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
Stay Calm and Break Free
​​
崔舒洋{David} 超常教育实验部27(1)班学生,求师得数位学习荣誉成员

One who lets others learn what he learns does learn how to learn. ––@DavidCsy

进入高三,学习任务日益繁重。然而忙里偷闲也是必须的哈~ 这段时间一点一点地把英剧《神探夏洛克》第四季看完了,感慨于这部神剧虐人的等待与精湛的剪辑水平之余,莫娘五年前出场的英文曲也在我的脑海里无法释怀。我不如就把这首曲子当作这次的题目好咯~

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在Break Free:尝试自己从未尝试的新领域,打破过去的固有观念来探索新路径,将新想法付诸实践,敢于和尘封的历史较劲等等。经历过每个Break Free的过程,我们也都在一步一步地成长着……

一、从教学理念开始Break Free
说到教学理念的转变,我们首先要思考这样的问题:什么是教?什么是学?谁是老师?谁是学生?为此我特意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教育的定义:“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创造更高的社会财富,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老师和学生的界限似乎就不那么明显了。正如我所说,让别人学到自己学到的东西的人学会了如何学习。

以每一位参与求师得数位学习的童鞋为例,第一次参加的过程以“学”为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探索未知,学得习得。而完成一次学习之后,我们便会发现,自己的角色在悄然之间发生着转变。我们逐渐从学习者变成了传授者。这也正是求师得“We to Me & Me to We”理念的充分体现。我们把自己学习到的东西传授给后来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学习到很多新的东西,发现很多过去没有发现的东西,进而提升自己,充实自己,超越自己。

在担任数字讲述助教期间,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员掌握软件使用的技巧,我自己也开始尝试之前不曾触碰的软件功能,进而制作出了更强大的效果。动态数理课程也是如此,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讲义中存在的小瑕疵,并整理汇总给其他同学分享等等。这些都是自我的提升。Break Free应当从教学理念开始,从转变教与学的角色开始。

二、从教学方式着手Break Free
回望21世纪开始的这几年,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都让人们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憧憬。自然地,教育也找到了自己的契合点——互联网。

想想看,在十年之前的我们眼中,教育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坐在教室里,老师讲一句,学生记一句。学生们背着装满教材的书包去学校,再背着装满作业的书包回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现在看,我们认为的教育又是什么样子的?或许你会说,不还是这个样子嘛~ 从减负政策到高考改革,政策一变再变,学生学习压力大的事实却雷打不动。的确,一个政策的落实需要很长很长的周期,短时间内我们难以看到成效。不过,也有令人欣慰的现象。

其一,互联网教育正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势头遍及神州大地,从在线互联网课程的开设到地方学校的全面推广,我看到了未来教育自由化的趋势。
互联网慕课平台如雨后春笋般降落,优质课程层出不穷。尽管仍然存在着连接速度慢、部分课程需要付费、提交作业不方便等诸多不便,但我相信这些问题都不会阻碍慕课发展的大趋势。
此外,国内的很多教育机构也看到了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前景,纷纷加入其中。尽管他们提供的课程更多地是与国内的初高中升学任务接轨,但这仍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更有些开放的学校将互联网教育搬入课堂,将作业、测评、讲评全部网络化,在网络上开设特色课程供学生选修,我很看好这样的尝试,我也期待这样的尝试在未来某一天能够遍布全国。

其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认可互联网教育。
作为互联网教育的受益者,我十分支持互联网教育,也十分看好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从功利层面讲,升学要求的互联网教育让学生不必出户便可听到名师的课程,课后借助于互联网题库得天独厚的全面的优势与大数据的计算,可以精准解决学生的知识盲点。现在这样的平台上加盟的老师数目也十分可观,充分展现了互联网教育的认可度。从发展层面讲,接触更多、更新、更广的互联网教育内容有助于完善一个人,成就一个人。

我们必须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对于21世纪的孩子甚至学生来说,他们的天性更趋向于玩。看看10后吧,一出生便被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包围。我相信一定有喜欢学习的童鞋,然而发自真心喜欢学习的可能并不是那么多,我们更多地是在现今教育体制的要求下进行较为被动的学习。互联网是一片崭新的世界,学生对它总是有着更浓厚的兴趣。如何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使之成为教育的有力助推剂,是摆在21世纪教育行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其实关于互联网教育的争议不过两点:一是这东西到底靠不靠谱,二是学生会不会受其影响。我们总是看到学校禁止携带手机去学校,这是为什么呢?根本原因在于现阶段的互联网教育资源不足,现有资源也无法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玩手机已然成为影响学习的一大重要因素。然而若能很好地利用它,手机非但不会对我们的学习造成影响,还会带来无穷的益处。这也正是我们所设想的,在不远的未来,学习是无时无刻的,学习是触手可及的。拿起手机,吸引我们眼球的将不再是明星的花边新闻,也不是游戏的宝箱金币,而是那一本本精心设计的探究式教材,指引着我们一步步按照自己的兴趣与想法定义未来的文明发展。我想,到那时,我们的教育才算是步入正轨了吧。

三、从教学内容切入Break Free
教育应该讲些什么?解析几何?牛顿第二定律?海水运动?嗯,这些东西一定要讲,而且必须要讲好。这是固定的教学目标,至少在现阶段的教育体制下是这样的。

那你可能会问了,还要讲些什么东西?
还要讲一些能够启迪心灵,充分发挥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创造力的东西。
掌握了基本知识,能够让一个人拥有基本的是非观念与理性和感性的思维。而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目标则不是这些“新课标”能够满足的。这些教育除外的教育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与发挥的空间。
动态数理,今年寒假还推出了全新的一系列课程,从几何画板的基础尝试到GeoGebra的代数化初探,为我们提供全新的视角与开拓点。
数字讲述,自由度非常高的课程,从选题到制作全部自主完成,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用心讲述属于自己的一个小故事。
到这里,又要有人问了:这东西有用吗?
嗯,似乎没什么用,如果从升学目标上看。
当然,如果一个中学的眼里全是升学目标,似乎也没有什么意思了吧~
到现在我依然记得华师大二附中的胡学长说过的一句话:“无用之事方为大用。”同样记得qiusir在去年的结业分享会上所说的话:“一起做点没用的事~”

请始终记住,别让升学目标禁锢了自己探索的步伐。
请始终记住,别让条条框框浇灭了自己思维的火花。
请始终记住,别让非言非语模糊了自己前进的方向。

回忆加入求师得的一点一滴,其实充实之外最多的是感动。因为某些不可描述的原因,少儿部似乎总是比其他学部慢半拍~ 虽不是第一期加入的学员,但可以想见,第一期先修组的艰辛起步(向第一期成员致敬)。或许我们谁都不会想到,当初那个小团队,逐渐发展成为现在这个堪称“跨国”的团队(向助教团队致敬),惊喜之外更多的是充实。每一期课程都有助教与学员在助教群内答疑,同时也遇到了太多太多的大神:理科学霸、视频剪辑大神、留学大神、数理大神等等。他们给予了我们一点一滴的帮助,在这里也有着许多精彩的碰撞与思维的火花。

全球范例、展示推介、视频讲解、学生主持……在这里,Me to We的精神已经得到了非常充分的诠释。一年半的三期课程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变得更加成熟,变得更加自信。忘不了各位在午餐会上的精彩发言,更忘不了大家在结业分享会上拿到证书的惊喜笑容……
加入求师得,我发现自己的改变也在悄然进行着:拖延症得到了缓解,不再有粗心大意的毛病,找到互联网与学习的新平衡……
通过求师得,我收获的不只是得到结业证书的喜悦,还有给同学们解答疑难,陪伴学员度过漫长日夜,自己以及和学员赶deadline的彷徨与焦急,还有,我们一起给自己加的油~:)

东北育才学校的小伙伴们,感谢你们:虽身处不同的校区,但我们的心始终连结在一起。感谢超常部的小伙伴们,你们的付出与支持让我们的集体变得更加完美;感谢科学高中部和高中部的学长们,你们的积极参与和热心答疑让我们不再彷徨失措,让我们成长得更加完美;感谢双语校区、外国语校区和初中部的小伙伴们,有你们的参与让育才园的光芒更加闪耀...

外校的朋友们,感谢你们:复旦大学、东北师大附中、华师大二附中、上海敬业中学、江苏仪征中学、东莞光明中学、安徽六安一中、沈阳五中、十一中、二十中、三十八中、二十七中……你们的加入让求师得的团队更加壮大~

2016,我们满载而归,蓄力前行;2017,我们精彩启程,扬帆远航~

·Qiutopia and Me


16有你·我们17
求师得
让助学发热 让自学发光

qsir.org{qiutopia: learn and let learn}
东北育才学校
......
沈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二处
沈阳市教育研究院

19

​​

Week1 1月22日---1月28日 Week2 1月29日-- -2月4日 Week3 2月5日---- 2月11日 Week4 2月12日---2月18日 Week5 2月19日---2月25日

2017寒假助教-动态数理助教
求师得助教群534306659
动态数理助教
王禹程760282719、赵希竹1277246569、胡楚衿1710068079、张逸譞1357884837、胡程皓964905346 、龚钱哲1364322637 、闫冠宇623085859 、孙楚博2294738717、卢建璋1145108234、张听海307958871、王淑玮1042188310、张艺川2508281592、张书宁1543855293、张蕴檬71159266、庄淏109847009、陈禹池819236748、黄祎铎 2369924038、孙铭鹤499016257、 郑凯航 1525320367、刘家良1978813745、林楚乔 1589680135...

数字讲述助教
张鸿业 1097649136、康书宁 121103000、孟繁多 931858398、王丹琦2748325835、吴佳真 2997429213、郭哲名 1726288953、黄赞霏 1172245610、 李修平 1615938092、李昌翰 59366392、谢心安1670194737、李红烛20215797849、关思琦3127987359、吴子龙920029027、许景惠 1842702739...



让助学发热 让自学发光
qsir.org{qiutopia: learn and let learn}
东北育才教育集团
......
沈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二处
沈阳市教育研究院

十一 22


求师得数位学习2016结业分享会暨求师得数位学习2周年
东北育才浑南校区科学高中部报告厅2016.11.7 12:30

求师得数位学习2016结业分享会发言


各位热心的来宾、诸位勤勉的同学们,大家午安。

很荣幸有机会和大家就“求师得数位学习2016”的主题进行交流,“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的理念不会自动转化为“让助学发热、让自学发光”的行为,但求师得数位学习活动实现了专业的学科教学知识与鲜明的教育个性的现实整合。

一、为未知而教
关于组织数位学习活动的动机,我想是为未知而教。在过去的4个假期20周的数位学习活动中,近三百人参与,一百多人次获得慕课证书,助教团队24小时在线答疑,慢慢有外校学生参与其中……这些是最初的未知。

求师得是一个很好的网络学习交流平台,在它“以己为师自求自得”的理念中,我感受到了在学校“卓然独立,越而胜己”校训的熏陶下一样的“独立”精神。求师得每周发布课程,学生在网络平台上下载自学,不懂提问助教或分享在群里大家一起讨论,使我们在暑期、在家就能体验到良好的学习氛围,并通过自学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使自己的想法发光发亮。….或许这门课程对于高考没有直接的帮助,但正所谓“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这类课程对学生精神上的熏陶和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将在日后的学习生活逐渐体现出它的意义,对学生能有长期的积极的影响。-@胡程皓(2014上海十佳少先队员,先就读华东师大二附中,入选英才计划)

一名上海的学生从沈阳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母校的精神。沈阳的老师受到上海学生的启发,以两千多年前庄子“无用之用是为大用”的视角审视工作的意义。这是“为未知而教”的奇妙经历。
我们为未知而教,也是为未知的自己而教。

二、为未来而学
组织数位学习活动的两年来,偶有不虞之誉常有求全之毁,最坦白的质疑是“这能提高成绩吗?”午餐会上卢同学的话给出很好的回答。

求师得充实了我的假期,它提供了一种像国外自由化学习的一种方式,更像是一种兴趣投资。学习不仅是为了功利的现在,更是为了自由的未来。—@卢建璋

求师得数位学习帮学员完成人生第一门自学课、修完第一门全英课、制作了第一个视频、构造了第一个动态数理模型。这些是在为未来的自己做准备。东北育才学校的目标就是成为为每个孩子准备好未来的理想学校。

无论是在助教总群里,还是自己建的小讨论组里,我都看到过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同学激烈地讨论作业中的问题。他们完全不像跨越时区、跨越山河素未谋面的样子。正是网络和求师得这样神奇的平台,使世界都好似只是一伸手的距离。—@胡楚衿

“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并非教师的宿命,我们教师也在为自己的未来而学。

三、让助学发热
过去强调老师要俯下身来和学生平等交流,信息社会这似乎要反过来了,至少我们是鼓励学生站直了和老师一起前行。多年前流行过“每个孩子都是科学家”的口号,我至今表示怀疑,但以我的经历,我更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教育家”。

求师得的最大魅力不是两门课程本身,而是它传递的“以己为师自求自得”的理念。这里助教和学员的界限模糊,每个人的想法都会在分享中得到创新,在WE to ME 的平台上实现ME to WE。—@张逸譞

数位学习里的教更是学的一部分,助教证书并非是教师资格证,是通过帮助别人也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证明。当然助学过程中也是一种人格的塑造,我们让学习更有温度。很高兴看到有学生在大学申请的表格里填写了求师得助教的经历。

2016年暑假我们还破天荒让学生来开课,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也参与传授,甚至参与教学设计,视频答疑等举措为今后开拓了新思路。五周的老师经历让赵希竹同学体会到老师的工作无非是帮助学生发现自我也提高自我。

四、让自学发光
教是有限的传递,学是无限探索的可能。张俊华教授曾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学习?…… 答案是自学!想自学、会自学、自学成习惯。我们倡导“让学习发光”就是帮助学员自学成习惯,自学发光,照亮自己也温暖他人。

这个假期动态数理课程学员中少儿部同学占了一大半,无论是他们的参与度,热情还是完成作业的情况都让我着实佩服。常见学弟学妹们连续数小时探索问题,思考附加题到深夜直到问题解决,圆满完成作业。我想,无论作什么,只要有这种探索的热情和毅力,没有攻不克的难关。而且看到学员们积极完成附加题实在是excited!。—@赵希竹

学习或许是一个人的事,但教育是一群人的事。求师得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不是一两门课程,而是倡导一种方法,也是推行一种教育价值,在更多人算计眼前的得失,我们能抽空一起做点没用的事也还不错。

感谢领导们一直的支持,感谢同学们的热情参与,感谢助教团队的热心和创意。感谢教师团队高中部李海妹老师、理科部郭莹老师、超常部姜平和纪璇等老师的长期付出。

对未知有好奇,让学习有温度,我们一起努力。
I am with qiutopia, We are qiutopia.

谢谢

“让助学发热让自学发光”是教育行为,不是教育口号。我们的学生顾问和学生助教也不是摆设,除了在线答疑也还有文章分享的工作。



今年的证书更多了,涉及到的学校也更多了,除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超常部、理科部、双语高中和北校区学生外,获得证书的还有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上海敬业中学、长春东北师大附中、广东东莞光明中学、复旦大学201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沈阳市第5中学、沈阳市第27中学、沈阳市第20中学等...

附求师得数位学习2016午餐会部分同学发言节选
求师得充实了我的假期,它提供了一种像国外自由化学习的一种方式,更像是一种兴趣投资。学习不仅是为了功利的现在,更是为了自由的未来。—@卢建璋

无论是在助教总群里,还是自己建的小讨论组里,我都看到过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同学激烈地讨论作业中的问题。他们完全不像跨越时区、跨越山河素未谋面的样子。正是网络和求师得这样神奇的平台,使世界都好似只是一伸手的距离。—@胡楚衿

求师得的最大魅力不是两门课程本身,而是它传递的“以己为师”的理念。这里助教和学员的界限模糊,每个人的想法都会在分享中得到创新,在WE to ME 的平台上实现WE to ME。—@张逸譞

我最深的印象是“让助学发热,让自学发光”。之前从没有参加过这样(像样)的学习小组,上过的网课也都是老师讲课学生单方面接受的模式。当我发现视频教程的老师大多是我同年级的助教时,给我带来很大的触动。—@纪名轩

One who lets others learn what he learns does learn how to learn.—@崔舒洋

这是我学的第一个全英的课程,很有挑战性,Laura还给我满满的鼓励和建议~下次也很想尝试一下当Mac版数字讲述的助教。—@黄赞霏
我很喜欢当助教的过程,尤其是别人问我我刚好有能力解答的时候。—@吴佳真

求师得不仅从课堂内容上,还从教学理念上,授课方式上,团队氛围上都深深吸引着我,让人主动地为它付出,我喜欢这个组织。动态数理开课前可以帮助录制几何画板基础功能的助教视频,—@闫冠宇

为期五周的学习让我不仅掌握了制作数字故事的技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的拖延症状况—@刘瀚博

五个月的时间里,更令人激动的并不是一个正确的结果,而是思维的交锋。不同的人看待相同的问题总会有不同的角度,正确要有正确的思路,同样,错误也要有错误的理由。证书并非一切,敢去挑战先前的形式,就是对能力的最好证明。—@吴俊宇

我完成人生中自己做的第一个视频,人生中完成的第一门自学课程。它让我爱上了英语,更爱上了口语。它让我产生了一个梦想,就像安妮·弗兰克一样简短但有力:我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车熙嘉

暑假前被任命为学生讲师受宠若惊又极为忐忑,还从没听过由中学生主讲的网课。经过一个假期和吴俊宇同学一起查收作业,答疑反馈,我才发现,名为讲师开课,实为一个帮助同学发现自我,也提升自我的过程。—@赵希竹

·吴佳真:记求师得数位学习2016结业分享会
·科技五中:慕课来袭,你准备好接招了吗?
·qiutopia微信公众平台报道
·东北育才官网报道“求师得”召开2016结业分享会...
·东北育才高中部报道求师得数位学习2016结业分享会

这个假期动态数理课程学员中少儿部同学占了一大半,无论是他们的参与度,热情还是完成作业的情况都让我着实佩服。常见学弟学妹们连续数小时探索问题,思考附加题到深夜直到问题解决,圆满完成作业。我想,无论作什么,只要有这种探索的热情和毅力,没有攻不克的难关。而且看到学员们积极完成附加题实在是excited!。—@赵希竹

动态数理第二周的作业难度就变大了,仅仅靠文字类的攻略并不能独立完成。下载了赵希竹同学的视频才得以完成了五周的作业。建议以后先录制一个小视频介绍作业中关键操作和步骤。—@孙九阳


求师得教育实验室名誉顾问张景中院士,顾问台湾鄒景平先生



感谢超常部的慷慨赞助和全情参与、感谢科学高中部场地支持和保障、感谢高中部礼仪团专业、有序的服务、感谢五中、双语高中、27中等领导、家长和同学的参会、感谢摄影校办高望老师、感谢摄像张皞老师、感谢摄影闫冠宇同学、感谢主持胡楚衿、孟繁多同学、感谢王淑玮、纪名轩同学名单核对录入、感谢Laura老师的学生们(吴佳真、王丹琦、闫冠宇、孟繁多、谌好等同学)主动制作燃情的“We are qiutopia”数字故事(选曲、歌词、录音、采编等都是自主完成)、感谢热情参与的每一位......

十一 22

吴佳真同学报道(2016.11.17)


每年假期学习课程结束后,都会有这样的一场大会——老师和学员聚在一起,一起分享感受,一起见证求师得的成长。

出席求师得数位学习2016结业分享会的领导有沈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二处王敬涛处长、沈阳市教育研究院黄艳副院长、高中教育教学中心金秀梅主任、沈阳市第五中学副校长梁君祥,东北育才学校常务副校长刘宇(受高琛校长委托)、高中部孙永河副校长、超常部葛丽萍主任、科学高中部张军主任和双语高中廖永富主任等,他们亲临大会并为学员颁发证书。

在这里,我们见证了求师得的发展。两年、四个学期、20周,从原来成立学习小组到现在100多人的团队;从原来只有高中部同学,到现在聚集来自育才各个学部,各所学校,各个城市的学员。从老师授课到学生教师组成全球24小时在线的助教答疑小组。无论是辐射广度,还是课程形式,求师得都有了一个新的飞跃。


去年高琛校长参加求师得数位学习2015结业分享会,今年因为临时有事委托常务副校长刘宇参会

在这里,我们见证了每一个人的成长。主持人与我们分享了他们的学习经历,讲述成长,讲述每一次勇敢的尝试,讲述过程中的美好与不易。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有所收获,他们是知识的汲取者,是知识的传承者;在这里,每一个人也都有所付出,他们也各自为求师得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真正实现了me to we ,we to me的教·学的融合。在谈起他们的学习感受时,有人感受到母校的卓然独立,越而胜己;有人说“这里让功利的学习,变成了自由的未来。”;还有人说“这里让她意识到天空只是一伸手的距离”。

qiusir和我们分享了他的收获与感动,收获于团队的扩大,感动于每一位同学的成长。‘以己为师,自求自得’的理念真正地映射到课程中的每个环节。也实现了2016年的口号‘让助学发热,让自学发光’。他举重若轻的一句话“抽空做点没有用的事”让人印象深刻。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就这样,不带一点功利追求,认真的只做一件事,才应该是学习最初最真实的样子。这样的课程在于培养能力,在将来的学习中也必能体现其意义。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写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qiusir的演讲里,我们感受到的是老师们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真正地教育,真心的付出;我们感受到的是这里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同学真诚交流互帮互助的精神。

接下来是颁奖仪式,在很燃的音乐中,学员们依次上台领奖。他们面带微笑,满足而自豪,因为这是对他们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他们能力的肯定。

最后,王敬涛处长也向我们讲述了他与互联网教学的渊源,分析了这样一个线上平台在教学模式上的突破,表达了对这种活动的支持。结尾时他说,他更愿以这样的身份介绍自己---I’m wangjingtao. I’m with qiutopia.


沈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二处王敬涛处长充分肯定了求师得数位学习的工作,并提到获得数位学习(在线选修)证书的同时,即获得沈阳市高中阶段两个选修学分......

沈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二处王敬涛处长和东北育才学校常务副校长刘宇为学生主讲赵希竹、吴俊宇同学颁发证书


东北育才学校超常部葛丽萍主任和教育研究院金秀梅主任以及学生主讲和姜平、纪璇老师一同为超常部的学员们颁发证书


沈阳市教育研究院黄艳副院长和东北育才学校孙永河副校长为高中部学员颁发证书


东北育才学校常务副校长刘宇在翻看理科部吴俊宇同学获得的慕课证书

东北育才学校常务副校长刘宇、科学高中部张军主任和郭莹老师为理科部学员颁发证书

沈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二处王敬涛处长、沈阳市第五中学副校长梁君祥和双语高中廖永富主任等为5中、27中、双语高中和北校区学员颁发证书


会场花絮,开会前两位主持人(胡楚衿、孟繁多)在对词,后面李海妹老师和学生在安排不同学校学部的座次...

求师得教师团队正好去上海考察、学习,李海妹、郭莹和姜平三位老师特地去为上海的三位学员送证书~并带去有东北育才学校高琛校长亲笔签名的助教邀请信。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求师得为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平台,这样一个模式,它给予学员足够的自由,足够的空间。它给学生一种技能,使他可以独立生活,以己为师,自求自得。这里聚集深入探究的学生,可以针对一个问题分析探讨甚至争论。这里记录着每一个人的成长,每一次勇敢的尝试。在即将到来的寒假,我们将开始新一轮的先修课,也希望在这两门课程中看到你们的身影。

What are you waiting for?

邱发文:一起做点没用的事~
科技五中:慕课来袭,你准备好接招了吗?

十一 01

@qiusir:上午三节课、中午午餐会明天六节!趁太阳落山赶紧散个步,虽然银杏树上一片叶子都不剩了,这小红果还能挺一阵子的⋯⋯


@qiusir:假装在春天⋯⋯

@qiusir:晚秋的绿和早春的绿的不同,就如落日的红和初阳的红的不同,一是告别的壮美一是希望的渲染⋯⋯
@qiusir:都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而天下秋此叶不落⋯⋯
@qiusir:#东北育才# 装着满脑子的动量、机械能啥的散个步⋯⋯

@qiusir:出来打印证书样张顺道看看那颗树⋯⋯
@qiusir:找机会混进蓝钻里瞧瞧⋯⋯
@qiusir:越忙越得锻炼,越累越得散步哈⋯⋯

@qiusir:多彩秋色十月天~
@qiusir:秋天是不是开了一树的花就是树下落了一地的花瓣⋯⋯

@qiusir:黄金伞下一过胜过黄金宝座一座~

@qiusir:变道,选了一条更拥堵的路⋯⋯
@qiusir:天上的云乌遮不住地上的灯笼红。When they go high, we go low...
@qiusir:都说秋水寒,一眼残荷一支秋风路过就已是冻彻骨了⋯⋯
@qiusir:都说兵败如山倒,秋风一过荷塘那是摧枯拉朽,看了心酸。(以前似乎写过有过萧条就有多繁茂的句子)

@qiusir:#东北育才# 不知哪来的红围脖大妈使劲晃树⋯⋯
@qiusir:宿舍楼前拍的这丝棉木假种皮总被当成花⋯⋯

@qiusir:宿舍楼前拍的这丝棉木假种皮总被当成花⋯⋯
@qiusir:#东北育才# 深秋的丝棉木怎么都拍不够⋯⋯

@qiusir:我有三头六臂,看我七十二变⋯⋯
@qiusir:有人选择垂钓,我选择看垂钓。可话说回来,现实生活中很难说我们有的选择⋯⋯
@qiusir:浑河夕照,第一次觉得这水有丝滑的观感⋯⋯

@qiusir:秋老虎应该改称秋老龙吧,能火能水的⋯⋯
@qiusir:又到育才杏黄时~

@qiusir:奉天烟草旁边是考王教育⋯⋯
@qiusir:心理老师搞的这微笑校园活动,到我课代表这成了贴你一脸纸,下课跑过来让我替他报仇⋯⋯老实说这笑脸贴纸能再难看点不?!
@qiusir:先有诸多无用之处方得有所建树之大用哈⋯⋯

@qiusir:银杏叶刚开始变黄,丝棉木假种皮的已经很红了,可惜今年被工人咔嚓了不少⋯⋯
@qiusir:(笑傲江湖节目里)小刚说很了解丹丹,很多时候丹丹夜里是独醉的⋯⋯喜剧的忧伤⋯⋯黄景行的舞蹈跳出了别人眼泪⋯⋯周云鹏一家子够呛了⋯⋯没看到郭刚五行缺爹的徒弟的节目⋯⋯
@qiusir:#东北育才# 咱高三三楼办公室的外景还不错哈~

@qiusir:俺上中学时一年也就一套军服,总怕裤子不知道哪个地方破了,以至走到都很谨慎⋯⋯甚至穿过妹妹旁开的裤子,上厕所都等没人了去⋯⋯
@qiusir:留意过学生的鞋子,大多阿迪耐克,最近似乎流行安德玛啥的。他们该不会去看《小鞋子》这样的伊朗电影,更谈不上能泪面⋯⋯
@qiusir:今天课堂上讲“完全非弹性碰撞”,不经意想起小时候玩黄泥巴的游戏,没想到有童鞋说他妈妈小时候也玩过。现在的孩纸很难理解玩泥炮的乐趣⋯⋯

@qiusir:很突然:2017年高考理综物理中选修3-5由选考变成必考!有关选考模块,考生从3-3和3-4二选一,内容和范围不变 ⋯⋯
@zxy_phy:要完整还差个角动量
@qiusir:“太极剑、LFMPurity、T9Maifu……这些征战多年的老将在WESG的赛场上成为了育才小黄的手下败将⋯⋯”[?]总想分点奖金一直没得逞。

@qiusir:求师得2016数位学习午餐会采购等餐的过程中,看到一颗让我很有感触的一棵树,如果说“无用之用是为大用”,那有时候“不幸之幸是为万幸”。当你留意到树干的遭遇就不会轻视树冠的倾斜。多少有点偏见源于无知的意思⋯⋯
@qiusir:拖延了的午餐会也算是求师得数位学习2016结业分享会的筹备会,最后成了学员代表、助教代表和老师们的恳谈会。有被奉为大神也有自嘲底层人民的学生在一起,大家都很认真和坦诚地交流假期学习经验和分享学习体会,超越课程本身的内容和形式,同学们主动承担也建言献计⋯⋯午间安排的满满。