修改下现成的程序,改变个颜色,弄出点声音来...有一点还算实用,就是照着书练习了下键盘输入盲打什么的。学习的过程最好是带着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知识的认知更实效。

工作了(1996-?),单位的电脑升级倒是很快,从286,386到486...那时电脑最为实用的功能无非是打印试卷,也能把自己的论文打印出印刷效果来,要知道看着比书本更漂亮的排版是何等的满足。以前是过分迷信印刷体的东西了,后来的满足感转移到漂亮的PPT上了,为了公开课,那时候通过还培训了不少老师...现在想来那个过程并不是必要,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自然都会用了。比如现在...明显的后喻文化,学生足可以影响老师了。

大学时(1995)只是听计算机系的老师说过CAI的概念了,工作后所谓的可以用来演示的课件逐渐多了,或许是因为内心的安全感不足,很多人对信息的处理如对物质的贪图一样,电脑硬盘不够用,就配备移动硬盘,后来高价刻录光盘...想收集所有的相关资源,甚至想一个人做个资源库,后来学校想做,后来城区,后来大公司...现在看来,整个互联网就是一个大的资源库。我把这个阶段称之为信息资源的贪婪主义泛滥。

所谓的网络最初无非是单位的几台电脑连接,偶尔调试一下netmeeting之类的,最多不过是文件的共享和拷贝,费用等问题,上网也有很多的限制...后来申请了email,有了qq...同资源的贪婪主义一样,面对网络的种种免费,一下子申请了sina、sohu、163...等等网站的免费服务。而这些并没有对日常的教育教学有太多的影响。教育的对象学生还没有接受这些,家长的电脑和网络更多做股票之用。网络的大集市,要参与的人多才有更多的资源,也才能有资源的流动...

从网上获得资源和为网络贡献资源的时间差别并不大,和很多杂志刊发文章需要收取版面费用,而在网络上出版则几乎不需要费用,还能很好的和你的读者沟通。网络的发展离不开人内心的某种需求,分享一样带给分享者某种快乐。于是看到个人网页的大发展,甚至个人申请域名...对这个阶段互联网络的发展有几句话印象深刻,“每个人都可以站到别人的肩膀上。”“再渺小的你也可以和世界对话。”

打印出的只是论文纸,而网络可以出版你自己的能交互的专著...互联网上每个人个体都力图证明自己的存在...而信息爆炸后,如何梳理检索信息就显得格外重要,“搜索成了跨入世界的大门。”再后来有了web2.0的概念,提出了去中心化,更加彰显了个体的作用。再后来扩展到生活2.0...能服务教育的技术都是先服务生活的。

网络更加开放,也让人更迷信美国的技术和理念,最初申请了wordpress、facebook、gmail、Del.icio.us、flickr和twitter等服务,慢慢的,他们都远离了自己,原本要交流反而把自己放到了孤岛上,用盗版的贼,剽窃的小偷,不安分就注定是要翻墙。最初不屑的baidu、qq、sina和renren成了大众。这也提醒我们,一滴水不想干涸,就回到属于你的地方,哪怕只是一条小河。

工作以来,两件我算是比较坚持。一个是数学软件几何画板,我习惯称之为GSP。一个体会是计算机在教育上的运用,更离不开本学科只是的深入理解(算法)。一个是我体会到动态图景的重要,这也是计算机擅长的。当然现在来看,自己算是慢慢回流了,不过即便是粉笔和黑板,也有进化后的影子。关键是调动学生的内在的多媒体感受。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blog了,我基本上2003年开始一件坚持写,它一个是很好的自我管理和认知系统。另外一个也算是几何画板带来的体会,一个相对开放的体系更有助于认知建构,即知识的成长性。blog系统和一般的网页相比,活的、开放的、每日新的...也更是个性的,引人而异...相比bbs系统,blog更突出了blogger个人的主体地位。而时下的miniblog更是打破了一般BBS楼层的界限,相对实现了去中心化的交流层面。"知识的传播包含在知识本身",而信息流动起来才更有意义。这或许是微薄存在的意义。

回顾了一下个人的经历(1992-2010),应了那大时代小故事,无非也是想强调:
电脑软件展示的多维动态图景(色彩,维度,参数变化...)对教师的认知更重要一些,而教师经过富媒体认知过程后,提炼出更简洁和浓缩的表达,关键是唤醒学生头脑里的多媒体。[?]

“信息不是理解。”知识的有效结构和开放性很重要,也就是“受教育的方式也许比受教育内容的多少更重要。”[?]blog或miniblog在信息的传播,交互的层面等方面都是一个突破。

知识的传播和知识本身一样重要,不过信息本身并不是理解。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除了有效的结构,原创的过程东西远比转帖有效。物质的财富在于拥有多少,而信息的财富是能够被更多人拥有。时下到了信息的快餐消费的时代。通过网络获得知识,了解知识的动态,也了解人的动态,比如对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家长,以及让他们了解你,这都是教育的过程。能够实时沟通、人人沟通,想来这是个趋势。

改革者的存在对社会的意义远大于对个人的意义,而现实中真正对个人有实效大多却是那些需要改革的东西。当我们尝试各种所谓的新理念和新方法的时候,你发现社会正运行的就是你要改革的,也是你离不开的东西。其实改革未必是革掉传统,我看改革更多的是对传统有更深刻认知的一种方式。

26

教育信息化的初期,原本服务教育的媒体显然是被技术篡了权,而那些日新月异的教育理念也无意间成了技术产品的代言。越来越丰富的色彩,越来越清晰的视频,从二维到三维,从静态到动态...教育“多”媒体的多完全成了技术手段的聚合。而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也为我们编织了近乎完美的教育幻象...自己曾一度醉心于“多”媒体潮流的追逐...

和梦想相比,现实总是残酷的。伴随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我们不得不承认和电脑相比,时下的课堂更需要粉笔和黑板;和网络的海量信息相比,时下的师生更需要那几本教科书的引领。学生在广博之前需要的是某一点的深入过程,是简单和朴素的长久相伴...


时下中学的多媒体设备并没有广泛被采用,不在于其功能不多,也不完全是操作繁琐的技术因素,关键还是教学效果的问题。丰富的色彩和多维动态的模拟更多是和思维的对比,至于其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况且思维的过早饱和或是超越思维的呈现或许会有一种抑制的后遗症呢。教育的媒体不在于呈现多少,而在于对受教育者的启发多少。

真正好的教育多媒体一定是通过简单引发复杂,即便是黑白却能点亮炫彩,即便是平面也能描绘立体,即便是静止却也暗藏动态...好的教育媒体往往是通过形象了的抽象引发了具体的细节思考,并总能通过受教育者实现自我局限的突破...真正的教育“多”媒体的多不应该是教育者呈现手段的多,而是受教育者收获方式的多,多媒体的多是教育的结果而不是条件和手段。

03

多少年了,每个人都在说信息技术如何关键,它不仅跨越时空,也创造时空。不仅时下的社会都改叫了信息社会,更有现实的人躲到第二空间的桃花源。然而信息技术带来的变革于我来说还不好做好坏的判断,反正电脑和网络用多了的直接结果是书写的能力基本退化,原本要一笔一划书写的象形文字上变成了键盘上字母的敲击,即便是偶尔书写,与其说是写字,还不如说是是画字了。

长久活动于电脑网络的第二空间,慢慢模糊了信息源距离的概念,远的地方反而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关注,而原本最熟悉的地方却变得越来越陌生,知道美国总统不认识社区主任...长此以往,“人群真就成了我的沙漠。”但沙漠还是沙漠,怎么也成不了我的人群。

信息技术上过分理想化的追求对现实生活也会造成大的影响。比如一味追求最高版本的软件,花费更多时间用来寻找和升级,这样生活一直处于beta版,最为浪费的不仅仅是时间和精力,在淡化了最为基本的功能之外,也丧失了常规应用的热情。再比如网上冲浪对时间的挥霍,正应了那句话,“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不过不是天上而是网上。网上冲浪不仅是忘了回家的路,连出门的目的地也忘了。

电脑和网络提供了接近理想化的环境,但问题是当你的感觉真的接近理想的时候,往往也是就要崩溃的时候,因为完美就意味着终结。比如对于电脑的运行,就当你觉得装全了所有需要的软件,也基本上就是你要重新安装系统的时候了。而原本还算正常运行的系统,当你发现了一点问题的时候,哪怕是再小的问题,理想化导致的结果一样是重新安装。电脑是可以重新安装,但生活每一天都是绝唱。

04

昨日在一题目中大家对正方体、立方体和长方体界定有所疑惑和争论,今日有三个小探马来报...两个小家伙访问的百度知道和百度百科,得到的结果矛盾;另一同学查的是现代汉语词典...当然第三个同学得到的结果的可信度更高一些了。传统很多时候更有效也快捷。

在讲解场的概念前,和孩子们先提到了熵,分享大学时的一些趣事...有学生马上就用手机查阅了熵的定义,不过仅仅是念了一下定义,让我想到李政道多年前就提到的信息不是知识。但获得信息的快捷和准确的确令人惊讶。不过后面的这两个家伙用手机看体育新闻和玩游戏的习惯似乎更让人头疼,似乎信息的害处更大,至少眼下看。

相比来说,女孩子对手机的应用更多是局限在短消息的沟通,也更听话一些。但也有另外的特征。前排五个小女孩,在讲解电路和家庭对比模型的题目时候,不经意知道了里面有三个是单亲,相比我的错愕,她们倒是很坦然...这让我安慰些,看来是我out了。当然我也好奇单亲家庭的男孩和女孩比例...

教室里如此的乱象很能体现中国当下所谓的社会发展了。至少让我们明白发展不一定代表着进步,至少发展带了不适应...

25

话说世上有三种笨鸟,一种笨鸟先飞,二种笨鸟不飞,三种笨鸟下个蛋...一是勤能补拙,二是自得其乐,三种吗,我想到了不少家长的状况(人人里孙同学的留言让我也想到了一些老师,甚至发散开去...)一二种鸟谈不上孰是孰非或是孰优孰劣,而第三种鸟则不同了,它的问题在于剥夺了蛋选择的权利。张同学说笨鸟下不出能飞远的蛋啊。不过既然是笨鸟,当然会觉得尽管自己不行蛋行:(

忽然在想笨蛋或许是笨鸟下的蛋,笨蛋不笨,下蛋的鸟才笨:)

平日里常和学生玩些小的游戏,取乐之余也间接说明些人生的或是物理的道理,比如经常玩的这是几?让学生体验思维的“惯性”等。近日和学生学到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游戏:问某人有没有比1大的数?有!有没有比2大的数?有!有没有比3大的数?有!有没有比4大的数?有!有没有比你傻的人?被拷问者往往只是意识到问题变化了,会自作聪明地肯定回答,没有!

某日班上来了位女同学,超高的个头让老师惊讶,好奇打探父母身高,女孩子说爸爸原来是省队的***,马上就有同学手机上网查处此人的信息,主力队员...网络的优势明显,而问题是具有如此信息素养的孩子还不是用手机网络查看过多的体育新闻,以及在线游戏等,网络也提供了更多玩物丧志的机会。

有学生好奇问老师的网址,某同学胡闹说,“我用手机访问qiusir.com刚出一半就欠费了”;更有恶搞的学生说,"我一访问qiusir.com就出绿坝花季护航页面";我自然好奇他如何安装这样的软件?旁边的同学更好笑,"老师,他怕控制不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